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酶活性变化在萝卜抗TuMV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萝卜品种接种抗感芜菁花叶病毒 (TuMV )后 ,测定不同时期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裂解酶 (PAL)的活性 .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POD活性的略低于感病品种 ,接种后POD活性升高 ;抗病品种PPO活性比感病品种高 ,接种后抗病品种PPO活性迅速升高 ,与抗性呈正相关 ,可以作为抗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抗病品种PAL活性比感病品种高 ,接种后变化无规律 .  相似文献   

2.
烟草对赤星病菌的抗性与其防御酶系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室内对抗病性不同的烟草品种CV 87和NC 89接种赤星病菌 ,分析测定接种后不同时间、不同叶位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等同工酶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CV 87随接种叶位升高POD与CAT活性增加 ,感病品种NC 89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无论接种与否NC 89的POD活性都高于CV 87;抗病品种CV 87的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 ;接种赤星病菌后,抗病品种CV 87的PAL活性升高 ,感病品种NC 89的PAL活性降低 ,PAL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呈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两个抗病品种、一个感病品种为材料,利用抗体和定位染色对 TMV侵染后烟草中的信号分子水杨酸和过氧化氢的时空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接种 TMV能够诱导水杨酸(SA)含量的上升,到接种后 12h达到最大,且接种叶比同侧上部叶上升幅度要大,品种间存在差异;抗病品种接种 TMV能够诱导过氧化氢的产生,随着时间延长过氧化氢从局部向外扩散,而感病品种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不能激发过氧化氢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以世界公认的菌核病抗性品种Maple Arrow以及感病品种合丰25为材料,在大豆V1期进行活体接种,比较不同抗感材料在接种核盘菌后的72h内6个时间点的菌丝扩展速度和4种生化酶活性,旨在明确MapleArrow抗菌核病的生化机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侵染后0~72h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明显,接种前期病原菌在Maple Arrow叶片上的扩展速度明显低于合丰25.接种后期,Maple Arrow叶片病健交界明显,菌丝体周围寄主组织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合丰25叶片布满菌丝体,叶片结构崩溃.动态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接种后24h Maple Arrow的PPO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48h Maple Arrow的POD和PAL的活性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合丰25.由此得出结论,抗病品种Maple Arrow的保护酶系统对核盘菌侵染的响应比感病品种合丰25更为活跃,四种保护酶中的PPO、POD和PAL是两种抗性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中PPO主要作用于感染前期,POD和PAL主要作用于后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核盘菌,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40个不同向日葵品种进行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Minimal medium培养基上生长的核盘菌和PDA培养基相比,菌丝的生长速度大大降低。菌株经PDA培养基培养接种向日葵叶片后,不同向日葵品种之间抗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用Minimal medium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接种供试的向日葵不同品种叶片后,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依据接种后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将供试向日葵品种划分为三组,即:抗病品种如食葵765、油葵KS7等,共3份;耐病品种如3146、新葵杂5号等,共9份;感病品种如LD1093、新葵杂6号等,共28份。  相似文献   

7.
