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何磊 《水利天地》2011,(4):29-29
逊克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665.91km2,经过多年治理完成水土流失面积177.06km2。目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488.8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74%,均为水蚀。在流失面积中,耕地流失面积791.34km2,占流失总面积的53.2%,林地流失面积697.51km2,占流失总面积的46.8%。水土流失恶化了生态环境,滞缓了农业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百色地区土地总面积36 316 km2,山地及丘陵所占的比重大,占总面积的94.5%,其中裸露型石山地区占总面积的29%.目前人均耕地已从1981年的0.081 hm2下降到1997年的0.073 hm2.近10年来人口每年以2.37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耕地近几年每年以1 500 hm2的速度在减少.1956年,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仅为996.7 km2,而1997年已达6 438.56 hm2,以133.46 km2/a的速度递增.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并且呈继续扩大、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实现百色地区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1 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1992年,水利部公布全国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71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12.9%.到200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显示,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到6.27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14.2%,流域年均水土流失量1.85亿t,水土流失侵蚀模数2 795 t/km2·a,是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西北黄土高原区该区涉及陕西、山西、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六省(自治区)40个县(旗),水土流失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轻度水力侵蚀面积占30.32%,中度水力侵蚀面积占32.37%,强度以上水力侵蚀面积占37.31%。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km2,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1.8亿t,占黄河同期总输沙量的62.8%。东北黑土区该区包括辽宁省大部,吉林省全部,黑龙江省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和通辽市北部,总土地面积103万km2。据考察,目前该区水蚀面积17.70万km2,占总面积的17.2%,其中黑龙江省8.86万km2,内蒙古自治区东部4.04万km2,辽宁省3.07万km2,吉林省1.73万km2,以轻度侵蚀为主。北方土石山区该区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其中海河流域总面积31.82万km2,山地和高原面积18.9万km2,占60%;淮河流域总面积27万km2,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经考察,海河流域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在近20年呈现减少趋势,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淮河流域区域土壤侵蚀总面积在近20年的时间内减少了2.7万km2。——...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松辽流域2016年度重点对东北黑土地治理区15个典型县,面积6.32万km2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区域总面积的48.04%,各类土地利用总体变化不大,呈现旱地面积减少,水田和林地面积增加的现象,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31.91%,2015-2016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39.48 km2,新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是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陇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北部,土地总面积2418km2,水土流失面积1717km2,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1%。现有人口25.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耕地面积53.71万亩,是一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贫困县。199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陇县开始实施。连续10年来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本文基于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水利普查和动态监测等资料,定量阐述了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探析了其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现有(2021 年)水土流失面积23 326.1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96%,相较于1987 年减少22 826.87 km2,减幅为49.46%。2021 年全省设区市中度和强烈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前三为赣州市、九江市和抚州市,分别占其土地总面积的1.54%、1.25%、0.89%,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强化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依法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系统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江西省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向好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生态修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1519.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6.8%,其中水蚀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5.8%,风蚀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4.2%。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的生产力和森林覆被率下降,水库湖泊淤积,生态环境恶化等危害。根据吉林省地形地貌及气候的特征,结合水土流失类型特点,建立东部长白山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分区防治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体系,并分别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宝学  荆淑霞 《山东水利》2004,(2):19-19,22
1 水土流失状况平度市国土面积3166.54km2,其中山丘区面积1856.25km2。根据1985年平度市水土保持普查标准核定,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383.7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3.7%,占山丘区面积的74.54%。多年平均年侵蚀深为1.73mm,年土壤侵蚀模数为2335.62t/km2,年均土壤流失量约532万m3。由于  相似文献   

