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简要评述了制取Nd及富Nd合金的方法,分析讨论了用消耗性Fe阴极电解NdCl_3-KCl熔盐制取Nd-Fe合金的原理及选择技术条件的原则。实验室电解试验获得了含Fe仅13%的优质Nd-Fe合金,69%的合金电流效率(按纯Nd计为60%),Nd直收率大于90%。试验结果表明,本法是技术上合理、经济上有利的制取Nd-Fe合金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氧化钕电解的阴极过程及钕的溶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和重差法分别测定了 NdF_3-LiF-CaF_2熔体中氧化钕电解的阴极过程;金属钕在该熔体中的溶解损失;在120~300安培级电解槽中进行了氧化钕电解试验,并将所得的电解指标与氯化钕电解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KCl-NaCl-MgCl2熔盐中镁在Pt电极上电解沉积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及其控制步骤。结果表明:镁在Pt电极上析出,先与Pt形成合金,然后才以纯镁的形式存在;镁的析出过程是包含两个电子的受扩散过程控制的准可逆反应;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镁离子在熔盐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扩散系数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服从Arrhenius方程,即D=D0exp(-E/RT),其中E=36.1 kJ/mol,D0=0.0041 cm2/s。 相似文献
4.
5.
6.
7.
采用CaCl2-CaF2熔盐体系,氧化钙为原料,液态铝作阴极,成功制备了铝钙合金,利用循环伏安法重点研究了CaCl2-CaF2体系以及添加氧化钙后体系的电化学行为过程。结果表明,在CaCl2-CaF2体系中,除了在阴阳极上分别产生钙和氯气外,还生成了中间产物CaC2;向该体系添加少量氧化钙后,O2-放电生成CO2并起到去极化作用。采用电位控制法监控反电动势的变化研究并测得了氧化钙的加料周期为20min。 相似文献
8.
我国氟盐体系氧化钕电解制备金属钕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氟化物熔盐体系,电解氧化钕制备金属钕工艺技术装备的现状、最新进展。并就在型电解槽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熔盐电沉积硅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LINAK-Na2SiF6熔盐体系中,以Pt为参比电极、硅钢片为工作电极、石墨为辅助电极,在750℃下,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对Si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熔盐体系进行电沉积硅是可行的,该体系中硅离子的还原为扩散控制的可逆电极过程,且产物不可溶;整个还原过程为Si4++4e→Si0;该熔盐体系中阴极电位不应负于-2V,否则会有Na沉积出来,从而影响沉积层质量;Si4+的扩散系数为:D=5 42×10-11m2/s(C=2 58×103mol/m3)。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钕在NdCl_3熔盐中溶解度和溶解机理之后,本文用重差法和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了钕和钕铁合金在NdCl_3-KCl熔盐中的溶解损失,熔盐表面张力与添加剂的关系,证实了钕铁合金的电化学和化学溶解机理:钕在熔盐中溶解损失是影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500A规模电解槽,在氟化锂-氟化镨钕-氟化铈熔盐体系中,以氧化铈与氧化镨钕混合物为电解原料,制备了不同金属配分的镨钕铈合金。研究了不同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980~1 060℃)以及加料速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电解质组成是控制合金中金属配分的关键因素,同时电解温度对金属配分的影响不大。但电解温度偏低或者加料速度偏慢会使电解质液面上升,导致\"熔盐外溢\"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熔盐电解富镨钕氧化物合成NdPrFe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稀土氧化物在氟化物熔盐中的溶解度、氟化物熔盐的密度和粘度,分析了电沉积钕的阴极过程,确定了电解富镨钕氧化物合成NdPrFe合金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工业规模生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对氧化物熔盐电解工艺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氧化钛熔盐电解过程的回归分析数学模型,并结合电解过程对所得方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对电解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提高电解工艺控制精度,为实现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自动化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