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中国钨业》2020,(1):29-35
某难选高硫含铜白钨矿中钨主要以白钨矿的形式存在,硫化铁主要以磁黄铁矿的形式存在。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磁选-铜硫混合浮选-白钨浮选原则流程进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磨矿至-74μm占65%时进行磁选,可获得品位为38.33%、回收率为51.14%的硫精矿,而磁选尾矿经铜硫混合-铜硫分离浮选,可分别获得品位为20.06%、回收率为73.12%的铜精矿和品位为35.20%、回收率为42.11%的硫精矿;其中铜硫混合浮选尾矿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731氧化石蜡皂为捕收剂,进行一粗一扫三精白钨常温浮选,可得到WO_3品位为63.93%、回收率为89.60%的白钨精矿,有效地实现了铜硫的分离和白钨矿的回收。  相似文献   

2.
对于磁铁矿和赤铁矿混合型石英脉铁矿,磁浮工艺是成熟的.针对该矿嵌布粒度细,品位低的特点,利用粗精矿磨矿提高磁铁矿精矿品位和浮选入选品位,在原矿铁品位22%情况下,试验获得弱磁铁精矿品位大于65%,反浮选铁精矿品位大于58%,综合铁回收率大于50%.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某铜多金属矿含铜、铅、锌、银和金多种金属元素,为了充分回收利用金属元素,对矿物的可浮性及浮选流程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铜铅部分混合浮选的中矿再磨再选—浮铜抑铅—铅硫优先浮选选矿工艺流程及最佳工艺条件。试验最终获得了铜回收率91.46%、铅回收率62.16%、锌回收率70.65%的技术指标,为该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复杂多金属硫化矿含铜、铅、锌、银、铁等有价金属,针对铜铅混浮后的尾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根据其矿石性质,采用“浮选选锌-弱磁选铁”的原则流程进行回收锌、铁。试验采用了绿色环保、高效的选矿药剂,获得锌品位48.07%、回收率93.90%的锌精矿;对于选锌尾矿,采用弱磁选回收其磁铁矿;试验技术指标良好,对类似性质尾矿资源再次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藏某难选铅锌银硫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素芳 《湖南有色金属》2011,27(2):10-14,48
西藏某难选铅锌银硫多金属硫化矿中铅、锌、硫矿物相互关系密切,特别是锌矿物内部普遍包含磁黄铁矿的离溶物以及细粒黄铜矿难以解离,并且部分磁黄铁矿可浮性较好,致使锌硫分离困难.针对该难选多金属矿的矿石性质,采用合理的一段磨矿铅、锌、硫依次优先浮选,浮选锌精矿磁选脱硫的工艺流程,对原矿中铅、锌、银、硫进行回收,通过详细的条件试...  相似文献   

6.
某尾矿综合回收硫、铁资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某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根据尾矿的矿石性质,确定采用硫浮选→磨矿→磁选工艺流程,获得了全铁63.44%、含硫0.54%的铁精矿;硫35.58%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7.
铜冶炼渣中的铁主要以铁橄榄石、硅酸铁的形式存在,铁品位含量高,嵌布粒度极细,综合利用难度大.采用磁选粗选、再磨、磁选精选、反浮选等工艺进行了从铜渣选铜尾矿中回收铁精矿和选煤重介质选矿试验,可获得产率为10.24%、铁品位为51.56%的合格铁精矿和产率为17.66%、铁品位为53.38%、密度为4.35 g/cm3选煤重介质.该工艺是铜冶炼渣中铁综合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某夕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有价矿物为白钨矿的矿石,同时含有大量被Fe2+完全类质同象的透辉石和钙铝榴石等脉石矿物.矿石原矿含钨0.19%、铜0.15%、硫1.35%,根据该矿石的性质特点,进行了大量药剂制度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采用"浮—磁—浮"原则工艺流程选别,脱除产率2.78%的硫化物,其中富集...  相似文献   

9.
对某铜钼硫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采用钼铜混合浮选再分离工艺流程,在原矿含 Mo 0.17%、Cu 0.137%、S 5.36%、Pb 0.067%的条件下,获得了含钼49.26%、钼回收率82.66%的钼精矿及含铜15.45%、铜回收率53.52%的铜精矿。实现了钼铜硫矿物与脉石及钼铜硫矿物之间的有效分离,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某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采用铜铅优先浮选,水玻璃+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组合抑制剂进行铜铅分离,铜铅混合浮选尾矿用硫酸铜活化后浮选锌矿物的试验方案,成功实现了铜铅的有效分离。获得了较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1.
江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特点是含硫高,并含有铅、锌、银、铁、锰等多种有用金属矿物可以回收利用.试验针对该多金属矿物中伴生复杂的情况,对比了铜铅锌优先浮选和铜铅锌优先浮选-锌粗精矿再磨-锌中矿磁选的工艺流程,后者获得了较好指标:铅精矿含Pb 49.57%,Pb回收率87.53%;锌精矿含Zn 45.82%,Zn回收率75.12%;硫精矿含S 44.69%,S回收率71.35%.针对铁锰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且与脉石伴生严重呈细粒嵌布的情况,采用了磁选-焙烧-磁选的试验方案回收浮选尾矿中的铁锰.   相似文献   

