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脱壳葵花籽为原料,采用复合纤维素酶提取葵花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出油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9 h,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0.10 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 h,出油效率可达到79.07%。  相似文献   

2.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是以脱酚的葵花籽仁为原料,主要研究了葵花籽粉碎粒径及各种水酶法提取条件等对葵花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t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对葵花籽粉碎过程及各相进行了表征,明确了较佳工艺条件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经进一步精粉碎,粒径能够达19.68 μm,游离油得率大幅提高。水酶法提葵花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w/v),添加1.5%的碱性蛋白酶Protex 6L反应2 h。该条件下,葵花籽游离油得率达到92.48%。CLSM证明精粉碎得到的葵花籽物料比剪切粉碎的尺寸更小、更均匀。水酶法提取的葵花籽油在主要理化指标上达到了冷榨一级油的标准,其反式脂肪酸显著低于市售低温压榨葵花籽油。水酶法提取的油品质更好,得油率更高,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旭  毛波  王聪  杨青  万端极 《食品科技》2012,(6):197-200
采用水酶法从葵花籽中提取葵花籽油。通过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用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原料烘烤时间、酶用量、酶解时间以及料液比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验证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试验效果最好;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烘烤时间16h,酶用量1%,酶解时间4h,料液比1:5(w/v)。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游离油得率80.94%,过氧化值4.57mmol/kg,渣中蛋白含量3.36%。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中热处理工艺参数及酶解过程对葵花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液的pH、热处理温度、时间对葵花籽油的色泽没有影响,缓冲液pH值对油脂酸值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其对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葵花油酸值、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酶解过程对葵花油色泽没有影响,对酸值、过氧化物值和脂肪酸组成影响很小,这进一步说明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王灵 《中国油脂》2021,46(8):12-15
选取米曲霉磷脂酶C(PLC)对葵花籽油进行酶法脱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混合体系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葵花籽油酶法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油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体系pH 7.5,酶解温度25 ℃,酶解时间3 h,加酶量5 000 U/kg,柠檬酸质量分数20%(添加量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葵花籽油磷含量从55.8 mg/kg降至8.2 mg/kg,脱胶率为85.3%,达到植物油工业精炼要求(磷含量≤10 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探究水酶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研究预处理条件(粉碎程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pH)和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酶制剂种类)对葵花籽仁油提油率的影响,并比较水酶法制油工艺与压榨工艺、浸出工艺对葵花籽仁油品质的影响.结果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最优预处理...  相似文献   

7.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核桃为原料,建立一种以水酶法为核心的核桃油提取新工艺.研究表明,最佳提油工艺为:选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1.5%,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50℃,酶解pH7.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达84.42%.在上述影响因素中,酶的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酶解时间,再次是酶解温度,酶解pH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水剂法提取核桃油的工艺,探讨了酶用量、搅油温度、搅油时间、pH值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7500U/100g料浆、搅油温度55℃、搅油时间3h、pH4.5,其出油率可达77.34%。研究发现,低温贮藏可明显降低水酶法提取工艺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9.
水酶法提取枸杞籽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酶法提取枸杞籽油,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和水平,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对枸杞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枸杞籽油得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频率分析法得到枸杞籽油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6∶1(V∶m),酶添加量3.0%(以原料量计),酶解时间3h,该条件下3次的枸杞籽油平均验证得率为87.6%。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水酶法提取玉米油的生产工艺及原理,该工艺提取的玉米油更营养健康和绿色安全,回收的(水解)蛋白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也是该技术的一大亮点。水酶法提取玉米油节省了设备投资,降低了能源消耗,废弃物易于处理,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试验探索了油茶籽的水酶法提油工艺,研究了原料预处理方式、不同酶系、酶解条件对清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过二次粉碎后,果胶酶的作用效果好;酶解温度对工艺结果影响不明显;在固液比1∶4,酶解pH4.5,酶解温度40℃、加酶量1%,酶解时间3 h条件下,清油得率可达到88.63%。  相似文献   

12.
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滨锦葵籽仁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中心组合实验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温度、酶用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油脂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酶用量>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用量0.024 mL/g,提取温度63℃,固液比1∶6,提取时间2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达到24.281%。  相似文献   

13.
吴祥庭 《中国粮油学报》2007,22(1):91-94,113
在液固比(W/F)、加酶量、酶解静置时间、pH、温度、搅拌速度六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加酶量、pH、温度,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对酶法水解提取鲨鱼鱼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法水解条件为酶量530 U/g原料、pH7.1、45.7℃;同时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对萃取静置时间、萃取剂用量、温度、pH进行优化,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静置6h、萃取剂用量100mL/20g原料、温度35℃、pH4.0。  相似文献   

14.
微波萃取葵花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平  黄若华  郝金玉 《中国油脂》2000,25(6):207-208
本研究对美国油菜、普通葵花籽进行微波正己烷萃取,在微波频率为2450MHz、功率为850W、辐射时间为200s的条件下发现:美国油葵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普通葵花籽的不饱和脂肪酸高;用微波萃取法的出油率比压榨法的出油率高;美国油葵的含油率高于普通花籽的含油率。因此,微波萃取葵花籽油蚵行的,有效及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以游离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油预处理工艺条件,即料水质量比1︰6、p H 3.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 h;以游离油和水解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即在碱性蛋白酶最适条件下(pH 8.5,温度55℃),以3%(酶/籽,干基计)的添加量,酶解5 h。结果表明,游离油提取率可达86.21%,且乳化层较少。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取250 g进行破乳研究,最终确定了冷冻解冻的破乳方法。结果表明,牡丹籽总清油提取率可达91.23%,所制备的牡丹籽油,色泽淡黄,气味清香。  相似文献   

16.
水酶法提油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介绍水酶法提取植物油多种工艺方法及有关工艺影响因素,总结水酶法提油特点,对水酶法应用发展进行介绍,并就水酶法提油机理进行讨论,且对水酶法常出现乳状液问题,讨论破乳几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植物油水酶法浸提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植物油料水酶法提油工艺原理、水酶法提油工艺的历史和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中 ,纤维素酶和中温 α淀粉酶的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收率。其最适参数为 :料液比 1∶5 ,蒸汽预处理时间 2 0min ,酶的加入量 0 8%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配比为 5∶3) ;反应时间 6h ,提油率可达 89 75 %。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复合酶解法对提高花生水酶法得油及蛋白的作用效果。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法分别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及As1.398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的复合条件进行优化。选择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后续复合酶解试验,获油达94.71%时该酶作用条件为:温度60℃,pH7.8,酶用量1%,作用时间4h。番红染色法显微观察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复合酶解质量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