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广东氰化物电镀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益腾 《材料保护》2005,38(2):78-79
0 氰化电镀的现状 目前,在电镀中含有氰化物的主要镀种及工序有:氰化镀锌、氰化镀镉、氰化镀铜、氰化镀黄铜(含氰化镀仿金)、氰化镀铜锡合金(含高锡青铜和低锡青铜)、氰化镀银、氰化镀金(含碱性、酸性及中性镀金)、高硅铝合金浸锌、电解除垢和氰化物 -防染盐退镍工艺等.  相似文献   

2.
镀白青铜     
当祖国号召节约有色金属,特别是金属镍时,我们试用了镀铜锡合金,即白青铜代替镀镍,这样,可节约大量纯度为99.9%以上的金属镍。同时,还能节约大量镍盐。 镀白青铜的工艺方法如下: 1.除油后,热水洗,冷水洗。 2.弱腐蚀后,冷水洗。 3.镀白青铜(锡:铜=3:1)。  相似文献   

3.
镀锌磷化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 近年来,镀锌磷化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相关研究也随之增多。镀锌磷化用作涂层前处理可大大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也可用于具有焊接缝隙的部件或允许无镀层的深孔零件的综合防腐蚀。 镀锌磷化工艺与钢铁磷化工艺在配方上没有大的区别,但在操作条件和工艺控制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在此结合多年实践,谈谈镀锌磷化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镀锌磷化工艺质量。2 镀锌磷化工艺及膜层质量 (l)镀锌磷化的工艺流程为: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酸洗→水洗→水洗→电化学除油→水洗→水洗→弱腐蚀→水洗→水洗→镀锌→回收→热水洗→…  相似文献   

4.
张振赟 《材料保护》2001,34(2):52-52
黑镍镀层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 ,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医疗器械 ,及其他行业的装饰性产品上 ,而铝及其合金因质轻、易加工等优点 ,而大量用于各类制品。结合二者优点 ,在铝及其合金上电镀黑镍 ,既能发挥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装饰性能 ,又能减轻产品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下面介绍铝及其合金电镀黑镍的工艺过程及各环节的控制要点。1 工艺流程机械抛光→化学清洗→热水清洗→冷水清洗→化学除油→冷水清洗→浸酸→冷水清洗→浸锌→冷水清洗→预镀铜→热水清洗→镀黑镍→镀后处理。2 主要工序控制要点2 .1 化学除油将 50…  相似文献   

5.
铝及其合金电镀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斌  吴志刚 《材料保护》2000,33(11):16-16
对原铝材电镀工艺作了改进,调整后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克服了铝及其合金化学性质活泼、不易电镀的缺点,采取了一次镀锌取代多次镀锌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的黑色化学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锈钢的黑色化学氧化主要用于海洋舰船、湿热、高腐蚀介质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光学仪器中不锈钢零部件的消光处理,本工艺与电镀黑铬相比较,不但方法简化,效果也好。1.工艺流程: 零部件检验→汽油除油→干燥→化学除油→冷水清洗→不锈钢化学氧化→冷水清洗→热水清洗→烘干→检验。2.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钢铁零件抗蚀性能及外观装饰防护性 ,人们大多用镀锌彩色钝化作为涂漆的前道工序 ,但产品质量常出现一些问题 ,如钝化膜脱落、漆层脱落、起泡等。若镀锌层磷化后作为烘漆或喷漆的底层 ,则结合牢固 ,能防止漆膜脱落 ,使金属零件的抗蚀能力提高 ,使用寿命延长。此外 ,它不仅节省了大量铬酸 ,还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及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镀锌→清洗→磷化→清洗。工艺配方 :(1 )化学除油锈 (OP一步法 )硫酸 (工业级 )    2 0 0~ 2 2 0ml/L硫脲 2 0~ 30g/LOP 1 0乳化剂 2 0~ 2 5g/L温度 6 5~ 70℃时…  相似文献   

