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试论南水北调工程与水权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水权制度是一种规范的水资源法制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管理机制,其核心是产权的明晰,用水权管理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当地水权的明晰将是确定调水需求量的关键;明确调水水权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前提;水权是解决水源地补偿的必要手段;加强水权管理是用好外调水的关键。可以预见,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将推动南水北调等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对水资源的特点以及现有的水权理论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权界定及分配的框架结构,提出了水权界定及分配的实现途径及其管理模式,总结了水资源供需分析是水权界定及分配的依据,建设安装有效的计量设施是水权分配的基本条件;完善的水利法规是水权分配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培育水权交易机制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即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用水户在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的基础上,可以将使用权转让,但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在水资源的所有权支配下才能进行;在此前提下,水权主要是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水权的有偿转让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水权转让需要一定的体制背景和资源条件;建立和发展水市场,促进水权交易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应吸收借鉴国外有关水权的政策、法规,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促进水权交易,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浅析水权理论对引黄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分析水权理论的基础上,就水权理论对引黄工程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意义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即:水权分配要注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工程水价形成机制;将工程供水推向逐步完善的水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水权理论出发,以浙江省台州市南部为实例,模拟了水资源系统组成、结构,通过初始水权划定、水价测算、水市场交易,分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配置原则、过程、结果,提出解决缺水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对水资源分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以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权制度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水权的初始分配是市场配置水权的基础,流域水权是水权配置的主要形式;合理的水权价格和市场监管是实现水权配置效率和公平的保证。结合有关案例,探讨水权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从而促进我国水权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宁夏和内蒙古水权转换试点实践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手段,建立与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节水工程投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加强水权转换制度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为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资源管理中水权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水权制度与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关系以及影响水权制度选择的经济理性,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构成水权制度选择的经济理性主要有:水资源的公有制理论,国家水资源永久主权论和劳动价值论,在研究水权制度发展历史及中国水权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中国水权制度的基本设想,即“一个体系,两个层次,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水权是产权理论渗透到水资源领域的产物,从产权及产权制度的研究出发,结合水资源的多种特性,认为水权是在水资源稀缺条件下,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包括水资源的所有、经营和使用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外水权管理体系与水权管理特点的介绍,分析国内水权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如水商品化程度低、水权授予机构设置不合理、水权分配缺乏具体的规定、水权交易缺乏可操作的条件等,提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水权管理建议,如明晰水资源产权、统一水资源行政管理权、建立切合实际的水权管理体系、培育和建立水市场等。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干流水权体系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设基于基本用水水权的黄河下游水权体系,是对黄河水资源配置体制创新的初步探讨。从水权、水市场理论出发,提出包括基本用水水权层次和丰余水层次的水权体系架构,分析了河流内外分水、农业水权、水权界定、用水主体等黄河下游干流水权分配的基本问题;并就黄河下游基本用水水权初始分配、丰余水水权配置以及水权体系运作的技术前提、水权转让及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张伟  刘金平 《人民长江》2013,44(3):101-104
借鉴供应链契约和金融期权的相关理论,构建现货市场和期权市场共存的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运营管理系统,在东线水资源运营管理中引入水期权,作为现货水权交易的一个有利补充,以沟通与协调的方式实现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分析了东线水资源运营管理系统的市场环境,为期权水权和现货水权交易的实施奠定外部基础;构建东线水资源运营管理系统结构,分析水权交易和水期权交易的组织结构;针对所构建的水市场分析水权和水期权交易的参与主体。研究旨在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资源系统运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虎 《中国水利》2001,(2):33-34,32
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权实质是水权的两个方面。水资源水权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水利工程供水权是所有者的财产权力。水资源水权的实质就是全面收取水费,水利工程供水水权就是水费变水价。两种水权承担的义务分别是治理弃水(洪水等)、防治退水(废污水等)。要确保防洪安全,水环境洁净,加强水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苏青  施国庆 《人民黄河》2003,25(5):25-26
将水权水市场理论引入水资源调度管理,探讨了基于取水权市场的数字黄河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系统,提出了包括数字黄河取水权交易市场、水资源用户系统、水资源调度系统、调度管理辅助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在内的系统框架,并论述了系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本研究在对流域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自主创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理论与方法,运用水资源模拟分析技术,研究提出了流域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布局及措施;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水资源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同时在流域综合治理层面首次提出流域初始水权制度框架,为规范流域水资源利用秩序、为公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水权交易机制的七项基本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权交易的大气候已经形成,但就水权交易机制的建立而言,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和配套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必须在新《水法》的指导下予以规范和完善,才能适应水权交易的要求。提出了建立我国水权交易机制的七项基本制度保障:(1)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2)建立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3)建立水权分配方案制度;(4)建立水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排污权依法交易制度;(5)修订取水许可办法;(6)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许可办法;(7)构建水市场统一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水权优先权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权的优先原则是水权制度中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水权有序管理的基础.从法律渊源划分,水权优先权原则主要分为河岸权原则和先占优先权原则.河岸权原则实际上起源于原始的上游优先权原则,通常适用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一般不允许将相应的水资源蓄存或提供给非毗邻河流的土地上的用户;先占优先权原则实际上是根据水权取得时间而设立的“时先权先”原则,是伴随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而形成的现代水权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水权优先级别的确立还应满足公众信任原则,即:为了履行政府对公众信赖所承担的义务,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对一些水权的优先权进行行政性的调整,以实现公众利益,例如破例提高新增生活用水以及部分生态环境用水的优先级别等,这一原则近年来深受人们的重视.此外,还有一种惯例水权原则,其实际是对和平侵占他人合法水权的一种变通性认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冯家山水库水资源现状、用水需求及灌区工程运行管理实际,运用水市场理论,综合分析论证了冯家山水库水权转换的必要性,提出了水权转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途径,为冯家山水库水权转换的顺利实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权理论与南水北调工程水权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洪先 《人民黄河》2002,24(3):15-17
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远距离调水工程,由于沿线各省(市)的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必然存在流域、城市之间用水矛盾和利益协调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水权现状进行研究,根据水权基本理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水资源状况和南水北调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水权分配的基本思路、原则和程序。  相似文献   

19.
水权转让的基本理念和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国平 《中国水利》2004,(16):15-17
水资源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适度地允许水资源使用权的流转是政府管理水资源的重要一环.中国在建立水权体系时应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水权变化原则,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水权体系.按市场规则,可交易的水权应是可独立支配的财产权,修建供水工程是水权拥有者实现用水权的必要途径;供水单位本身不拥有水权,而是用水服务者,但以其完善的管网为水权转让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具有足够水工程的缺水流域在特殊时期可看作一个庞大的供水工程,但天然河道内的不可控性,决定了水权转让只能局限于单一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内.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最终是为解决业已造成的流域生态问题,主要是公益性工程,其水价政策和运行管理模式应重新审视.供水企业收益点在于因兴建了供水工程从而给予了水权拥有者用水的便利,也即只限于工程本身的收益,而不涉及水资源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单一的水资源所有权制度决定了构建用水权制度是完善我国水权制度、实现水资源市场配置的重要基础,而且通过转让水权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现实可能。但在实践中,不但现行取水权制度不能涵盖已经客观存在、法律已有所规制的对水的利用,而且东阳-义乌等地之间所谓的用水权转让也不是真正的水权转让,各行政区间的水权转让与我国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制是相悖的。以界定用水权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基点,结合对水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分析,从用水权的法律主体、用水权的限制原理及其行政调控机制的角度对完善我国用水权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