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洋  王畅  郭子峰  王林  陈瑾  焦会立 《轧钢》2015,32(2):22-26
针对热轧酸洗板表面的斑状色差缺陷, 从微观特征与生产关联性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状色差缺陷的产生与基体和氧化铁皮的界面状态密切相关, 酸洗后表面粗糙度的差异是导致色差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关联性因素跟踪及分析发现: 色差缺陷的产生主要与热轧精轧工作辊辊面的状态密切相关, 轧辊氧化膜剥落导致的铁皮压入缺陷是导致带钢酸洗后出现斑状色差缺陷的主要原因。为此, 制定了合理的热轧工艺及轧辊使用和精轧用水、轧制润滑的优化等控制措施, 成功消除了热轧酸洗板表面的斑状色差缺陷。  相似文献   

2.
针对2.0~6.0 mm SPHC热轧酸洗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横折印缺陷,文章主要从板形、化学成分、卷取温度、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实验,详细分析了横折印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了控制与预防的措施,为消除SPHC热轧酸洗板横折印缺陷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其他企业解决类似的缺陷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张志超  孙彤彤  何晓明 《轧钢》2013,30(5):18-20
针对热轧酸洗板表面质量要求高、薄规格酸洗板生产时单位轧制力大、易出氧化铁皮缺陷、并易发生甩尾现象、生产难度大的特点,从热轧生产工艺入手,对薄规格酸洗板的钢种特点进行分类控制,同时对薄规格的热轧关键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关键控制工艺点,包括温度控制、轧辊使用、轧制计划编排,以及尾部轧制稳定性控制中的自动调平、轧辊受损预防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潘竟忠 《轧钢》2021,38(3):109-113
针对低碳结构钢热轧酸洗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问题,从加热工艺、精轧轧制润滑以及工作辊冷却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板坯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钢卷下线入库不同的存放方式对钢卷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板坯加热时间、出炉温度的控制,精轧轧制润滑给油量的优化,以及更换精轧工作辊水嘴型号从而增大工作辊冷却水量以保证轧辊表面质量,钢卷入库后采用风机快冷等措施,可以减少热轧酸洗板表面氧化铁皮,有效提高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远旭 《轧钢》2012,(3):59-61
分析了冷轧卷综合成材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料卷重、酸洗切头尾和切边损失,以及冷轧工序卷芯和卷尾损失,通过采取提高热轧原料宽度精度以减少切边量、将酸洗切头尾量由原来的12m减少至8m、提高热轧原料卷重、实施拼卷轧制等改进措施后,使冷轧卷成材率由89.5%提高到91.0%以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热轧酸洗带钢已经广泛用于汽车、空调等行业。在汽车应用方面,热轧酸洗带钢主要用于制造横梁、支架等结构件。介绍了首钢汽车结构用热轧酸洗带钢SAPH440炼钢、热轧等生产工艺,检验并分析了其基体组织、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等。结果说明,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少量的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度为11级,仅发现夹杂物1.0级D类和0.5级DS类,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针对热轧酸洗板在酸洗过程中易于发生划伤、停车斑和辊印等缺陷,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俊洪 《轧钢》2007,24(4):16-18
针对热轧酸洗板平整工艺的特点,以带材前张应力横向分布均匀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均匀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热轧酸洗板平整机辊型优化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热轧酸洗板平整机辊型优化,提高了热轧酸洗板的平整质量,延长了轧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研究了热轧酸洗板表面的氧化物缺陷。结果表明,缺陷区为酸洗后暴露出的基体铁和沿轧向分布的在高温下形成的破碎氧化铁皮。由于氧化铁皮被压入钢板中,在后续除鳞和酸洗中均难以去除,最终成为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9.
辜蕾钢  王业科  徐文章 《轧钢》2012,29(3):30-34,45
介绍了热轧酸洗板的产品特点、消费特点,以及推拉式酸洗机组与连续式酸洗机组的主要设备特点和优缺点比较,指出我国已完全有能力自主设计制造这两种酸洗机组,钢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热轧原料、产品定位、资金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热轧酸洗板的生产机组。  相似文献   

