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瑾  余丞 《云南建筑》2010,(1):42-46
大理洱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的开发、游客的进入以及旅游对当地村民的影响势必会造成这些景点所属村落形态的变化。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对洱海区域传统村镇建筑及其建筑群的特征及其变化,选取周城、喜洲和双廊的村落形态作为洱海地区的代表村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洱海沿线交通等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云南省大理市环湖沿线村镇以酒店客栈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洱海污染严重、资源过度开发、发展一拥而上、违规建房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以云南大理环洱海沿线村镇为例,针对大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并进一步提出乡村旅游产业现存问题和规划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六城市1211份西北传统村镇旅游意向调查问卷,经SPSS软件分析,显示被调查者对西北地区传统村镇出游意向较其他区域偏低;若单设西北传统村镇意愿选项,选择则偏高。文章结合旅游者旅游动机及旅游意向相关理论,得出六城市市民对西北传统村镇的旅游意向受旅游目的地宣传力度、旅游客源地的认可度、交通的可达性、旅行成本等因素影响,并基于调查分析结果,对西北传统村镇旅游的发展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 村镇间人际联系的角度构建村镇空间联系网 络,用以表征区域村镇空间结构。以康定市 折东区域两镇七乡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一、 康定市折东区域村镇空间结构呈现“整体联 系松散,局部联系紧密,大分散小集中”的 特征,各社团范围与村镇行政范围不完全吻 合;二、各村镇主要以人口流出为主,重要村 镇与市域村镇体系产业布局存在部分耦合关 系,村镇间发展差距明显,发展较好村镇主 要集中在河流沿线的下游地区。研究结果有 助于区域发展中村镇群体的组团划分和各村 镇重要程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旅游已成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主要驱动力,开展相关研究对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三个旅游型侗族传统村落为例,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对旅游介入前后的公共空间结构进行拓扑分析,从整体形态和组构关系两方面解读其演变特征,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个村落呈现相同公共空间结构整体形态演变特征,空间集聚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杨鹏 《华中建筑》2014,(10):170-173
带状空间结构传统聚落规模较小,空间结构多受单一主导因素影响,聚落职能相对单一。在传统聚落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带状空间聚落职能定位需在区域旅游发展背景之下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该文选取碛口古镇作为带状空间结构传统聚落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区位优势与景观特色,在获取其基础数据的基础之上分析聚落空间发展过程与结构类型,对其主要道路与外部空间进行承载力评价,并从区域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其基础设施承载力,指出碛口古镇应主要发挥其旅游基地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蔓延、结构混乱等问题,对城市科学合理扩张造成了重大影响,通过跨时间段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能够清楚的认知到城市发展演化的现状1。本文主要应用遥感技术对1995年、2005年、2010年和2016年的四期成都区域遥感影像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时间进行了释译,重点解读了近现代以来成都在研究时间区段内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区域空间结构构成要素构成,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得出近现代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一轮成都市的总体规划编制中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及规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车震宇  赵树强 《华中建筑》2009,27(3):229-233
该文以大理市环洱海区域为例,通过对参与旅游方式不同的村落的对比研究,认为在我国旅游对村落形态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利弊并存”来概括,而是“利大于弊”的.指出如果没有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风貌的建设性破坏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是由众多纷繁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巨系统,其中旅游系统在与其他子系统共同作用于城市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形式.在对城市旅游系统整体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可运用层次分类思想,将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内部旅游空间结构、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和以城市为集散中心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村镇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传统村镇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类型等发生了改变。文章以旅游型村镇郭亮为例,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对住宅设计的影响,并总结旅游型村镇郭亮的住宅设计类型——传统村镇住宅、经营户型住宅、旅馆户型住宅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自农村改革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繁荣,小城镇建设也开始复苏。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科技的推广应用,发挥了农业生产长期积累的潜能,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并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口众多与土地短缺的矛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这对矛盾显得更加尖锐。基于这种情况,文章考证了这对矛盾的成因,对21世纪中国人地关系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挖掘我国土地资源潜力、建立土地集约化经营体系、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等建议,以促进我国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我市在学习和比较了大板体系、混凝土中型砌块体系和小型砌块体系后,根据当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确定将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体系作为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Planning》2022,(5):397-402
综述了不同纲目一些代表鱼类的变态发育现象,变态发育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鱼类变态发育的特点,并对变态发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丁海英  蔚永宁  陈强 《山西建筑》2010,36(35):164-165
根据回灌试验井WH1号的相关情况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回灌经验,介绍回灌机理,并以开采的25口地热井参数均值为标准,对开采井和回灌井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从而达到采灌平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Cities》2003,20(3):167-174
Data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s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and the World Bank’s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are employ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of a positive link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a country’s population in cities with at least 20,000 inhabitants. Development is operationalized in terms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Results from correlation and t-test analyses confirm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 Thus, the study shows that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d in terms of the HDI are positively linked at least in the case of the sub-Saharan reg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与公交导向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使得许多居民被安置在比他们以前居住地可达性更差的地方,而需要采用机动化方式出行。基于对最近才迁居到上海郊区三个街区的居民所进行的当前出行及回顾以前出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迁居至外围地区对就业可达性、通勤方式选择和通勤时耗的影响。发现:迁居后,居民的就业可达性下降很快,与此相伴随的是机动化出行比例及通勤时间的大幅度提高。然而,也发现:迁居到郊区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就业可达性下降的较少,而且对于许多居民来说,如此迁居正鼓励居民出行方式从非机动车方式转向公共交通方式。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对于把快速郊区化的中国城市引导走向更持续的道路,可寄予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很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Australia has had an active photovoltaic dev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the past 30 years, with more sporadic interest shown in photovoltaic systems, components and markets. Exciting new developments continue to come out of Australian research laboratories, yet many are commercialized elsewhere and local deployment now lags behind that of many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examines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research activities, research support and the potential for PV to contribute to future energy supply in Australia. It also examines some of the institutional and energy policy issues which provide the framework for continue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d deployment of photovoltaics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