从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过滤培养液中提取的天然 AT 毒素,用来处理对该病菌具有不同抗性的烟草栽培品种的液体培养细胞,在浓度为3%(V/V)的 AT 毒素处理下,不管其品种对这一病原菌的抗性如何,所有烟草品种的细胞生长都受到抑制。然而,用细胞染色法判断抗病品种的细胞死亡率要比感病品种低得多。对经过4天培养的叶肉原生质体用 AT毒素处理24小时,也观察到这种差异,细胞分裂及进一步形成细胞团块仅发生在抗病品种的原生质体中,而感病品种的原生质体则不能。因此,用 AT 毒素处理烟草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体也许是一种鉴定烟草品系对赤星病抗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烟草抗感品种前后代谢途径的差异,选取烟草抗病品种G28与感病品种长脖黄壮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1)G28接种J2s悬浮液(G_RKN);2)长脖黄接种J2s悬浮液(C_RKN);3)G28接种清水(G_CK);4)长脖黄接种清水(C_CK)。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LC/MS技术分析接种前后代谢通路的变化。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抗、感病品种G28与长脖黄在抗病相关的代谢通路都有明显变化,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包括了生物碱、脂肪酸、类黄酮、萜类和聚酮等物质。其中抗病品种被显著激活的代谢通路有10条,而感病品种只有5条。所以抗、感品种被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防御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秦冠’、‘富士’苹果果实为材料,对损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后果肉组织抗病相关物质及酶活力变化进行分析测定,揭示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接种B.cinerea后,两种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存在差异,其中‘秦冠’苹果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显著小于‘富士’苹果(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抗病品种果肉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力均高于感病品种,从而促进抗病品种果肉中类黄酮和木质素的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丙二醛的产生,提高了果实的抗病性,但总酚含量‘秦冠’苹果低于‘富士’苹果。研究结果可以为苹果灰霉病抗性鉴定和筛选抗灰霉病苹果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2007-2010年收集的1 00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筛选,得到1份高抗材料SX6907。SX6907在接种锈菌后20d不产生侵染病斑;在接种高浓度锈菌时,产生少数红褐色RB(Red-brown)病斑,但无孢子堆破裂现象,无孢子产生;已知抗病品种(除日向外)在本研究抗性鉴定中主要表现为黄褐色TAN型感病病斑,抗性丧失。组织学观察表明,SX6907在接种部位造成细胞坏死,侵染点无孢子形成,其抗性表现为抗锈菌扩展。SX6907是一个优异的抗锈病资源,可做亲本在抗锈病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Y48是对主栽烤烟品种K326的病毒病抗性进行定向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系,在保持原K326其他性状不变的前提下,对TMV和CMV抗性显著提高。为揭示其在细胞学方面的抗病机制,本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TMV接种0~72 h后的K326和Y48叶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K326接种24 h时,叶绿体类囊体片层减少,线粒体膨大,胞内出现自噬结构,接种72 h时,叶绿体、线粒体被病毒完全破坏,叶肉细胞病理性坏死;而Y48,在接种48 h时才发生叶绿体内部沉积少量颗粒,线粒体嵴消失,胞内出现降解的囊泡,接种72 h叶绿体,线粒体全部降解,细胞质凝集,叶肉细胞程序化死亡。结果表明,相对于K326,Y48可以延迟TMV病毒的侵染,并启动超敏反应,发生HR-PCD,并且Y48接种8 h后出现过氧化物酶体,可能影响细胞内ROS代谢水平,二者或许是Y48对TMV表现抗病的细胞学证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Y48的抗病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6~2008年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烤烟品种K326突变株CQY材料对烟草普通花叶病(TMV)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接种TMV后第7 d K326、CQY和Coker176心叶表现系统斑驳的发病率分别为99.10%、42.54%和1.18%;接种TMV后第14 d和第21d,CQY和Coker176发病率与第7 d相比略有增加,K326发病率为100%,方差分析表明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CQY没有表现系统斑驳的烟株在接种叶片部位表现过敏性坏死斑,症状与Coker176的过敏性坏死斑相似。CQY病情指数从第7 d的10.64快速发展到第14 d的35.11,最后到第21 d的39.6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种TMV后第7 d、第14 d和第21 d K326、CQY和Coker1763个处理间的病情指数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农艺性状测量结果表明,CQY材料与K326在株高、叶片数、茎围、节距等差异不显著,CQY材料较K326叶片变短变宽;产量产值与K326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烤烟新品种贵烟2号是从K326中获得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较强,易烘烤;中抗黑胫病、TMV,赤星病抗性优于对照K326;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优于对照K326,是一个工业利用价值和农业生产效益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川烟1号(QL-3)是以MS中烟100为母本、云烟85为父本配制的F1代杂交种。