8.
冯绍彬  苏畅  程苏  李会东 《材料保护》2011,44(8):34-37,89
为了提高焦磷酸铜.焦磷酸亚锡电镀低锡青铜合金工艺的性能,在其镀液中加入辅助配位剂柠檬酸盐。用电化学、X射线衍射、腐蚀膏试验等方法对镀液及镀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液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可在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色泽一致、锡含量约为10%的低锡合金镀层;电镀初始过程可实现钢铁表面的电位活化,提高了镀层与铁基体的...  相似文献   

9.
我厂高速钢缩杆用传统磷化工艺很难形成理想的磷化膜,经改进,取得了较商质量的磷化膜,满足了产品要求。工艺流程如下:装筐→除油→热水洗→酸洗→十冷水冲洗→热水冼→磷化→热水洗→中和→皂化→干燥→检验。主要工序配方: 磷化,H_3PO_4 25~30ml/L,ZnO 9~10g/L,NaNO_2 0.3~0.4g/L,其余H_2O;使用温度,80~85℃;时间:30~50min 除油:Na_zCO_3 70~80g/L,Na~3PO_4 70~80 g/L,NaOH 90~100 g/L,Na_2SiO_3 15~20 g/L,余H_2O;使用温度:90~100℃, 时间:20~30 min 中和:Na_zCO_3 90~100g/L,其余H_2O;皂化;工业皂化200~250g/L,其余H_2O,使用温度,50~60℃,时间:15~20min。操作中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选择最佳的镀前预处理工艺是在铝及其合金上得到结合力好的电镀层的关键,浸锌镍合金工 艺克服了锌酸盐化学浸锌工艺中复杂件及盲孔件电镀时存在结合力差、易起泡的质量问题, 所浸的锌镍合金结晶细致、光亮致密、结合力更好。下面介绍预处理浸锌镍合金工艺流程、 配方、镀液配制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工艺流程:化学去油→热水洗→冷水洗→碱蚀→热水洗→冷水洗→亮蚀→冷水洗→浸锌镍合金→冷水洗→预镀氰化铜→冷水洗→镀所需镀层→冷水洗→烘干→检验。(1)化学除油 Na_3PO_4,40~50 g/L,Na_2SiO_3 20~30 g/L,NaOH 3~5 g/L,60…  相似文献   

11.
依据对使用环境和膜层性能的分析,通过实验,改进了镀锌、磷化、涂膜工艺。改进后的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降低,膜层性能优良,成功地应用于活柱生产。  相似文献   