10.
1概况 南召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东部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属深山区县。全县辖16个乡镇,38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总面积2946 km2,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2817 km2,占全县总面积95.6%。1999年被确立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人多地少,加之历史上陡坡开荒,滥砍乱伐、过度开采的现象很严重,鸭河口水库建成后大批移民搬迁后靠开荒地、伐薪的活动,使林草植被遭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759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3.8%,年土壤流失量538.3万t,平均每年土壤侵蚀模数3500 t。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石漠化、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与面积变化趋势,以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5,2010,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务川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估算石漠化等级空间分布,并运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建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程进行水土流失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有显著影响,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量。务川县2000~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80.37 km~2,旱地面积减少91.69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2000~2015年微度侵蚀面积增加636.13 km~2,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57.21 km~2,中度侵蚀面积减少356.28 km~2,强烈侵蚀面积减少111.23 km~2。务川县2000~2015年实施的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工程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12.
胡克志 《人民长江》2016,46(13):16-2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结合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数据(DEM)、土壤类型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因子,在重点分析我国黄土高原不同生物气候区降雨侵蚀力因子和植被覆盖因子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区2000~2012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1.35×109t,土壤侵蚀模数为2 264 t/(km2·a)。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侵蚀面积比例为74.31%;近13 a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P=0.03),平均每年减少54.22 t/(km2·a)。土壤侵蚀正在向微度、轻度土壤侵蚀转变,土壤侵蚀模数减少的区域占整个侵蚀区域的69.05%,增加的区域占30.95%。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区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允许土壤流失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游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允许土壤流失量,利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主要侵蚀类 型区行政区划图,根据 1955—2009 年不同侵蚀类型区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分析了 12 个主要侵蚀类型 区治理期( 1970—2009 年) 和退耕后( 2000—2009 年) 较治理前( 1955—1969 年) 减沙效益。以土壤侵 蚀强度、人口密度、治理期的减沙效益以及人均纯收入为指标,利用总结的公式,将估算的不同侵蚀 类型区的总允许土壤流失量 8. 43 亿 t( T2 值) 和 7. 19 亿 t( T1 值) 合理分配到黄土高原主要侵蚀类型 区,得到不同侵蚀类型区 T2 和 T1 分配值平均值为 4 876. 2 t /( km2 ·年) 和 4 158. 9 t /( km2 ·年) 。结 合各侵蚀类型区退耕后( 2000—2009 年) 侵蚀强度及较治理期( 1970—2009 年) 减沙效益的增幅及类型 区 T2 和 T1 分配值的比例,拟定了不同侵蚀类型区允许土壤流失量 T2 和 T1 暂定值,其平均值分别为 1 200. 0 t /( km2 ·年) 和 900. 0 t /( km2 ·年) 。研究成果为黄土高原及不同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治理提 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单一遥感数据源存在空间与时间分辨率相互制约的问题,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生成高时空分辨率影像,可提高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监测时效和精度。 研究分析了多种遥感融合方法,并将最优融合结果应用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壤侵蚀监测,结果表明:1)先进行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再进行时空自适应融合的方法(STARFM_NND)在目视评价、定量评估等方面表现最优;2)基于 STARFM_NND 融合得到的土壤侵蚀面积监测结果与真实高分影像反演结果相比,精度优于 97%;3)贾汪区 2021 年水土流失总面积 71.65 km2,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面积分别为 64.25 km2、6.35 km2和 1.05 km2。 研究提出的 STARFM_NND 融合策略能够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的地物类型变化预测和土壤侵蚀监测,推动了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王益区固沟保塬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方法,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分析了2000年和2019年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规律,揭示了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聚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王益区林草地面积大幅增加,高覆盖度(>75%)面积增加了16.51 km2。②王益区土壤侵蚀状况明显好转。2000年和2019年土壤侵蚀面积分别高达全区面积的70.92%和55.84%;土壤侵蚀强度结构由中度侵蚀>强烈侵蚀>轻度侵蚀>极强烈侵蚀转化为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③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全局Moran’ I指数在0.5左右,侵蚀热点区的分布由大片连续分布转化为局部集中的零散分布;侵蚀热点主要分布在(15°,25°]坡度区间,西南和东南部地区尤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王益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及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陕北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与植被覆盖和降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4年陕北无定河流域日降水、DEM、土壤类型、MODIS NDVI等数据,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流域土壤侵蚀情况,定量分析了植被覆盖和降雨在土壤侵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平均占流域面积的88.35%,各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比例随等级的升高而降低。2000—2014年微度侵蚀面积比例为下降趋势,轻度及以上等级面积比例均为上升趋势。(2)不考虑降雨因子影响时,无定河流域仍以微度侵蚀为主,且为增加趋势,而其他土壤侵蚀等级均为下降趋势。不考虑植被覆盖因子时,流域土壤侵蚀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面积比例和变化速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3.67%和24.55%,而降雨作用达到86.33%和75.44%,表明降雨是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和控制因子,降雨变化主导着流域土壤侵蚀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廿年来官厅水库流域水土保持拦沙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3年官厅水库永定河上游流域被列为国家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以来,在近廿年的时间内,流域内进行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据调查截止2000年年底,山西省大同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5.8km^2,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49.11km^2,北京市延庆县妫水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33km^2,三省市共治理流失面积ll090.24km^2,其中治理面积保存率在90%以上。对不同治理措施拦沙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拦沙总量为3.51亿t,水土保持拦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20.53%,水土保持措施拦沙对减少官厅水库泥沙的淤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RUSLE模型的辽宁省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降雨量、土壤、遥感影像及土壤侵蚀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结合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为459.36万hm2,年均土壤流失量为1.64亿t,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 637.8 t/(km2·a),属于中度侵蚀,土壤侵蚀面积呈现上升趋势;辽西低山丘陵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侵蚀面积为191.99万hm2,城市受人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严重,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增加;林地依旧是辽宁省土壤侵蚀发生的最主要的土地类型,占侵蚀总面积的57.66%,占土地利用类型的38.20%。  相似文献   

19.
 选取乌东德水电站坝区一典型区为试验示范区,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评价模型,运用GIS和RS对各指标因子赋值,对试验区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 088.58t/(km2·a),属于强度侵蚀。试验区中度以下的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57.91%,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仅为8.85%;而91.15%的侵蚀泥沙来自于面积42.09%的强度侵蚀以上的区域,其中,占11.53%的剧烈侵蚀区域贡献了43.83%的侵蚀泥沙。  相似文献   

20.
基于 RUSLE 模型的区域土壤侵蚀定量估算及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尔滨市主城区水土流失问题,以土壤侵蚀估算与评价为目标,采用 RUSLE 模型,依托 GIS 和遥感技术,分析了影响区域尺度土壤侵蚀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覆盖度和水土保持特性等,定量估算了哈尔滨市主城区 8 个流域的土壤侵蚀大小。在此基础上参考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并结合流域自身侵蚀状况,分析了哈尔滨市主城区土壤侵蚀特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八个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范围为 0 ~ 1 272. 61 t·km - 2·年 - 1,各流域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 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是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哈尔滨市八大流域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次之,强烈侵蚀及极强烈侵蚀区很少,仅在运粮河流域存在极少的剧烈侵蚀区。研究成果可为哈尔滨市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