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子兰(Vanilla),又名香荚兰、香草兰、香果兰和香兰,系攀缘名贵兰科香料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雨林。其成熟的果荚经发酵生香加工后,可得到呈箱色、黑褐色的成品香子兰豆。成品果荚经贮藏后,其表面将产生一层外状、片状或块状的白色晶体香兰素(亦称香兰拖);加工后的果荚用有机溶剂浸提,没提物制成配剂。其主要成分有香兰素、遗香醇、简香醇、香兰酸、纤维素等等.因其香型独特,已被广泛用于调制高级香烟、名酒、特级茶叶,更是食品工业中糕点、饼干、奶油。糖果、冰淇淋、雪糕等的配香原料,也可用于发酵及装饰品工业;此外还…  相似文献   

2.
唇型科[Labiatae]的薄荷属(Mentha)植物有30种(SPecies)左右,140多个变种(Varieties),其中有20个变种在世界各地栽培。主要栽培种为亚洲薄荷(Menthaarvensis)、欧洲(椒样)薄荷(M.piperita)、香柠檬薄荷(M.citrata)、留兰香(M.splcata)和胡薄荷(M.pulegium)。印度栽培薄荷属植物起步较晚,虽然早已引进种质资源(如椒样薄荷于1881年、亚洲薄荷于1952年引种),但发展速度缓慢,所以直到1960年以前国内所使用的上述各种精油均赖进口,此后开始试种和扩大种植,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有相当…  相似文献   

3.
(2225)2-(反-2-戊烯基)-环戊酮(茉莉酮) 来源——Bedoukian Research;FEMA#4284,CAS#51608-18-5;合成;香气特征——@1.0%:甜香,香脂香,带有点皂样香韵的花香,略带蜡样气息的良好果肉样口感,奶油香,轻微的山羊奶酪样香韵;建议应用——桃子、杏、洋李、椰子、焦糖、红色水果和香脂香韵。  相似文献   

4.
香料和药物研究所已完成了薄荷、玫瑰、薰衣草、香紫苏、芫荽和小茴香六种主要香料植物的选育工作。我们利用综合的种间杂交方法,获得了一大批高产的品种,如薄荷(Simferopolskaya-200,Zagrava,Ukrainskayaperechnaya),玫瑰(Raduga,Lan,Romantsa)和小茴香(Mertsishor)。新品种的使用,使薄荷油的产量提高到120公斤/公顷,玫瑰油的产量提高到5公斤/公顷,小茴香油的产量提高到100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5.
抑制透明质酸分解的化妆品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透明质酸分解的化妆品成分22(总278)日本资生堂公司和Suntory公司已联合开发成功的一种防止透明质酸分解、保持皮肤理想湿润状态的化妆品成分。这种新原料是一种中国植物浓香悬钩子(RubusSuavismus)萃取物中所含的香精,与传统的仅仅保...  相似文献   

6.
国产香荚兰豆香成分的HPLC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反相HPLC法问时测定了云南西双版纳产香荚兰商品荚中四种香气成分香荚兰醛(vanillin,Ⅰ)、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yldyhydy,Ⅱ)、香荚兰酸(vanillicacid,Ill)和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lcacid,IV)的含量,I~IV分别为(%)1.9O2,0.IO7,0.146和0.044o香荚兰酵和其余三种成分的含量比依次为17.8、13.0及43.2。香荚兰(vanillaplanlfollaAndrews)为名责香料作物,原产于中非和东墨西哥等地,其豆荚经熟化加工后的商品荚,具有令人惬意的香气,素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誉。其独特的香气品质源于本…  相似文献   

7.
云南拟单性木兰鲜叶精油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拟单性木兰是珍贵阔叶用材树种。本试验确定了云南拟单性木兰鲜叶精油的提取方法,并对影响精油提取率的4个因素(原料采集时间、风干程度、蒸馏时间、溜出水回收)进行了研究.对精油香型、理化常数和预期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香料工业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为云南老少边穷山区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依兰香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其成分,并采用1, 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总抗氧化能力评估(FRAP)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对依兰香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后共鉴定出14种化合物,质量分数为83.95%,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6.320%),苯甲酸苄酯(25.500%),大根香叶烯(12.360%),乙酸薰衣草酯(9.460%),α-金合欢烯(1.706%)等。而且,依兰香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59.7%,FRAP值最高可达401.5μmol/L。本研究为依兰香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蓝桉叶油脚油综合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从蓝桉叶油脚油中分离制备主要组分的方法。通过测定分离制得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1,8-桉叶油素、α-松油醇和香木兰烯。为蓝桉叶油脚油资源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香料香精实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提出香料香精的“香品值”(P)、“留香值”(L)两个概念,同作者早先提出的“香比强值”(B)共同组成了香料香精的三个基本属性。用三值的乘积考察香料香精的实用价值,BPL/1000以“综合评价分数”(Z)表示,它同该香料或香精的市场销售价格直接相关。文中指出“调香工作就是大幅度提高配合香料的香品值”。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美国香荚兰的进口总量为261t,同比上涨17%(上年同期为223t),同以往一样,马达加斯加仍然是美国该品进口的第一大国,其总量为171t,其次分别为印尼(36t)、乌干达(21t)和印度(20t)。从这四国的进口总量占据了美国2008年10月香荚兰进口总量的近95%。  相似文献   

