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旋风分离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动的特征,本文应用FLUENT5.4.8软件对某厂50MW级别的旋风分离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分别对中心筒长度减半,变梯形入口为弧形引导入口,增加筒径的三种改进模型重新进行了计算,并得出了有用的结论,这些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新型旋风分离器的设计、运行和改造等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75 t/h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LUENT软件为工具,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75t/h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过程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了炉内的温度分布,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分布,燃料颗粒的轨迹,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雍玉梅  吕清刚 《锅炉技术》2003,34(5):17-21,26
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已有的循环流化床数学模型程序及循环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能正确描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整体数学模型。所建模型具有一些突出优点。首先模型强调了给煤及床料的宽筛分特性;其次,“小室模型”的采用,使得我们可以获得炉内任意位置上主要参数;细致考虑了煤的挥发分和焦炭燃烧等多方面的问题。应用此精细而又较强功能的模型对国产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工况的性能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和设计数据吻合较好,获得了一些对设计者有用的结果,且对以后可能的改进设计和大型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志刚  王艳萍 《节能》2011,(9):35-38
数值模拟是研究工程气固多相流中辅助试验方法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东锅DG440/13.7 -Ⅱ2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进行了研究,计算分析了炉内的流动、温度分布情况,对锅炉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提高循环流化床脱硫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增大循环流化床上斗段的部分直径,达到区别不同粒径颗粒在床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采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扩张段高度和直径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流化床上升段进行部分扩张可以增加和调节颗粒在床体内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对大颗粒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动力工程学报》2013,(2):81-87
针对600MW裤衩腿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壁面上设置与不设置多阶式防磨梁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防磨梁对炉内颗粒平均质量浓度和颗粒轴向速度、壁面区域颗粒浓度和轴向速度分布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颗粒流对壁面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防磨梁的存在削弱了炉膛颗粒轴向速度呈"M"型分布的趋势;水冷壁壁面设置防磨梁后,稀相区下部区域颗粒平均质量浓度略有减小,上部区域略有增大;防磨梁破坏了高质量浓度贴壁颗粒下降流,使得回流区厚度和颗粒下降速度减小,且越靠近壁面,这种影响越明显;2层防磨梁之间特别是防磨梁向炉内凸起的高度范围内,贴壁回流颗粒的质量浓度和下降速度增加速度均比无防磨梁时大;加装防磨梁后,贴壁颗粒流对壁面的磨损量总体上有所减小,但防磨梁附近壁面区域的磨损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的方法对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全床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以及回料阀的气固流动特性,获得固相颗粒浓度和速度场在炉膛内的分布以及固体循环流量、系统压力平衡、回料阀的运行情况等锅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呈现明显的密相区和稀相区两部分,模拟得到的轴向压力分布与实际工况吻合较好,验证了CPFD方法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准确性;锅炉回料阀内压降最大,这与床料分布相符;回料阀返料室流化程度较高,而输运室流化程度较小,呈现鼓泡床状态,气泡大都贴壁逃逸。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软件Fluent,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双流体模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炉膛内气固两相流的宏观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炉膛压降沿轴向的分布规律与理论值对比,验证了本次数值模拟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炉膛内颗粒固含率呈中心高,边壁低的"环-核"流动结构及颗粒轴向速度中心处向上,边壁处向下的内循环流动形式。另外,改变操作气速与质量循环流率,沿轴向炉膛中下部区域及沿径向边壁区颗粒固含率分布的影响比较显著。同时,操作条件对颗粒轴向速度的影响都表现为中心区域颗粒向上速度变化的效果要显著于边壁处向下运动速度的变化。边壁处的气固两相流动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固体颗粒流动及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410t/hPyroflow商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固体的流动过程及其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字模拟,建立的流动模型采用小室模型模拟气固两相沿轴向的流动,采用“核心-环”流动结构模拟气固两相在径向的不均匀性,模拟时考虑了给料,固体颗粒磨损以及床料的宽筛分等特性,为引进大型商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了初步的基础研究,并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采用混合燃烧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利用Simple算法对其炉内气固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炉内颗粒的速度和体积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双侧布置二次进料口的方式优于单侧布置方式;对冲布置方式下,燃烧器布置位置h/Z为0.145、二次风速为35 m/s时,炉内的气固混合比较强烈,流动状态较稳定,能够形成密相区之外的二次高浓度颗粒流,是较为合理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烟气脱硫塔内气固流场的分布规律,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双流体模型对脱硫塔内气固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塔体内气体和颗粒相的速度以及浓度场分布。研究发现在喉口区域形成低速流动区,且沿塔体高度低速流动区逐渐减小。与单侧进气方式相比,采用双侧进口布置,可以减轻气流对低速流动区域的影响,改善塔体内气固两相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12.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济南锅炉厂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内气固流动的PDA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由两级分离系统组成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床内不同高度方向上颗粒横向、轴向速度、颗粒粒径及浓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床内气固流动的瞬时脉动特性以及总体气固流动行为,试验结果为烟气脱硫新工艺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前言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CFB-FGD)已经成为我国燃用中、低硫煤(含硫量<2%)的中小电厂锅炉(<200 MW)优先推荐使用的技术。各代表技术都是参照经验参数和估算值进行设计,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多是基于实验室或者小规模中试得出的,对于实际工程的适应性和放大性有待验证,因此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75 t/h循环流化床煤泥锅炉本体、辅机的技改经验,改造后锅炉的出力、热效率达到设计值,并且减少了对空预器和省煤器的磨损,循环倍率得到提高;通过对烟风道的结构改造解决了强度低、运行漏风的问题。锅炉技改方案的成功实施使锅炉出力和运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哈锅引进型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部分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行研制的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对哈锅引进 4 40t/hCFB锅炉关键部件特性及炉内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测定了大直径钟罩式风帽及布风板的阻力特性 ,发现了安装方向对风帽的磨损规律 ,对分叉管U型回料阀和旋风分离器进行了模拟试验 ,对双炉膛结构对流动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认识了哈锅CFB锅炉的多方面特性。认为哈锅引进型CFB锅炉有许多创新之处 ,应进行仔细地研究 ;而试验研究能在消化吸收引进锅炉技术及研究气固两相流特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某自备电厂的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炉膛内燃烧特性不稳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为提高其热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锅炉布风板风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改造布风板结构达到合理的燃烧工况,提出并确定新型风帽的改造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2种布风板风帽阻力系数的变化及其自身结构对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床漏料减少,改造后的布风板风帽风阻减小并能很好的将床料流化,折算后的热效率提高约4%,节省一次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针对1MWth循环流化床锅炉试验台设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对炉膛内有无脱硫剂分别进行了燃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入脱硫剂炉膛内煤燃烧的温度比未加入脱硫剂炉膛温度低;脱硫剂的加入使炉内压力发生改变;组分O2摩尔分数在密相区较高,随高度的增加而在减小,在稀相区变化较均匀,在炉膛出口处氧气摩尔分数变化大,浓度很低,CO2摩尔分数和O2摩尔分数变化情况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20.
王勤辉  骆仲泱 《动力工程》1999,19(4):269-274,328
在对1台12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能描述宽筛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流动体动力特性和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数学模型以所建流体动力特性模型为子模型,模拟了12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模拟计算结果合理正确,与试验研究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