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i-V合金靶材无磁性。该合金由真空熔炼制成,压力加工后晶粒得以细化。靶材的尺寸为Φ225×12.7mm及276×136×9mm。合金的纯度为99.7%。磁性材料镍中添加钒有利于磁控溅射。在溅射过程中,Ni-V合金中的镍被溅射于硅片上,用作粘附层,钒则作为阻挡层。合金靶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为单相固溶体,经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测定,钒在Ni-V合金中的平面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金属市场报》报道,下述钛材的离岸价格(参考价)为:Ti-6Al-4V铸锭,11.56美元/kg~12.67美元/kg,合金板(AMS4928,12.7mm× 1220mm × 3048mm),26.43美元/kg~28.63美元/kg,合金棒(AMS4928,25.4mm),35.24美元/kg~37.44美元/kg,2级纯钛中厚板(ASTM 8265, 12.7mm×2438mm×6096mm), 5.97美元/kg~ 17.07美元/kg,2级纯钛薄板(ASTM B265,3.2mm×914…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种能在高温盐酸苛刻介质中服役的低碳低铁型铸造Ni-Mo合金的组织及其局部腐蚀行为。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并采用快速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该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HastelloyB-2型铸造镍基合金经1180℃×2h水冷固溶处理后,其组织为全奥氏体时,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和较高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新试剂TADCAP的合成及钢样中镍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新显色剂2-(2-噻唑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TADCAP)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7.4,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2=7.2×10~4,络合物的组成Ni~2+:R=1:2.求得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K=1.7×10~(12)。建立的方法用于标准钢样中镍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回收率为99.5%~101,8%。  相似文献   

5.
石煤氧化焙烧—稀碱溶液浸出提钒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芝华  周邦娜 《稀有金属》1994,18(5):321-327
拟定了石煤氧化焙烧-稀NaOH溶液浸出-除硅-水解沉钒制取V2O5粉末的工艺流程,确定了各过程的最佳条件。在优化了工艺条件下钒浸出率达83.7%,除硅后水解沉钒直收率达91.7%,钒的总直收率达76.75%。试验所得粉末红钒含V2O586.75%、Si0.16%、F30.19%。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提高钒回收率的关键是氧化焙烧过程中使低价钒充分氧化成五价钒。本工艺适用于处理低品位钒的石煤粘土矿。  相似文献   

6.
Ti-Cr-V-Al 合金的阻燃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激光点火法测定了TC4合金和Ti-Cr-V-Al合金的阻燃性能,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方法分析了激光点火后两种合金烧蚀坑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分布。Ti-Cr-V-Al合金的阻燃性能明显优于TC4合金。在Ti-Cr-V-Al合金烧蚀坑中心区域,铬和钒的含量远低于基体,表明铬和钒的燃烧产物大量以气相形式逸出,与阻燃机理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Ni—P合金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波 《云南冶金》2000,29(3):36-38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和 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CX1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铁路机械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石煤氧化焙烧-稀碱溶液浸出提钒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拟定了石煤气化焙烧─稀NaOH溶液浸出-除硅-水解沉钒制取V_2O_5粉末的工艺流程,确定了各过程的最佳条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钒浸出率达83.7%,除硅后水解沉钒直收率达91.7%,钒的总直收率达76.75%。试验所得粉末红钒含V_2O_586.75%、Si0.16%,Fe0.19%。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提高钒回收率的关键是好比焙烧过程中使低价钒充分气化成五价钒。本工艺适用于处理低品位钒的石煤粘土矿。  相似文献   

