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定变压器油中糠醛的含量,可以了解绝缘纸老化的程度及估计变压器剩余寿命。详细介绍了我院研究人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变压器油中微量糠醛的原理、方法、试验条件的选择及定量分析、计算公式等。试验表明:该法油用量少、简便、灵敏度高,对诊断变压器绝缘纸老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变压器油中的微量糠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变压器油中糠醛的含量,可以了解绝缘纸老化的程度及估计变压器剩余寿命,详细介绍了我院研究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变压器油中微量糠醛的原理,方法,试验条件的选择及定量分析,计算公式等,试验表明:该法油用量少,简便,灵敏度高,对诊断变压器绝级纸化老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库仑法测定绝缘油中微量水的原理和方法,并应用此法对运行中和新安装的变压器及互感器油中的含水量以及对受潮变压器带电真空滤油干燥处理过程中油中含水量进行了监测。文中认为,这是鉴别充油电气设备是否受潮、予防事故于未然的一种方法。但尚需进一步积累资料和经验。 (一)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应开展对变压器,互感器等充油电气设备的油中含水量测定。通过测定,充油前可判断油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1号、2号主变压器油击穿电压偏低,总烃含量持续升高。为找出问题所在,对油品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扫描电镜扫描、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腐蚀性硫试验,其结果为变压器油中全硫及腐蚀性硫分较高,变压器油发生了硫腐蚀,含硫物质与绕组材料(铜)发生反应后生成黑色的Cu2S及Cu4SO4(OH)6,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导致油中总烃含量升高。再生处理并辅以添加钝化剂的方法可降低油中全硫和腐蚀性硫分,减缓硫对铜片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绝缘油中微量水份的存在,会使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逐渐劣化。因绝缘受潮而损坏设备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国内外对测定绝缘油中微量水份并控制其含量的工作都极为重视。目前美、苏、日、法等国对超高压变压器油的允许含水量都做了明确规定;第二十六届国际大电网会议也对新安装变压器的绝缘油和绝缘纤维含水量的限定标准提出了建议。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变压器绝缘老化绝缘诊断的发展及现状,建立了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变压器油中微量丙酮的新方法,并对顶空法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测定范围以及色谱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室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的验证表明,该方法稳定,测定结果良好,可用于变压器油样中微量丙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氧化安定性是标志变压器油抵抗外界氧化性物质能力的指标,油液中颗粒物的存在极易影响油液的氧化安定性能。根据ISO4406标准,采用均匀设计法,配制了24组含Cu、Fe、SiO_2的不同粒径不同污染度的颗粒污染物油样并对其进行了热氧化实验,测试了热氧化前后油样的酸值,获得了不同组分、不同含量的颗粒物对油液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油中不同组分、不同粒径、不同含量的颗粒物与油样氧化安定性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应用建立的Cu、Fe颗粒与油液氧化安定性之间的数学模型对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9 9、0.442 1×10~(-2);含有SiO_2非金属颗粒油液的热氧化后酸值小于含金属颗粒油液的热氧化后酸值,金属颗粒在粒直径为15μm时对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变化范围为0.066×10~(-3),油液氧化安定性随着铜、铁颗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油中SiO_2颗粒的存在延缓了油液的老化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液的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8.
实现变压器油中溶解糠醛含量的准确检测,对评估运行变压器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作为检测微量物质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的检测分析。该文应用置换法制备了正六边形银纳米片,并以此作为SERS基片对不同糠醛含量的变压器油样进行了拉曼光谱原位检测;研究了糠醛分子在-SERS基片上的拉曼信号增强效应,选取756cm1作为油中溶解糠醛分子的定性分析依据;结合最小二乘法,以756和-853cm1两处拉曼信号的强度比为指标,建立了变压器油中溶解糠醛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以正六边形银纳米片为SERS基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能有效地对变压器油中溶解微量糠醛进行原位检测分析,其最小检测浓度极限约为0.5mg/L。理论与试验结果为拉曼光谱应用于变压器油中溶解微量糠醛的原位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的苯酚类抗氧化剂含量,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简称T501)和2,6-二叔丁基苯酚,建立了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苯酚类抗氧化剂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萃取进样法和直接进样法。结果表明:萃取进样法和直接进样法均可用于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苯酚类抗氧化剂的定量检测,突破了现有标准只能检测T501一种抗氧化剂的局限,建立了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两种常见酚类抗氧化剂含量的方法,为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有机小分子的高效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变压器油中含有微量水分会使其绝缘性能降低、加速油液的氧化劣化,导致变压器产生绝缘击穿等重大事故。首先根据微水含量在油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对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油液的电容传感分析、微波传感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几种在线监测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微水含量对油液理化性能影响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应用较广的油中微水含量电容传感在线监测方法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低;微波传感分析不太适宜于微量水分的测量;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可以进行油中微水在线监测以及定量分析。这些监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油液单一理化性能指标变化进行油中微量水分的在线监测,存在不完备性和冗余性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多变量信息融合的理化性能光谱特征在线监测新技术,可以全面综合实施解决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问题;所提出的新技术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油液多变量红外光谱特征的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我国由于水分污染而报废的油液再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为准确地监测油液中水分含量提供一种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英国标准协会(BSI)最近颁布了一个新的标准,该标准为测定绝缘油含水量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 Karl Fisher 法不同的另一种方法。按照该项标准的要求,需要采用适宜的试验设备,为此很快地引起了制造厂家的注意。变压器油中出现水分会导致设备中所采用的纤维材料的降解,同时还会对油及纤维的绝缘性能产生有害影响。因此,用户能够对运行中变压器油的水份进行定期评价是很重要的。Karl Fisher 法(参见亚洲电力1984年10月号的论文)是测定变压器油中绝对含水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止变压器突发性恶性事故发生,探寻更为准确地评估超高压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和预测变压器剩余寿命的方法意义重大。为此,在130℃下进行了变压器油纸绝缘加速热老化实验,同时跟踪测定变压器油中的酸值、糠醛含量和介质损耗因数,分析模拟老化条件下生成酸类物质的规律,并与变压器老化特征量糠醛和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变压器油纸绝缘热老化过程中,老化生成酸性物质的反应分为反应诱导阶段和反应发展阶段。在老化反应进入诱导阶段后期,油中糠醛的含量下降,此后,油中的糠醛含量便不能正确反映变压器纸绝缘的老化状况。在老化反应的发展阶段,其反应速率常数是诱导阶段的约5~11倍。老化过程中变压器油中酸值的变化和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生成酸类物质反应速率的快速增加,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快速下降相一致。结果初步表明跟踪测定变压器老化过程油中酸值的变化,可更为准确地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的老化。  相似文献   

13.
