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预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和水厂常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中试结果表明,原水浊度为50~200NTU、氨氮浓度为1~10mg/L、水温为18~30℃时,生化池对氨氮的去除率为60%~80%,CODMn去除率为0.5%~25%,UV254的去除率为1%~15%;正常运行时,较高浊度(200~800NTU)的冲击不会明显影响生化池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生化池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为20%~50%,在原水氨氮浓度较高时亚硝酸盐氮积累增多;增加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显著提高了后续混凝沉淀池和砂滤池的除污染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中的硝化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生物膜反应——扩散模型理论建立了徽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过程中的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在温度适宜和碱度充分的条件下,当SNH^ 4>0.27So2时溶解氧为硝化反应的限制条件;当SNH^ 4<0.27So2时氨氮为硝化反应的限制条件,从而建立了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硝化动力学方程,并结合黄浦江原水预处理的中试进行了模型验证。通过比较发现:在进水氨氮浓度较低的条件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有较大的出入;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源水质受到微污染,故在水厂的常规处理流程上增加了用于预处理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从气水比、冲洗及排泥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广州市白鹤洞水厂闲置的一组回转式隔板絮凝池,通过加装填料和曝气设备构建了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采用其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NH3-N、CODM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良好,末段出水的NH3-N、CODMn和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41mg/L、3.41mg/L、16.5 NTU,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03%、47.85%和61.09%。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较为高效,是处理高氨氮微污染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弹性立体填料可变孔曝气软管曝气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苏南农村微污染水塘水进行了中试研究,探索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试验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7 h,气水比(0.8~1.2)∶1的运行条件下,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NH3-N和CODMn去除效果,即使在进水含有高浓度藻类的情况下,该工艺还是保持了很高的藻类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7.
总结了嘉兴地区各县市水厂采用生物预处理、深度处理等净水技术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工程实践经验,认为应重视冬季低温、填料积泥以及臭氧发生器的气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悬浮填料床组合工艺预处理滆湖微污染原水。在光催化反应阶段,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况如下:填料填充率为40%、紫外灯功率为20W、光照时间为3h、pH值为5,在此最佳条件下,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11.38%和19.56%;再经后续的悬浮填料床处理后,对CODMn和NH4+-N的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35.67%和82.58%,表明该组合工艺作为滆湖微污染原水的预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微污染东平河原水的生物预处理特性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齿轮型生物载体为悬浮填料,在连续或间歇曝气条件下,改变气水比,对氨氮含量为1.5~2.5 mg/L、浊度为15~20 NTU的东平河微污染原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研究其挂膜与处理特性以及停曝比、气水比等对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需7 d填料表面即附着一层黄褐色的生物膜,其以菌胶团为主,生物量达70 nmol/g。连续曝气,且气水比为(0.5∶1)和(1∶1)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和66%;而在间歇曝气条件下,停曝比为(3∶5)~(3∶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增加显著,达80%~90%。氨氮浓度2 mg/L时,出水亚硝酸盐氮含量达0.15~0.25 mg/L,但仍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BIOSMEDI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锡市充山水厂采用BIOSMEDI生物滤池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采取自然挂膜的启动方式,在平均水温为22.7℃的条件下,大约运行12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至此认为生物滤池挂膜成功.在BIOSMEDI生物滤池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其对COD_(Mn)、氨氮、亚硝酸盐氮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1.7%、42.7%和20.7%,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装填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颗粒(以下简称包埋菌)的好氧流化床对广州某自来水厂的微污染地表水进行处理,其中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为10%,流化床采用气升管曝气内循环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包埋菌颗粒可以高效、快速地去除原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水温为25-27℃、DO为3-4mg/L的条件下,当进水NH4 -N平均为0.90 mg/L、HRT为10min时,出水氨氮平均为0.32 mg/L,亚硝酸盐氮<0.05 mg/L.包埋菌颗粒的密度为1.02-1.04g/cm3,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流态化特性,非常适于在自来水厂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悬浮载体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中氨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叠片展开式悬浮生物载体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了对微污染源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载体的挂膜情况和生物膜特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微污染源水中的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水温〉14.5℃、进水氨氮〈4mg/L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70%~85%之间。考虑工程投资因素,推荐在实际生产中选用气水比为(1~1.3):1,HRT为1.0—1.5h。该新型填料采用自然挂膜方式约17d即可成功挂膜,且生物相丰富。  相似文献   

13.
悬浮填料流化池预处理去除珠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悬浮填料流化池去除珠江源水中的氨氮,分析了在自然挂膜条件下,原水氨氮浓度、水温、气水比、停留时间、有机物浓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1:1、停留时间为2h、填充率为50%的条件下,流化池对氨氮的去除率达80%~91%;氨氮填料表面负荷随温度的升高以指数的方式增加;在水温相同时,随着原水CODMn浓度的升高,对NH 4-N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许多水厂已经或正在准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BCO)技术来提高水质,由于对生化处理缺乏深入了解及受传统预加氯处理的限制,现在已经运行的生化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在对预加氯与否所测得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流程生物氧化(EPBO)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浙江石臼漾水厂优化净水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石臼漾水厂的原水以氨氮、CODMn等有机微污染为主,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该厂先后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强化常规混凝、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等技术改造,取得了稳定的运行效果,总的制水成本约增加0.29元/m^3。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微污染原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采用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活性较差,无法充分发挥生物降解作用,氨氮去除率较低,同时有机物去除率也较低;当进水氨氮浓度在0. 6 mg/L左右时,可以形成稳定的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较高,且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为稳定。进水中主要以分子质量<5 ku的有机物为主,组合工艺对这部分有机物的去除率也最高。组合工艺对疏水性物质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粉末活性炭的吸附降解和膜面滤饼层的截留作用。NaClO强化反冲洗可以很好地降低跨膜压差的增长速度,当NaClO浓度为400 mg/L、反冲洗时间为10min时可达到最佳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叠片展开式悬浮生物载体用于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型专利产品--"叠片展开式悬浮生物载体"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源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水温条件下,系统对氨氮、有机污染物、浊度、铁、锰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叠片展开式悬浮生物载体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源水,无论是挂膜、流化还是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水温>14.5℃、进水氨氮<4 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可稳定在70%~85%;此外,系统对CODMMn、浊度、铁、锰的去除率分别为(13.2%~33.6%)、(20.6%~43.3%)、(20%~50%)、(16.7%~6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