12.
从岩蔷薇中得到的赖伯当胶已是调香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香原料,众所周知,天然植物中具有琥珀香气的只有岩蔷薇已报导,赖伯当精油中的龙涎香醚(Ambrox)和6-氧化龙不时醚(6-Oxoambrox)是二种重要的具有琥珀香气的化合物,但凭嗅觉感到,赖伯当胶中还存在基他具有琥珀香气的组分,为了找出胶中所有提供琥珀香气的组分,对胶中的中性组份进行了更加详尽的分析,除了分离出龙涎香醚(Ambrox),6-氧化龙涎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柏木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家欣  蒋剑波 《化学世界》1999,40(7):385-386
柏木油(Cedarwoodoil),又名雪松油,是由柏科植物的根、茎或枝经蒸馏而得的一种精油[1]。它是香料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定香剂和协调剂,也常用作杀虫剂、消毒剂、室内喷剂的原料。作者在对柏木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基础[2],依据柏木油品质质量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控制变量法探讨不同的储存条件对处理后的植物载香颗粒、赋香后的植物载香颗粒的吸附量影响。结果表明,征对处理后的植物载香颗粒最佳储存条件为密封、室外避光干燥环境;征对赋香后的植物载香颗粒最佳储存条件为密封、室外避光干燥环境。  相似文献   

15.
香料二氢茉莉酮甲酸酯的合成冯乙巳王中褚有玉(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合肥230041)自古以来,茉莉花香就同玫瑰花香并列为花香代表,是人们最喜爱花香之一。在茉莉花香气中关键组份是顺式茉莉酮(Ⅰ)和顺式茉莉酮甲酸酯(Ⅱ)。60年代化合物(Ⅰ)和(Ⅱ)检测确定...  相似文献   

16.
硝基麝香是一个结构类似的系列,是具有硝基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用作日化香精的定香剂,用于个人护理品和家用产品中。图1:硝基麝香它们能赋于加香产品满意的踌香香气(图1)。消费者接触目化香精中的硝基席香量估计为0.04~0.32mg/公斤体重、天。尤其是葵子麝香(MA,2,4-二硝基-3-甲基-6-叔丁基苯甲醚),据报导它具有光敏性和神经毒性[7,14,17],这就导致国际日用香料香精协会(IFRA)在1985年告诫使用厂在日化香精中不得使用葵于雕香。二甲苯厚香(MX2,6一二甲基今叔了基1,3,5一三硝基苯)是另一个硝基膨香。最近报导它导致…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烟用香原料(精油/净油、浸膏/提取物、酊剂)的ODP-GC-MS(嗅觉检测-气质联用)检测方法,并以压榨圆柚油为例进行辨香、仿香研究。结果表明:压榨圆柚油主要香气成分为α-蒎烯、壬醛(青香)、苧烯、柠檬醛、圆柚酮(果香)、芳樟醇、松油醇(甜香花香)、香芹酮(药香),利用该结果仿制压榨圆柚油。经香味轮廓分析显示:仿压榨圆柚油与原样总体香韵基本一致,能较好的体现圆柚油特征香,具有一定的仿真度,说明建立的烟用香精ODP-GC-MS检测方法结合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所获得的GC-MS图谱和嗅闻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烟用香精香韵对应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18.
岳璐  张娇娇  秦晶晶 《广州化工》2022,(23):28-29+40
辛夷,又名木兰、紫玉兰,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为中国特有植物,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常以干燥花蕾供药用,常用于头痛、鼻炎、鼻塞等症状。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辛夷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的,本文主要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重点介绍了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回流提取等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我国辛夷总黄酮得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辛夷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吉化集团公司开发成功的乙醛酸法合成甲(乙)基香兰素的氧化催化剂,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334172) 甲(乙)基香兰素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具有愉快的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味,气味幽雅清爽,不仅是食品添加剂行业及饲料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香原料,也是生产部分医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另外,在化妆品、烟酒、农业、电等工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苯甲酸苄酯刘永军,刘英,刘振东(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1前言苯甲酸苄酯又名安息香酸苄酯,广泛存在于天然吐鲁香脂、秘鲁香酯、月下香和洋水仙中[1],由于其具弱香味,沸点高(325~327℃),广泛用于多种花香香精的定香剂和溶剂,亦是配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