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石油普查勘探的迅速发展,岩屑录井已成为深井的主要录井项目;过去用大块岩心测定油层物性的,现在要用岩屑测定。64年来,岩屑孔隙率与渗透率测定方法已在进行试验(石油地质实验1965年第四期等),并已用于生产。其中孔隙率测定从“人为”岩屑比较来看,偏差较岩心大得不多,但渗透率问题较大。因之就有人提出要重新考虑允许偏差。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要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岩屑测得的物性参数一般偏大还是偏小,其趋向与岩性有何关系,偏差幅度多大,应用价值如何,应用时应注意些什么。今后还应进行不同类型储油岩人为岩屑的测定工作,探明岩屑测定方法对各类储油岩的适应性。六普与一普实验室均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与看法。六普实验室还整理了某井岩屑物性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能不能用提出了看法。一普实验室经验这里我们全文介绍;六普的在66年通县局双革展览会中已将资料普发,这里仅摘要介绍。此外,还介绍了中心实验室的工作。最后希望野外井队在岩屑录井中尽量采取大岩屑,在送样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岩屑,以便提高岩屑孔隙率与渗透率数据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2021,36(3)
结合1420 mm单机架六辊可逆轧机轧制厚度0.2 mm规格普碳钢时高速、大压下量的工况以及轧制液使用过程中工艺指标的变化进行了配方的设计,通过考察基础油和功能型添加剂的性能进行了配方的调配,获得了一款高性能的普碳钢冷轧轧制液,最后研究了pH值、电导率、浓度等使用工艺指标对轧制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厂采用地下水做循环冷却水,因水质硬度大,在热交换器中产生严重结垢,使热交换效率降低,影响合成氨的产量.76年12月起,在循环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以解决设备结垢问题.由于pH值没有进行严格控制,结垢虽一度得到解决,但循环水泵及热交换器中又产生腐蚀现象,pH计的玻璃电极上有明显的锈迹,直接影响了设备的寿命,同时pH值的测量精度也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循环水系统中采用前馈调节系统,使pH值稳定在6.8±0.2pH值上,工艺与设备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砂泥质剖面中,用自然伽玛曲线解释含泥量,已是一项经典性的工作。但是多年来,其相关性一直不够理想。近年来,有人用其解释砂岩的颗粒中值,相关性有了一定的改进。本文研究自然伽玛和岩石颗粒比面的关系。可能性当前地质上应用的含泥指标是以筛析资料为依据的,即小于某一确定尺寸的颗粒是  相似文献   

5.
裂缝构造建模主要针对大尺度裂缝,通常采用Petrel建模软件中的蚂蚁追踪属性进行三维地震的大尺度裂缝自动追踪和解释.该方法能克服人工地震解释工作中主观性大,难以在各个平台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缺点,以及解决构造和岩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断裂方向性差,难以进行表征的难题,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缩短了人工解释时问.但是该方法在蚂蚁追踪...  相似文献   