朱洪斌  余翔  张晓琴 《中国电力》2016,49(2):132-135
为保证现场在线色谱监测装置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研制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标准油配制系统。介绍该系统工作原理,给出常压气体配制装置结构和标准油配制油箱结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标准油配制系统采用绝压值定量配制混合气体的方法,克服了所配制的混合气体浓度值与目标值偏差大的难点,保证了配制标准油的准确性;首次采用负压配制方法,通过改变压力,可以准确配制任意组分、任意浓度混合气体,且稳定性高、易保存、操作简单方便。将配完的标准油转移至所研发的标准油保存装置,可实现数据量值稳定期大于180天,不确定度小于1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要求,且标准油保存装置可在全国运输环境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14.
萃取FAAS法测定二氧化锰中痕量铜、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勤  孟良荣  王尔贤 《电池工业》2003,8(4):189-192
研究了在盐酸—碘化钾体系中,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富集微量铜和铅的碘络合物,与大量的锰分离,有机相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和铅。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定范围:Cu,0.01×10~(-4)%~10×10~(-4) %;Pb,0.1×10~(-4)%~50×10~(-4)%。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变压器绝缘材料老化程度。通过试验,确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变压器油中糠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通过重复性考察及加标回收率试验对其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检测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通过对内蒙古电网部分主变、部分电厂主变油中糠醛含量检测,对利用糠醛含量判定变压器固体绝缘材料老化程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判断变压器中纸绝缘热老化的原理。用此方法对纸在试验室不同条件下进行了老化研究。通过测定纸的聚合度(DP)及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变压器油中的糠醛含量而发现:在油纸绝缘中,纸的聚合度降低与油中糠醛含量的增强为线性关系。作者还对近200台220千伏及以下的运行变压器的油中糠醛含量作了普测,取得了有实用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唐忠  杨春旭  魏春娟  杨俊杰 《变压器》2011,48(10):48-49
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和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系统电压的稳定,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动作次数明显增多。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中,变压器油起着绝缘介质和熄灭电弧的作用。每次分接开关切换后变压器油可能产生分解物和游离碳,切换操作还产生微量金属颗粒。此外,油还会吸收水份,导致绝缘油品质劣化,引起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滑动部件的润滑能力下降,使切换性能下降,更增加了游离碳、金属微粒子等物质的产生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500kV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用油除按GB7595—87所规定的常规技术指标及气相色谱、微量水份等测试项目外,还应同时考虑如下特殊要求:在控制油品质量指标方面应增加:(1)油中全含气量的测试,控制标准不大于0.5%;(2)在电场作用下的析气特性,要求为负气性或在较小的放气倾向。在现场油品净化工艺方面,除要求控制微量水份和含气量两项指标外,同时还应考虑净化后油中污染微粒及金属微粒的种类和含量。为此,注入设备前的油除纸板压滤式滤机粗滤外,还应采用二级真空过滤机精滤。此外,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的存在对铜导线及油浸绝缘纸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内对某现场已运行5年的尼那斯(Nynas)油进行了相关热老化分析。通过肉眼观察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油样老化过程中所添加铜线及绝缘纸表面的颜色变化、微观结构及元素组成;利用宽频介电谱测量了油浸绝缘纸老化前后损耗因数及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并对绝缘纸的击穿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铜线表面的颜色变化表征了其被腐蚀的程度;变压器油中氧气浓度对二苄基二硫(DBDS)与铜导线在油中的反应无明显影响,但会影响硫化亚铜(Cu2S)在铜线、绝缘纸等表面的附着情况;Cu2S附着后会改变铜线的表面结构、绝缘纸的纤维分布,并导致油-纸复合绝缘介电性能下降。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的危害及相关作用机理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评价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对不同水分含量下的变压器油进行了工频击穿测试,分别利用正态分布、耿贝尔分布和威布尔分布等统计方法对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的统计方法对评估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大量的重复击穿试验会使变压器油中水分的形态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升高;三参数的威布尔分布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水分含量下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结果,并且位置参数为评价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