该品种植株结构合理,田间长势强,易烘烤;中抗青枯病和赤星病,中感根结线虫病、TMV和PVY,感CMV;其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质量性状与对照品种K326相当或略高;烤后原烟多金黄色,上等烟比例高,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有.多,色度中.强,外观品质总体性状优于对照品种K326;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与对照品种K326相比,钾含量略高,烟碱、总氮和氯离子含量略低。感官质量档次略高于对照品种K326。川烟1号是一个产量、质量、抗病较能兼顾的烤烟新品种,2012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贵州特色烤烟农艺性状与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了解贵州特色烤烟生长特性,以K326、毕纳1 号、贵烟1 号、贵烟2 号和K326 有机烟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大田生育期(35 、70 、105 d)烟株农艺性状和光合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田生长期贵烟2 号农艺性状较好,移栽后105 d 干质量为349.46 g/株,其次是毕纳1 号(323.59 g/株);贵烟2 号光合特性最好,可作为品种选育的良好材料,其次是K326 和贵烟1 号;K326 移栽后35 d 和70 d 的SPAD 值(35.72、46.75)均较大,毕纳1 号移栽后75 d 值最大(47.32);无论是农艺性状指标,还是光合特性参数,K326 有机烟均较差,但其易烤性较好.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与品种选育、烘烤特性及烟叶品质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指标指导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6.
烟草花叶病毒强、弱毒株对烟草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强毒株(TMV-W)、诱变获得的两个弱毒株(TMV-017、TMV-152)于普通烟(品种为K326)。间接ELISA法测定了强,弱毒株在接种叶上的增殖速率,同时考察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实验发现强毒株在接种后第2d就可检测到,而弱毒株在第3d被检测到,弱毒株在烟草植株体内的稳定浓度低于强毒株,分别受强,弱毒株侵染的烟草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下降,但强毒株引起的下降幅度最大。受强,弱毒株分别侵染的烟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发生变化,初期都有所升高,之后,弱毒株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而强毒株下降后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7.
云烟99是以云烟85为母本、914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式塔形,叶片长椭圆形,主脉稍粗,平均打顶株高110cm左右,有效叶数18片左右,大田生育期120d左右。综合经济性状表现好于K326。中抗黑胫病和赤星病,对主要病害的综合抗性与K326相当。易烘烤,烤后原烟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主要化学成分比例协调,适宜我国南方烟区种植。2011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制约我国烟草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探寻快速评价烟草品种青枯病抗性的方法,以6个抗感水平差异显著的烟草品种试管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根接种法,评价了室内快速鉴定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以浓度为3×106 cfu/mL的青枯菌体悬液接种21 d后,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云烟85、K326、G80和岩烟97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00.0、90.5、88.8、86.6、56.0和53.8,各品种试管苗的病情指数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呈明显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6,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室内无菌苗接种法能正确反映出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水平,可作为快速、可靠评价烟草品种抗性水平的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打顶后上部叶质体色素的降解规律以及与碳水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上部叶质体色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打顶后30~45 d。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在此阶段的平均降幅分别达47.16%、58.10%。总糖在打顶初期有所降低,随后升高并趋于稳定,而淀粉在打顶后的30 d内一直表现为上升,随后下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育后期与总糖关联程度较大的分别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打顶后0、15 d)和类胡萝卜素(打顶后30、45 d),而淀粉则表现为叶绿素a(打顶后0 d)和总叶绿素(打顶后15 d),后期则是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打顶后30、45 d)。  相似文献   

20.
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是以自育新品系YZ206-MO-10为母本,K326为轮回父本,回交2次,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强,抗早花,易烘烤,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综合抗性优于K326;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优于对照云烟87和K326,化学指标、物理特性和综合质量与对照云烟87和K326相当;湘烟7号是一个兼顾品质、抗病、产量等方面的优良新品种,适宜在华中烟区、华南烟区和东南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