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绵羊皮中纤维间质,尤其足硫酸皮肤素蛋白多糖(D.S.P.G.)在不同的浸酸(软化)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绵羊皮中纤维间质尤其是D.S.P.G,主要靠酶软化除去。甲酸浸酸对D.S.P.G,的作用效果较好,而硫酸作用效果较差。本文为制定合理的浸酸软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碱性蛋白酶No.8的脱毛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新型碱性蛋白酶No8在制革浸水,脱毛,软化应用中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No8应用的最适pH为10,浸水最适浓度为30-50u/g,脱毛最适浓度为100-150u/g,软化最适浓度为50-100u/g,温度18-38℃,通过对1398酶的脱毛效果,和胰酶的软化效果比较以及酶脱毛对后工序的影响和工艺平衡等方面的研究,确定No8酶应用的最适条件,为该酶今后在制革生产中得到应用,促进清洁化工艺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由皮革各部位厚度和纤维组织结构差异所产生的局部铬不均匀分布及其规律性。利用皮纤维中铬络合物结合的量与酶软化作用的反比例关系,研究了在浴液中选择性处理皮革部位差的可能性,提出了在禁制后采用中性酶再软化铬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制革用酶制剂研究的最新进展,“生物工程酶”在制革浸水,脱毛浸灰,软化和脱脂等工序中的应用成果以及我们用生物工程酶“进行无灰和无硫化钠酶脱毛研究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桃子在不同温度的软化现象从果胶组成及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找出了在高温时抑制软化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种稳定剂W和S对SBS改性沥青微观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加入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改善SBS和基质沥青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改性沥青的热储存性能;并得出了稳定剂W和S的较佳剂量分别为0.45%和0.15%.  相似文献   

7.
弹性-应变软化-塑性变形是岩石压缩过程中典型的力学行为,考虑岩石应变软化特征有助于正确评价井筒的稳定性.通过开展岩芯的三轴压缩实验获取岩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结合Mohr-Coulumb强度屈服准则对岩石的强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和数值验证,获得岩样的强度参数随塑性变形的变化规律.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井眼模型,应用应变软化模型计算了井周塑性区分布,通过与理想弹塑性模型对比,表明考虑岩石应变软化情况下的井周塑性区范围更大,井筒更易发生失稳.研究对于确定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和指导钻井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等电点冷沉法提取11S大豆球蛋白,选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对11S大豆球蛋白进行双酶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酶添加量、温度、p H和时间对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在单酶水解的基础上,组合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按照分步水解的方式对11S大豆球蛋白进行复合酶解,得到的最优参数为:胃蛋白酶在温度35℃、p H 3.0、酶添加量1 500 U/g的条件下水解1 h,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0℃、p H 10、酶添加量12 000 U/g的条件下水解5 h,得到的11S球蛋白酶解物水解度为19.65%,比碱性蛋白酶单酶水解时高14%。  相似文献   

9.
采用SEM技术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软化工艺条件下山羊裸皮胶原纤维结构的松散状况及纤维间质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常规软化条件下胶原纤维结构获得了良好而适度的松散;强化胰酶处理将导致松散过度。胰酶制剂对粘蛋白和类粘蛋白有显著的作用,纤维间质的除去有助于纤维的松散。从而为选择,制定山羊鞋面革软化工艺提供了超微结构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应变软化模型中内聚力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FLAC 3 D软件建立标准尺寸的圆柱体模型,采用单向加载方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摩尔库伦模型时,内聚力大小与峰值强度呈线性相关.在应变软化模型中,仅改变应变软化参数,峰前特性与摩尔库伦模型表现一致;其他条件相同时,峰后塑性应变的标志点越小,或峰后应变软化参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产于浙江杭嘉湖地区及太湖流域的名贵皮张—小湖羊皮的鞣前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对选皮、浸水、软化、浸酸等工序的操作工艺进行了优选,所得结果对于小湖羊皮光面毛革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取酶助浸水、分步脱脂、酸性酶软化、铬—铝结合鞣制、KS—1树脂复鞣剂和改性戊二醛复深填充、分次加脂的工艺路线,以蒙古路土种绵羊皮为原料生产光面毛革,对浸水酶、软化酶、复鞣材料用量及软化、浸酸时间等重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利用质次土种绵羊皮加工光面毛革的工艺,所得坯革感观和机械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在试制北方面粗质次的猪皮服装革鞣前准备过程中,采用脱脂后臀部涂酶、少浴灰碱脱毛、脱灰软化后复灰碱、低温软化等工艺技术是提高北方猪皮服装革质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采用组织显微切片技术研究鸡脚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鸡脚皮张幅小,皮层薄,外观独特,具有大,中,小鳞片排列有序,十分美观的自然花纹;表皮发达,角质化鳞片坚硬有力;真皮中粒面层薄,网状层厚,不含腺体组织,胶原纤维束编织较紧密;皮下脂肪组织发达,血管多。因此,在制革前,应将表皮角质化鳞片层脱去;在制革中应加强机械去油和化学脱脂,适当进行酶软化处理,以制得理想的高档装饰革。  相似文献   

15.
绵羊皮在浸酸过程中,酸对皮板作用的同时也对毛被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羊毛经受不同浸酸(软化)处理后毛鳞片层所受的“侵蚀”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做了理论分析,为毛皮生产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羟甲基戊二醛(HMG)与淀粉、尼龙、修饰胶原及甘氯酸的反应,证明 HMG 与胶原蛋白的氨基和酪氨酸残基形成不可逆共价交联是成革耐洗、耐汗的主要原因。脲萃取表明氢键的形成对鞣制也有一定的贡献。HMG 与甘氨酸的反应是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二羟乙酸与胶原的反应及其与三价铬及胶原之间交联的机理,为此采用了合成模型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及离子交换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提纯产物,并用核磁共振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羟乙酸与胶原肽链中的精氨酸的胍基发生了反应,在铬鞣过程中,二羟乙酸与胶原胍基及羧基构成了铬络合物。作者推测,新的稳定交联键是在一般情况下铬不可能与胶原形成交联键的胶原某些区域内构成,这可能是二羟乙酸能提高铬鞣效率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每个新的交联键内,只需要一个铬离子,从而为生产实际中有可能减少50%的铬鞣剂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