12.
胡学云  迟呈海  杨广君 《黄金》2011,32(7):52-56
对内蒙古某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石,试验采用优先选铜后选锌浮选工艺流程,用氰化物抑制砷黄铁矿,闭路试验获得指标:铜、锌回收率分别达到80.40%和72.48%,铜精矿品位为19.84%、锌精矿品位为49.94%,42.64%的银富集在铜精矿中.  相似文献   

13.
青海某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石中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伴生有闪锌矿、磁黄铁矿等矿物,且易泥化的蛇纹石、橄榄石、绿泥石等脉石矿物含量高。针对该矿石特征,进行了综合回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硫混合浮选-中矿再磨-铜硫分离-弱磁选铁工艺流程,以及采用新型捕收剂和抑制剂相结合,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获得了铜回收率75. 28%、全铁回收率73. 12%的较好指标,且伴生元素锌得到了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4.
沈永宇 《黄金》2020,41(7):62-67
某复杂高砷多金属难选硫化矿石中金属矿物分布不均匀,嵌布粒度较细,结构复杂,分选难度较大。针对该矿石性质,在可选性探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优先选铅、再选锌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条件下,优先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较好试验指标,铅精矿铅、锌、银、铜品位分别为45.23%、4.65%、4 012.00 g/t、7.62%,回收率分别为71.16%、3.71%、61.89%、62.80%;锌精矿锌、铅品位分别为48.32%、0.96%,回收率分别为80.01%、3.14%,金属矿物得到了有效分离与充分回收。  相似文献   

15.
苏强  王鹏程  谢建宏 《黄金》2012,33(5):44-46
对安徽某矿多金属硫化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优先浮选铜工艺流程,获得铜精矿品位20.39%,铜回收率83.41%;硫精矿焙烧制酸,硫酸烧渣经氰化炭浸工艺回收金,氰化渣作铁精矿出售。浮选、氰化炭浸金总回收率达89.66%。  相似文献   

16.
张水旺  冯勇  黎清林 《黄金》2010,31(10):49-51
通过对难浸金矿石的氰化、浮选试验研究,确定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及条件,使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率达到87%以上;对氰化尾矿浮选,使金的氰化、浮选总回收率可达91.93%。  相似文献   

17.
对西藏昌都县某银铅锌铜多金属矿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采用"银、硫化铅部分混合浮选—硫化锌、氧化铅依次浮选"工艺流程。在较佳的条件下,浮选闭路试验得到银品位4 254.44 g/t、含铅16.61%、回收率63.03%的银精矿,且还得到锌品位43.56%、回收率56.84%的锌精矿,铅品位39.87%、含银1 684.10 g/t、铅回收率22.82%、银回收率8.69%的氧化铅富集产品。  相似文献   

18.
郎淳慧 《黄金》2009,30(4):38-40
某银矿矿石含银200g/t、铜0.18%、铅0.45%。通过对该银矿石进行铜、铅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最终采用混合浮选铜、铅,混合精矿采用组合抑制剂抑铅选铜分离流程,取得铜精矿、铅精矿产品,在回收银的同时,综合回收了铜、铅。  相似文献   

19.
李建政  邵淑云  刘海革 《黄金》2011,32(6):44-47
根据矿石的性质,采用硫化、高级黄药捕收法,在试验确定的浮选流程及工艺条件下,高效回收了金、银、铜.铜精矿中的铜、银、金品位分别为13.60%、683.42g/t、2.56g/t;回收率分别为92.42%、90.84%、89.06%.  相似文献   

20.
郭宏  邢洪波  任洪胜 《黄金》2009,30(9):46-50
对黑龙江省某矿钼钨铁矿石进行了磁选铁-全硫浮钼-浮选钨、全硫浮钼-磁选铁-浮选钨两种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后者指标明显高于前者。经过详细的条件试验后,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钼精矿、铁精矿、混合钨精矿3种产品。其品位分别为51.69%、68.22%、56.82%,回收率分别为90.19%、97.97%、73.21%。浮选钨精矿经过酸浸除磷、碳酸盐后,获得混合钨精矿品位为70.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