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比玉米、小麦、木薯变性淀粉的浆料性能。以玉米、小麦及木薯原淀粉为原料,分别制备了各自的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及羟丙基淀粉等浆料,并对其浆膜性能及黏附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及羟丙基淀粉浆液黏度较原淀粉有明显降低,黏度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的三种变性淀粉的浆膜断裂强度、浆膜断裂伸长率及对棉纱黏附力好于相应的玉米和小麦变性淀粉;同一种原淀粉制备的变性淀粉中羟丙基淀粉浆膜断裂强度、浆膜断裂伸长率及对棉纱黏附力略优于羧甲基淀粉,而氧化淀粉的浆膜断裂强度、浆膜断裂伸长率及对棉纱黏附力等性能则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变性淀粉。认为:在三种原料的不同变性淀粉中,木薯羟丙基淀粉较适宜纯棉产品上浆。  相似文献   

2.
复合羧甲基—磷酸单酯变性淀粉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遂  崔凌飞 《食品科学》2005,26(8):33-36
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复合羧甲基—磷酸单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该变性淀粉的有关性能及其与取代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羧甲基化、磷酸酯化条件下制备出的复合羧甲基—磷酸单酯变性淀粉,其颗粒的膨胀情况及其有关性能不同。高取代度的复合羧甲基—磷酸单酯变性淀粉的耐酸性、耐热性、冻融稳定性等均优于低取代度的变性淀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良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木薯淀粉进行酸解和羧甲基化反应,制得了酸解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和浆液、浆膜性能的测试,并通过涤棉高支高密织物的上浆对比试验研究其实际浆纱织造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酸解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属于高浓低粘浆料,粘度热稳定性好,浆膜性能均优于一般变性淀粉,对涤棉粘附性好,浆纱耐磨性、毛羽贴伏性好,织机效率、合格品率高,布品平整柔软,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涤棉高支高密织物浆纱材料。  相似文献   

4.
变性度对变性淀粉浆浆液浆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不同变性程度的氧化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醋酯淀粉、羧甲基淀粉、交联淀粉等几种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研究其变性程度对浆液、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一氯乙酸为醚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利用Design—expert6.0.3软件,通过响应面实验制备交联-羧甲基双重变性淀粉并得到其制备优化条件。对羧甲基淀粉、交联淀粉,交联-羧甲基双重变性淀粉的透明度、溶解度和溶胀力、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交联-羧甲基双重变性淀粉兼有羧甲基淀粉和交联淀粉两种单一变性淀粉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6.
季铵醚阳离子化改性对CMS浆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变3-氯-2羟丙基三甲铵对淀粉的投料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度的季铵型羧甲基淀粉,并以性能对比实验研究了这种变性淀粉的阳离子化变性程度对浆液黏度、黏附性及浆膜性能的影响。为了减少PVA的用量,研究了这种变性淀粉与PVA共混物对涤/棉纤维的黏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阳离子取代度的增加,季铵醚改性CMS的黏度明显提高;季铵型变性能够进一步改善羧甲基淀粉对涤/棉纤维的黏附性能,且随着阳离子取代度的增加,对涤/棉纤维的黏附性能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羧甲基淀粉的反应效率和质量均一性,采用微波干法制备玉米羧甲基淀粉,通过响应面设计对微波干法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及电子显微镜研究羧甲基淀粉的分子结构及表观结构。结果表明:微波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与氯乙酸摩尔比3.1、水分含量20.54%、微波时间6.38 min、微波功率335 W。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羧甲基淀粉取代度达0.217 6,反应效率为87.05%。微波辐射使淀粉分子中部分支链淀粉降解成低分子量淀粉链,淀粉颗粒表面脐点处出现凹坑及破裂,这些结构变化提高了淀粉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过氧化物干法制备的变性淀粉纺织浆料黏度不稳定的问题,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六亚甲基四胺与过硫酸铵协同作用,研制了一种干法制备黏度稳定的淀粉浆料。研究了六亚甲基四胺用量与变性淀粉浆液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的关系,对浆膜性能以及对纯棉粗纱粘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六亚甲基四胺可以提高APS/淀粉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且浆膜性能良好,对纯棉粗纱的粘附力增加。  相似文献   

