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加坡交通规划是新加坡概念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共住宅和产业等方面的规划一样,是决定新加坡全岛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加坡的交通规划从起步之初就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历经多年的精细化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民众出行的首选。本文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新加坡高度整合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公共交通的运营机制、公交站点的硬件配套设施和多元化的管理手段,以及其具有前瞻性的、动态的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值得中国城市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纽约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总结了该市在这个领域里的规划经验。纽约拥有北美最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其发达的地铁系统无论是在线路长度、车站数量还是乘客量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纽约的公共交通规划经验表明大都市公共交通系统必须建立密切的政府合作和公私合作以推进交通建设(政治原则);必须优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经济原则);必须使得所有的公共交通系统组成无缝连接,土地使用和交通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原则);必须促进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公共交通系统更是成为制约抑或促进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德国慕尼黑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方面,采取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模式,设置层次清晰的线路系统,进行人性化的站点设计,同时轨道线网形式与城市形态相协调,其经验均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薛彦中 《山西建筑》2002,28(2):145-146
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介于常规公共交通和街道外快速轨道交通之间的大众化公共客运交通方式-地面准快速公共交通系统。阐述了建立地面准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背景及其规划原则,最后对太原市建立地面准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6.
7.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合理、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迅速方便、安全经济、舒适准点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是城市科学管理的需要.从公共交通规划的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供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评价使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规划中的道路交通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的方法与设计思想,结合南通大学校园规划实例,分别就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规划设计中的若干新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做出粗线条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9.
本结合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三年多以来建设和运营的实践,介绍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的设计思路、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有着世界级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采取很多有效的政策与措施。论文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并从公共交通网络、设施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概括了新加坡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新加坡公共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持续实施城市的公交政策及发展目标、多模式的公共交通体系,及健全的公交运营监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更艰巨的节能减排的任务.“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适应了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杭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典型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及运营概况,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将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分为三类,对比分析了各类模式的优缺点.最后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existing proposals for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 in Jakarta. Although Jakarta has a long history of transport studies, with more than 25 studies undertaken since 1975, public transport has experienced no obvious improvement.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valuates existing proposals, with the focus on how they attempt to address problems related to bus transport.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by adopting the standard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UTP) process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industrial cities, the transport studies have been largely directed towards inappropriate technology-transfer solutions. The studies uniformly propose replacing the existing bus system with short-term solutions that implement 'bus priority' schemes. The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rather than planning coherently, the proposals for Jakarta have been highly fragmented and lacking in detail. This is due largely to the nature of the studies, that regard bus improvement as a temporary measure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ass rapid transit (MRT) system, and also because of their over-reliance on market mechanisms, claiming that such mechanisms will allow 'self-correction' of th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existing proposals for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 in Jakarta. Although Jakarta has a long history of transport studies, with more than 25 studies undertaken since 1975, public transport has experienced no obvious improvement.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valuates existing proposals, with the focus on how they attempt to address problems related to bus transport.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by adopting the standard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UTP) process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industrial cities, the transport studies have been largely directed towards inappropriate technology-transfer solutions. The studies uniformly propose replacing the existing bus system with short-term solutions that implement 'bus priority' schemes. The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rather than planning coherently, the proposals for Jakarta have been highly fragmented and lacking in detail. This is due largely to the nature of the studies, that regard bus improvement as a temporary measure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ass rapid transit (MRT) system, and also because of their over-reliance on market mechanisms, claiming that such mechanisms will allow 'self-correction' of th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屡次出现重大项目选址规划引发的公众抗议活动,这引起学界对我国现有规划体系的反思.为了在规划过程中恰当地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西方各国进行了多种改革.本文以澳大利亚新州为例,探讨了西方城市规划体系改革中的公众参与的引入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认为分类审批是合理发挥社区参与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首尔地面公交系统改革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首尔开展了一次针对地面公交系统的成功而深刻的变革。其中包括组建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公交系统改革公民委员会,形成了“以线路连接为导向的公交系统”,采用新型公交智能卡、票价新制度以及信息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宪谋 《规划师》2005,21(11):16-19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逐渐分离使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成为客观需要。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在公众参与实践中不断予以调整和完善。涉及城市规划公共利益的民主参与应以代表制民主为主,以参与制民主为补充;涉及城市规划个人利益的民主参与应以参与制民主为主。推动与城市规划有关的政治性社团的发展并通过其开展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工作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建筑行业及BIM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根据大型公共建筑运维管理的特点, 结合BIM优势, 对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运维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探究, 在对大型公建运维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运维管理系统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网络拓扑架构、系统功能、系统信息流及系统开发建议, 最后, 提出了所设计系统在具体项目中实施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 并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建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机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黄瑛  龙国英 《规划师》2003,19(3):56-59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开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历时十余年的发展,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我国现状的公众参与程度仍停留在形式化的表象运作阶段,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究其原因,一是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缺乏;二是参与组织机构不健全;三是公众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为此,在今后的公众参与工作中,需完善规划法规,从法律上确保公众参与的合法地位;构建合理的公众参与组织形式;加大对公众规划知识的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9.
王晓川 《规划师》2004,20(1):62-65
城市规划是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基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城市规划干预的主要方式。构建以公共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可有效实现城市规划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转变,增加政府实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实效性,为此,必须构建城市规划的控制体系、引导体系、法规体系、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