10.
热轧酸洗板是以优质热轧薄板为原料,经酸洗机组去除氧化层,切边,精整后,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介于热轧板和冷轧板之间的中间产品,是部分热轧板和冷轧板理想的替代产品.江苏某家电企业采购SPHE酸洗板用于生产冰箱压缩机壳体,在生产时出现批量的制耳缺陷,表现为钢板各个方向变形能力不同,冲压出来的工件边缘不齐、壁厚不均[1].经现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生产中J4酸洗板出现表面纵裂纹、起皮、夹杂缺陷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冶炼、浇注、轧制、酸退等工艺,找出了影响酸洗板板面纵裂、起皮、夹杂等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连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等原始缺陷未清理干净,经后续轧制遗留到热轧板上,最终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折叠起皮、裂纹等缺陷。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酸洗工艺研究了热轧SPHC钢的酸洗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酸洗后试样表面明暗程度与粗糙度有关;在酸液温度65 ℃、酸液浓度170 g/L条件下,酸洗速度的提高改善了酸洗效果,最佳酸洗速度为120 m/min;在酸液温度65 ℃、酸洗速度120 m/min条件下,提高酸洗浓度至220 g/L,基体界面平直度恶化,造成“过酸洗”;在酸液浓度170 g/L、酸洗速度120 m/min时,提高酸液温度至80 ℃,出现“过酸洗”现象;平整、开卷过程造成的氧化铁皮微裂纹对酸洗过程产生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酸洗-连轧机组生产过程中圆盘剪堵边故障时有发生,是影响酸洗工艺段生产节奏的重要因素。其中,热轧来料的窄尺、镰刀弯等质量缺陷是圆盘剪堵边的重要原因。为此,在对热轧来料的全长特征数据可追溯获取与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酸洗工艺段纠偏运行状态的监控,建立了基于热轧数据的圆盘剪堵边预控系统,实现了贯通“热轧-冷轧”工序的一体化决策控制新模式。该系统的在线应用表明,通过为生产过程提供决策支撑,能够有效降低圆盘剪堵边故障的发生概率,减少了非计划性停机次数,对设备稳定运行保障与成本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昆钢热轧板孔洞缺陷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轧板孔洞缺陷的机理及昆钢St12热轧板大气泡孔洞缺陷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冷轧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主要取决于热轧原料的酸洗质量。针对常规热轧(HR)工艺、CSP工艺及ESP工艺生产的热轧SPHC带钢,对其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及其酸洗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在上述基础上,指出缩短孕育期,使带钢快速进入氧化铁皮大面积剥离阶段是提高酸洗效率的关键,提出了热轧SPHC带钢预升温酸洗工艺,并进行了带钢升温、未升温酸洗试验以验证酸洗效果。结果表明:HR带钢、CSP带钢、ESP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均由外层的Fe3O4和内层为的FeO组成,前两者氧化铁皮厚度约为6~8 μm,ESP带钢表面氧化铁皮两层之间有较为明显的间隙,总平均厚度约为18 μm。3种热轧带钢的酸洗曲线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酸洗效率随着酸液温度及紊流度的提高而提高,且在低温和低雷诺系数下增幅明显。HR带钢与ESP带钢的酸洗曲线接近,相对于前两者,CSP带钢的酸洗效率更高、更易酸洗。热轧SPHC带钢氧化铁皮去除符合S型曲线,经历孕育期,加速期和平稳期的时长的占比分别为40%、40%及20%。板带预升温酸洗工艺实施简单,可使表层难酸洗氧化铁皮快速剥离,缩短酸洗时间约50%,显著提高了酸洗效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酸轧产品表面质量对镀锌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探讨了酸洗质量、乳化液残留、带钢表面粗糙度、冷硬卷表面带状缺陷对镀锌产品表面质量缺陷,如带状锌花偏小或无锌花、片状锌花偏小、线状锌花偏小的影响,并确定了酸洗及轧制过程的关键工艺控制措施,使镀锌产品一级品率提升了1.5% 。  相似文献   

17.
�����ְ������Ƥȱ�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手段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热轧钢板表面翘皮缺陷,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翘皮缺陷皮下成分主要有氧化铁,二次氧化颗粒,夹渣等3种组成情况。根据翘皮缺陷皮处的能谱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引起热轧板表面翘皮缺陷的原因主要有表面氧化铁皮的轧入、铸坯中的气泡、铸坯表面或边部开裂、侧压定宽机参数的调整不当、结晶器保护渣的混入等,详细讨论了热轧钢板表面翘皮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春青 《轧钢》2019,36(5):38
针对基于Nb Ti微合金化超高强钢热轧原板添加Nb、Ti、Si、Mn、Cr等合金元素,酸洗时与盐酸反应产生难溶物,容易堵塞循环系统,影响酸洗效率的问题,通过对流传热阻垢试验研究了石墨管与钽管的传热与结垢性能。根据试验结果以及热交换器工艺参数,设计了钽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替换了原有的石墨换热器。结果表明,钽合金换热器流动特性和传热性能有所提高,阻垢性能优越,能延长结垢周期,提高酸洗机组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