6.
英台地区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较难判别,该区尤以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关系最为复杂,这就对储层解释评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的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以及对以往录井新技术应用实例的总结,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岩石热解、气相色谱、镜下荧光等解释标准,并应用热解参数与测井参数相结合,建立了该油层的综合解释图版,较好地解决了疑难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问题,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资料解释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正越来越普及。目前实际使用的主要有桌面和浸入式两类可视化解释环境。本文综述了地震可视化解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可视化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过去三年中出现,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浸入式可视化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可视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及其解决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井下作业处运用Saphir软件对地层测试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不能定量解释地层参数所占比例较大。通过对问题资料的分析研究,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措施,使地层测试解释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海域气田对单井产量要求较高,测井解释不仅要求孔渗饱的精度和解释结论的符合率要高,还要求对储层是否具有动用价值(预测产能)给出测井评价。近年来主要评价对象是致密储层,进一步增加了测井评价的难度。该文针对上述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性采用三种方式解决:首先,通过分沉积相的方式确定定量解释模型和参数;二是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识别流体性质;三是利用测井参数预测产能。结果表明,通过分沉积相建立有针对性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以提高定量解释参数的准确性;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帮助识别流体特性;在类似的地质和工程条件下,测井数据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可以用来估计储层产能。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拓展了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三维(3-D)油藏描述已经发展到了可以经济有效地帮助解决一些油藏管理问题这样一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应用综合地球物理、地质与工程资料对井间非均匀性有一个空间理解。传统上地质工作是应用手绘的或计算机绘的二维图和剖面图来描述井间复杂性,但是用三维解释和综合分析技术能改进这些结果。三维油藏描述的最终生成物是一种更精确的三维油藏模型,它可以优选油藏管理问题的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11.
“还原环境”是鉴别生油岩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生油岩的氧化还原程度,就成为现今实验研究的任务。应用“高鉄,低鉄”此值或其某些系数如KFeKc划分原始沉积环境氧化还原程度,是石油地貭中常用的指标之一;但由于目前在选择溶矿用的盐酸浓度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混乱,使得“高鉄、低鉄”实验分析成果的地貭解释及应用,可以呈现出错误的推断意见,同时亦给实验工作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强抑制性KCl/硅酸盐钻井液体系及其在苏丹六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解决苏丹六区Abu Gabra层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井壁失稳问题,在对坍塌层位岩样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制出一种KCl/硅酸盐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组成简单,硅酸盐的模数适中,具有较高的pH值,抑制岩屑水化膨胀能力强.硅酸盐稳定井壁的实质是一种化学封堵、固结作用,而沥青类、聚合醇类封堵型井壁稳定剂主要是通过物理作用来达到稳定井壁的目的,因而抑制能力相对较弱.另外,硅酸钠对环境无影响、无荧光、使用温度范围宽、价格较其它两类处理剂低.介绍了该体系在Moga-8井和FN-29井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满足了苏丹六区的钻井施工要求,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西湖凹陷储层烃类流体以轻质油和凝析气为主,但是受油基钻井液体系和储层本身特性的影响,传统的气测解释方法和图板在储层流体解释评价中具有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难题,对西湖凹陷已钻探井的气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改进传统3H比值法,建立了GO-I油气指数解释模型,并利用交会面积对流体密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GO-I油气指数解释模型及交会面积预测流体密度模型得到的结果与电缆测试结论相吻合,实现了井场流体性质、油气密度的随钻快速识别。该方法分析方便快捷,解决了油基钻井液条件下储层流体判识难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可为后期地质作业决策及油气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的应用为解决地质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相结合更是解决油田开发中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地震资料是时间域资料,地质、测井资料是深度域资料,寻找时间与深度的对应关系、做好地质层位标定工作是地震、地质及测井相结合的纽带.由于工区范围内缺乏或没有VSP资料,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质层位标定是进行构造解释、砂体追踪及储层预测等工作的前提.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做好合成记录标定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以便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带来的油气显示识别不准确和缓解复杂油气层导致的解释符合率降低的难题,引进一系列评价录井新技术并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工作.通过定量荧光和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应用解决了复杂工况条件下油气显示的准确识别难题;通过轻烃组分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复杂油水关系层和复杂油气显示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通过轻烃组分、核磁共振、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在古潜山勘探中储层物性评价、油气显示评价及油水界面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评价录井新技术近3年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效果显著,确保了录井油气显示识别率100%和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实际工作中,以体—面—线的解释思想为指导,在不同地质情况下进行三维地震资料体解释的实用流程,探讨了三维地震资料体解释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提高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中体解释方法的工作效率和应用效果,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云南南盘江坳陷进行了弯线复盖的面积概查,施工十二条测线,计三百余公里,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进行资料对比解释时,普遍存在输出剖面无交点的问题,这给解释工作造成了困难。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下边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野外测线的布置由于弯曲测线的复盖次数是与落在同一共反射而之内的炮检中点数有关,复盖次数  相似文献   

18.
空气锤及空气钻头在普光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普光气田已钻井实践表明,常规钻井液钻井技术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钻井复杂及事故多,无法满足普光气田开发要求。如何优质、安全、快速钻井成为普光气田勘探开发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此,对空气锤和空气钻头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介绍了空气锤及空气钻头的结构、使用优点和应用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空气锤和空气钻头在普光气田的应用效果和出现的问题。实践证明,空气冲击旋转钻井技术是解决普光气田陆相地层钻井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普光气田开发进程的重要技术,为解决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测井(NMR)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储层评价工具,最近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盆地得到应用。由于岩石骨架中的氢对核磁共振测井信号不做贡献,核磁共振测井能测量不受岩性影响的频谱孔隙度,但是岩石骨架成分对流体响应特征有严重影响。西西伯利亚盆地碳氢化合物成熟度高,为油气生产区域。1953年开始勘探,初期勘探区域仅限于流经整个盆地东西流向的鄂毕河漫滩,这是一块低洼的湿地。后来勘探领域向北拓展,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目前75%以上的油气产量来自2000m以下的下白垩纪尼奥科姆统地层。勘探和开发早期阶段,尽管取得了大量的岩心、地震、测井资料,但是与岩石物性和油藏描述有关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为解决与增储和生产优化相关的问题,TNK(秋明石油公司)钻了一系列的评价井,对含油层段全部取心,并在测井项目中增加核磁共振测井。2000—2001年完成了新的岩石、测井资料的解释,对以往实验室数据进行了再解释。研究集中在如何从“外来”型岩石中获取最多的岩石物性信息。提供了三种混合岩性储层的现场核磁共振测井实例,岩性为礁翼、风化壳地层和深水滑塌块等砂岩—碳酸盐岩序列。本文展示了行业公认的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技术的应用及其在深入描述沉积环境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吴锋 《石油教育》2014,(5):46-48
试井分析的实践应用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实际试井解释工作的关键。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基础理论学习质量是实践能力形成的基础,动手练习是必要手段,案例教学是理论和实践转化的有效桥梁,解释软件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障,对各学科综合的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