9.
刘振宇  姜洪生 《钢铁》1994,29(9):34-38
用开发的二维热-组织耦合模型与实测值对比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为此为基础,对宝钢现场轧制4.0×1350mm,5.0×1530mm和7.0×1350mm产品,计算分析了轧后奥氏体和水冷后铁素体晶粒尺寸沿板宽方向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NixMo100-x(X=80,70,62,55,40)合金,并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球磨过程中粉末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X≥70时得到了镍的固溶体,在X≤70时得到了镍的固溶体,在X≤62时得到了部分非晶合金。通过DSC差热分析研究了Ni62Mo38部分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该合金体系形成完全非晶合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机械合金化制备Ni-Mo非晶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Ni_xMo_(1OO-x)(X=80,70,62,55,40)合金,并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球磨过程中粉末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X≥70时得到了镍的固溶体,在X≤62时得到了部分非晶合金。通过DSC差热分析研究了Ni_(62)Mo_(38)部分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该合金体系形成完全非晶合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耐蚀合金中钒的直接光度测定梁培德(机械工业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重庆,630700)耐蚀合金多为含钨、钼、铬、钴的镍基或半铁镍基合金。如3YC24(NiMo17Cr16W4),NiMo28,0Cr15Ni26、哈氏B-2及C-276等均含有少量钒。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毛细管—熔池法测定及分析了铁水中钛、硅的扩散系数和铁水中钒对钛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和硅的扩散活化能为EDTi=442304J/mol,EDSi=49766J/mol;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为DTi=7.76×108exp(-53225.5/T)cm2/s,DSi=1.84×10-3exp(-5988.7/T)cm2/s。铁水中的钒会降低钛的扩散能力,这有利于抑制钒钛磁铁矿冶炼时钛的还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亚微结晶状态工业BT1—00纯钛和BT8钛合金的组织、减震幅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采用BT1—00工业纯钛(晶粒尺寸50μm)和从区淬火后的BT8钛合金(转变晶粒尺寸500μm).在10-3s-1~10-4s-1变形速度下,BT1—00钛在500℃~380℃温度区间,BT8合金在900℃~500℃温度区间,经全方位多次锻压成尺寸为 40mm × 30mm × 20mm的坯料后获得了亚微结晶组织.而后将坯料剪切成尺寸为25mm×5mm×1mm的试样.试样在 300℃~900℃温度区间连续…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Rhod6G-BiIn-SDS+TritonX-200体系的形成机理与应用。SDS+TritonX-200与配体Rhod6G形成混合胶团,对显色体系产生增溶、增敏作用,实现了缔合物的水相测定。在pH为1.8时,试剂空白的λmax为531nm,缔合物的λmax为580nm,△λ为49nm。在含铋0~8.0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现摩尔吸收系数ε为3.46×105L/(mol·cm)。该体系选择性好,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测定铋含量均超过0.001%的铁、精密合金、铜小于0.5%,镍小于4%,钨小于3%的合金钢和高温合金。  相似文献   

16.
Mg2Ni系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固态扩散和机械球磨砺法制备出纳米级Mg2Ni、Mg1.7Al0.3Ni储合金,其电化学性能超过用传统方法制德的合金。驻卵是试表明:该合金放压平台(电压超过1.2V)较高:在200mA/g放电电流密度下,合金充放电循环50次,容量仍保持在200mAg/g以上。X射线行射分析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衍射峰的宽化程度变大,强度逐渐减弱,12小时后变化减缓。这是由于晶粒尺寸较小。缺陷及应力密度增加入。合  相似文献   

17.
NiCr_(40)合金再结晶的研究张兴维,李勇军,王永兰,张宝珍,丁瑞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100088)关键词:NiCr_(40),再结晶组织NiCr40合金是制备集成电路网络电阻薄膜用溅射靶材。从相图[1]上看出NiCr40合金大约在950℃以下...  相似文献   

18.
铸造镍基合金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了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铸造镍基合金组织的形态、成分、结构及机械性能与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950~1150℃范围内,有P相、μ相、M6C及少量σ相析出,经1250℃×1h固溶处理后,具有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和满意的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9.
Si和Na掺杂对钨基高密度合金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安  刘勇 《中国钨业》1999,14(4):29-33
研究了在原 料钨粉中直 接添加 Si 和 Na微量杂质元素对钨基高密度合金物理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 Si 掺杂量大于210 ×10 - 6 、 Na 掺杂量大于150 ×10 - 6 时,合金性能显著降低。 Si 和 Na 掺杂使高密度合金中出现孔隙,并在 W- Ni , Fe 界面形成层状夹杂相,从而降低了合金中 W- Ni , Fe 界面结合力,这是 Si 和 Na 掺杂危害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氧化物对WC-8Ni硬质合金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在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含稀土WC-8Ni合金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稀土在合金中的分布状态、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强化机理。并指出,通过添加微量稀土氧化物,可使WC-8Ni硬质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接近和达到YG8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