12.
铜及其合金无黄烟化学抛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镀生产中铜及其合金在电镀前,都要经过:有机溶剂除油→电解除油→去氧化层(HCl)→硫硝混酸化学抛光→水洗入镀槽。以上工艺不但流程长,而且在硫硝混酸中化学抛光时,有大量的棕色氮氧化物有害气体逸出,通风条件好的厂家排出去污染大气,没有通风设备的直接危害操作者。根据目前这一状况,笔者试验出以下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金属制品在电镀前必须彻底除去表面油污和氧化物,否则就影响基体金属和镀层的结合力,严重时甚至镀不上或镀层明显地起泡脱落。特别是我国无氰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通过近几年生产实践由初始普及进入提高的今天,电镀工作者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溶液成份简单、稳定、质量好的快速黑色金属镀前处理工艺,以满足锌酸盐镀锌工艺和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现将我所巳投产使用三年多的黑色金属快速除油除锈一步法工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自行车车圈环行线电镀的主要工艺是:阳极除油(7min)→清洗(2道)→浸酸→清洗(2道)→阳极除油(1min)→清洗(2道)→浸酸→清洗(2道)→浸氰→氰化镀铜(21min)→清洗与活化(7道)→光亮镀镍(21min)→清洗(5道)→镀铬(5min)→清洗(7道).生产中,我们遇到了几个比较特殊的故障,现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乡镇企业有一电镀硬铬槽,装槽液约550L,溶液成分及工艺规范如下:铬酐250~300g/L硫酸2.2~3.4g/L电流密度25~35A/dm2温度50~55℃电镀工艺流程:工件化学除油→冷水清洗→酸洗→冷水清洗→碱中和→冷水清洗→下槽→反向电流冲击→正常电镀硬铬→出槽→回收→冷水清洗→浸热水→甩干→除氢。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镀铬层出现了灰黑、孔眼等故障,向槽液中添加硫酸或铬酐或同时添加两种,故障依然存在。对此,正确的做法应是先检查电源是否有问题,若无问题,可用波美比重计测一下溶液的比重,因为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高效地锁定磷化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出处,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膜层微观形貌,并用磷化膜称重试验定量分析膜层单位质量,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因电镀锌基板表面存在诸如局部锈蚀、色差、残油、镀液残留、冷凝水残留缺陷而引起的后继磷化膜质量问题。结果表明:表面缺陷不但会直接影响后继电镀锌磷化膜的表面质量,而且导致膜层过厚、晶粒尺寸大小不均,不满足后续工艺需求,这对指导具体的预磷化电镀工艺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镀锡层具有抗腐蚀性、无毒性和可焊性,被广泛应用于印制板领域。开发了一种应用于电镀纯锡工艺的亚光添加剂,在较宽范围电流密度下能沉积亚光锡层,适用于高速电镀和中速滚挂镀工艺。镀液稳定,镀层亚光,具有细小均匀的沉积颗粒和优良的深镀能力,低厚度即具有良好的抗蚀能力,已推广运用到多条印制线路板厂的甲基磺酸镀锡-甲基磺酸体系电镀生产线上。  相似文献   

18.
董兴华 《材料保护》2004,37(5):52-53
大型滚镀锌生产线不间断连续生产,各种杂质在生产操作、药物补加、电解等过程中不断积累增加,达到一定程度,镀液只得"翻缸",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经过对桌一大型滚镀锌生产线上"翻缸"的电镀综合故障排除,详述了故障的查找和排除的全过程,并提出了加强现场生产管理、延长生产周期的措施和提高灯头镀锌质量的工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左正勋  马冲 《材料保护》2005,38(2):27-30
原有的碱性氰化物镀锌工艺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及对人体的伤害,被国家强制限制.近年来,国内对镀锌薄钢板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此,研究了用于薄钢板连续电镀的锌酸盐镀锌工艺,重点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电流效率的影响,用Hull槽8点法测试了镀液的均镀能力;用加热骤冷法测试了镀层的结合力,并对薄钢板连续电镀锌的前后处理工艺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工艺电流效率高(锌离子含量16~24 g/L时,电流效率可提高约20%),镀液均镀能力好(宽度为1 m的镀锌薄板,中心点厚度与边缘厚度差不大于10%),镀层结合力优良(将试片180°任意弯曲,镀层无起皮、剥落现象;在烘箱中加热至180~200 ℃,保温60 min,冷水中急剧冷却,镀层无突起、鼓泡、剥落现象),所镀得的镀锌薄钢板适合于钝化和彩涂等后处理.研究结果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1984年3月以来,我厂对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研制的多层镀镍工艺及其相关的添加剂进行了试验及试生产.共配制了以DN-1及冰醋酸为添加剂的半光亮镍溶液3800升;以TN-1为添加剂的高硫镍溶液400升;以BN-816及糖精为添加剂的光亮镍溶液1800升.在中试的基础上,自5月迄今,每天二班制正式用于生产.下面将我们半年多来从试验到用于生产的情况以及对该工艺的一些看法介绍如下. 二、工艺流程及工艺配方(一) 工艺流程: 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酸洗→低氰镀铜(也可不镀)→活化→镀半光亮镍→镀高硫镍→镀光亮镍→活化→镀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