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以及pH值、曝气时间、进水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6.5~7.5,曝气时间为6h,进水浓度为949mg/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81.8%,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造纸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应用新研制开发的加压生物氧化设备处理香兰素废水,曝气槽在200 kPa压力条件下,进水COD浓度为1 500~2 000mg/L,曝气6~8 h,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便于就地回用等特点.在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增加曝气装置,推动了系统对COD的去除作用以及氨氮的硝化作用.研究表明,在进水COD为324mg/L、NH4+-N为34mg/L的条件下,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5,3.8mg/L,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4.
三相流化床中微波诱导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目前微波诱导氧化工艺不能连续运行的问题,研究开发了采用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微波诱导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的设备和工艺,实现了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工艺的连续运行.以活性炭为催化剂,考查了各种实验条件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以25g粒径<0.9mm的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进水流量为2 5L/h,进水pH在酸性或中性,苯酚质量浓度在100mg/L左右,曝气量为3 74L/h,微波功率为150W.  相似文献   

5.
纯氧曝气在污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泛,在中国多适用于处理较高浓度和水质复杂的难降解工业废水。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文中着重介绍了纯氧曝气用于医院特殊水质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纯氧曝气有效去除污染物质机理的同时,提出最佳溶解氧为3 mg/L供工程参考,并得出纯氧曝气对于医院废水的CODcr去除较氨氮与总氮效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桐乡某皮草公司不同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水质特征和回用要求,提出了对废水进行分质收集、分质处理的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针对需要深度处理的这部分废水,重点研究了臭氧-混凝组合工艺对皮草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需要深度处理的废水主要为深色废水,占废水总量的20%~30%.结果表明:臭氧-混凝组合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9,PAC为30mg/L,PAM为2mg/L,臭氧曝气时间为10min,臭氧投加量为220g/t,在此条件下,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8%,COD去除率为48%,实践证明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重庆某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120m3/d,采用水解酸化-射流曝气工艺进行处理,在进水BOD5为67.0 mg/L、CODcr为152.9 mg/L、SS为221.5 mg/L、NH3-N为21.7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BOD5<20 mg/L、CODer<100mg/L、SS<70 mg/L、NH3-N<1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细纤维浮床技术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曝气量、进水浓度负荷等主要工艺条件对典型岩溶地区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在最佳运行条件下投加EM 菌剂对浮床系统出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HRT 为1. 5 d、 曝气量为4 L/ min、 低浓度进水负荷条件下, 超细纤维浮床系统运行效果最佳; 采用EM 菌剂强化后, 浮床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NH3-N)和总氮(TN)的去除效果均明显提高, 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 4%、 96. 8%和71. 9%。在最佳运行条件下, 超细纤维浮床系统处理实际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良好, 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对于岩溶地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悬浮物(SS)和铁浓度的进水要求,采用混凝技术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进行预处理。通过曝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的最佳曝气量、曝气时间和混凝工艺条件;基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快搅(250 r/min)90 s、慢搅(90 r/min)120 s、助凝剂投加时间30 s、静置15 min、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2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1 mg/L、pH值为7.0,此时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液中的浊度和总铁去除率分别为97.63%和98.21%。由此可见,混凝技术处理后的出水不仅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还可以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生活污水污染源治理现状,利用强化混凝SBR法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通过相关实验,确定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工况条件和最优运行参数:最佳曝气时间为30.0min,生活污水的进水浓度在一定范围内(400.0mg/L附近)波动时,对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最佳静置沉淀时间为30.0min,最佳滗水时间为5.0s,最佳DO值范围为8.5-9.1mg/L,最佳温度为28.0℃,最佳pH值为6.5-7.5。实验结果表明,强化混凝-SBR法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工艺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一项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