9.
谢岩黎  朱晓路  王芬 《食品科技》2014,(11):109-113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变性淀粉、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以及明胶所成壁材膜的机械性能包括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致密性包括水蒸气透过系数、空隙率和透油系数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累加加权隶属度值的大小依次为:变性淀粉膜0.658,羧甲基纤维素膜0.5847,阿拉伯胶膜0.5047,大豆分离蛋白膜为0.4818,明胶膜0.4008。结果表明:变性淀粉为原料所制备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而明胶所制备的膜的综合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0.
交联—羧甲基淀粉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制备交联-羧甲基(CCMS)复合变性淀粉,并分析了其性质,包括糊透明度、抗酸碱能力、抗老化能力、抗剪切能力以及温度和时间对糊黏度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复合变性的交联一羧甲基淀粉(CcMS)既保存了单一变性淀粉羧甲基淀粉(CMS)和交联淀粉(CS)的优点,又弥补了羧甲基淀粉(CMS)和交联淀粉(CS)各自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GA309型预湿浆纱机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GA309型预湿浆纱机上浆装置的性能特点,并对预湿上浆效果进行测试.通过合理设置预湿上浆工艺参数,顺利完成了对多个纯棉品种的预湿上浆实践,与采用传统上浆工艺浆纱效果的对比表明:在上浆压力和浆料配方相同的条件下,浆纱毛羽可降低20个百分点左右,上浆率可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浆纱成本降低20%以上,织机效率和产品下机一等品率都优于传统上浆.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不同品种的各类纱线在上浆工艺设计、调浆、上浆过程中的管理及操作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调浆过程中及设定浆纱回潮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实例阐述了上浆率实时控制方法及回浆的合理使用方法。实践表明:在调浆中少用助剂、合理选择浆料、规范调浆和用浆操作;根据纱线种类和生产环境合理设置浆纱回潮率;通过浆纱质量和用浆量实时控制上浆率;合理利用回浆,达到了稳定浆纱质量、降低浆纱成本的目的。认为强化浆纱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总结Tencel 9.7 tex紧密纺品种上浆工艺要点。根据品种特点,对浆料配方、浆液浓度、上浆率、压浆力、车速进行工艺试验与优选,重点对上浆温度和烘筒温度进行了调整与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操作方法,使上浆质量提高,织机效率达到较好水平,且用汽成本也大幅降低。指出:推广中低温上浆工艺可以达到节约能源和成本的目的,是纺织企业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探讨细号纯棉稀薄织物室温上浆浆料配方优选及浆纱效果。以PVA1799D、变性淀粉A-620A、聚丙烯酸类合成浆料LMA-95复配作为棉纱用室温上浆浆料,采用在整经机的上蜡槽中上浆的方法对细号纯棉稀薄织物进行上浆。测试了不同浆料配方的浆液黏度和稳定性及浆出纱的强伸性能,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浆料中柔软平滑剂的加入时间、加入温度及用量进行了优选。试验表明:A-620A∶LMA-95为80∶20,浆液浓度35 g/L,柔软平滑剂用量1.5%(相对干重)并与浆料一起加入时制得的浆液可用于细号纯棉围巾产品的室温上浆。认为稀薄棉织物可以于室温下在整经机蜡槽中上浆的方法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细号高密集聚纺织物的上浆经验。对比了集聚纺纱与环锭纺纱的主要质量指标,针对集聚纺纱表面光洁、毛羽少、强力高、结构紧密、不易上浆、在干区断头多、撞筘、好轴率低、织机效率不稳定等问题,浆纱采取"合理控制张力、中浓度、中黏度、中压力、大回潮、小伸长、低上浆"的工艺路线,使细号高密集聚纺织物好轴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织机效率由85%提高到92%以上,上浆率降低20%~30%,浆料成本节约30%左右。认为集聚纺纱上浆关键在于重浸透、求被覆,合理控制浆纱张力,保证浆纱回潮。  相似文献   

16.
浆纱耐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测试浆纱耐磨性能的DHJSD—1型浆纱耐磨仪的工作原理,并与国内应用最广的Y731型抱合力仪进行了性能测试对比,试验证明:DHJSD—1型浆纱耐磨仪类似于织机实现了纱与纱之间及纱与金属的摩擦磨损、纱线的曲折和纱线的周期性伸长,其测试性能较好,更能反映浆纱质量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探讨基于耗浆量变化的上浆率在线检测调控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了现有上浆率检测调控手段的利弊,从方便实际生产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耗浆量变化的上浆率在线检测调控方法,分析并实践验证了该检测调控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数据推导.认为:采用该方法调控上浆率切实可行,且具有较好的上浆率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上浆辊与压浆辊材质对浆纱质量的影响,对不同材质的上浆辊、压浆辊的浆纱与织造效果及不同材质前、后压浆辊配置下的浆纱与织造效果进行了对比,认为对细号高密涤棉、纯棉品种而言,上浆辊采用先微孔后光辊或前、后两个光辊的配置有利于减少毛羽.指出:应根据不同机型、不同加工品种及不同浆纱质量的要求合理配置前、后压浆辊,并应根据辊子状况和上浆质量决定其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9.
总结目前浆料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了当前浆料市场的现状,分析了纺织企业在浆料应用、取代PVA上浆、优化配置浆料配方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棉纺织企业的用浆成本普遍偏高,挖潜增效的潜力很大。认为:在浆料配方设计中,应充分掌握各种浆料的组分、性能和质量,遵循相似相容原理和少元、合理、经济的原则选择相适应的浆料,根据所生产织物的密度、号数、配比等进行合理设计,以期达到科学配方、经济成本的目的,同时兼顾当前不用或少用PVA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分析GA308型浆纱机的机构特点及浆纱效果。通过在GA308型浆纱机上生产T/C 13.1 tex、C14.6 tex等多个品种,对GA308型浆纱机的机构运行情况及生产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浆纱质量及织造效果等指标表明,GA308型浆纱机采用七单元传动,结构简单,实现了电气、温度自动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指出,为了完善七单元浆纱机的性能,还要在经轴退绕装置、经轴架、浆槽循环管路、湿分绞装置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