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冷家油田是辽河油田稠油主产区,地质构造复杂,油层埋藏较深,对普通稠油、特超稠油井,采用常规压裂、砂面分层压裂、复合支撑压裂、CO2泡沫液压裂等工艺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成功地实施稠油井、特超稠油井压裂8口,解决了稠油开采注汽难的问题,特别是首次实施CO泡沫降粘压裂试验取得成功,为该区稠油增产措施及采油方法探索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开发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河南稠油油藏埋藏浅,厚度薄,原油粘度高,按照当时国内外稠油油藏蒸汽开发筛选标准,绝大部分油藏不能投入开发.借鉴国内外稠油开发经验,针对本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划分层系、优化射孔井段、合理有效地动态调配注采参数、实施组合注汽技术及强排等措施,使浅薄层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开发技术获得了成功,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开发技术程序.为了进一步提高稠油资源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先后开展了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螺杆泵出砂冷采、热水驱、间歇汽驱等新技术的矿场试验和推广应用,使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资源动用程度由原来的8.3%提高到了75%,为河南油田近10年的稳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河南稠油油藏“浅、薄、稠、散”等基本特点,指出常规蒸汽驱无法成功地开采这样的油藏。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不但可以变蒸汽超覆盖这个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蒸汽驱全系统的热损失,从而提高了蒸汽驱全系统的热效率,在国外,该方法成功地开采了超稠油油藏和浅薄层稠油油藏。综合研究表明采用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开采河南稠油油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深层煤层气井压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对比研究了柿庄北深煤层区块已成功施工的11口活性水压裂井、5口水力波及压裂井及2口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水平井,总结分析了这些井的工艺参数及施工效果。活性水加砂压裂井和水力波及压裂井施工风险低,成功率高;水平井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施工压力高,风险大,需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保障施工安全。该分析结果可为该区块后续煤层气压裂增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达1300多万吨。但目前多数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开采已进入中后期,产量递减加剧,年自然递减率达37.5%,采收率仅为15%-20%。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有效地应用到稠油开采的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了适应稠油井的高能气体压裂方法,包括设计延时装药结构及重复压裂法,与酸化、稠油增产剂、水力压裂等措施结合处理油层的方法。经在几个油田的应用证明,方法简便,行之有效,取得明显效果。尤其是延时装药结构,深受现场欢迎,为稠油井的开发与增产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超稠油区块和深层稠油区块已无法用现有普通蒸汽发生器进行注汽开采,为此,胜利油田研制了一台21MPa 亚临界湿蒸汽发生器。自1998 年2 月开始,用该蒸汽发生器在8 口稠油井(其中6 口为超稠油井)进行注汽试采,最大注汽压力达20.5MPa,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超稠油和深层稠油区块探明地质储量及进行工业化开采提供了有效设备。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河南稠油油藏“浅、薄、稠、散”等基本特点,指出常规蒸汽驱无法成功地开采这样的油藏。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不但可以变蒸汽超覆盖这个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蒸汽驱全系统的热损失,从而提高了蒸汽驱全系统的热效率。在国外,该方法成功地开采了超稠油油藏和浅薄层稠油油藏。综合研究表明采用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开采河南稠油油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对稠油油藏压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方法和技术上,产能预测仍然使用达西流模型。笔者基于稠油的非牛顿特性,考虑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推导出了稠油储层污染前后的垂直井产能预测模型,以及污染井压裂前后的产能模型。分析了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参数对产能模型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非牛顿性越强,影响就越明显。计算表明,无论是稠油油藏还是普通油藏,压裂增产是很明显的,但经验公式增产更明显,这说明了对稠油油藏非牛顿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稠油油藏污染井压裂增产模型为稠油油藏的污染井压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深1井页岩气藏特大型压裂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页岩气储层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裂缝发育等特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产能。方深1井是中国石化一口复查页岩气的重点井,根据适合页岩气储层压裂技术的特点及该井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降阻水大型压裂技术对该井储层进行压裂改造。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优选出了降阻活性水配方和支撑剂。通过小型压裂确定了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并进行了压裂优化设计。方深1井根据压裂设计进行了降阻水大型压裂施工并获得成功,该井施工用液2 121.0 m3,累计加砂160.0 m3,压后返排率达83.2%,取得了较好的试气效果。方深1井的成功压裂表明,降阻活性水压裂液具有无损害、低摩阻、低界面张力、低返排阻力的特点,既能满足压裂施工需求又适合页岩气藏低孔低渗的特点。该井压裂成功对今后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吐哈油田玉1块埋藏深,原油粘度高,原油含蜡、胶质沥青高,储层胶结疏松,水敏性强,油层距水层近,无明显隔层的特点,开展了稠油油藏压裂增产探索性试验,在玉1块进行现场试验取得成功。该井压裂成功改善了玉1块油田开发效果,为玉1块深层低渗稠油得到动用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开发手段。  相似文献   

11.
春光油田超稠油在采油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黏度不断上升,流动性变差,举升难度变大。为解决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举升技术难题,介绍了近几年在春光油田应用的套管掺蒸汽降黏、空心杆电加热、井筒乳化降黏和套管掺稀降黏等工艺的降黏原理,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各种降黏工艺的降黏效果,经过工艺优化,建立了"以套管掺稀降黏为主体,以边远井电加热、载荷异常井乳化降黏为辅助"的井筒降黏工艺技术体系,满足了春光油田超稠油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超稠油油井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套管损坏现象日益严重,有些井虽然采用套管整形及套管补贴技术,但依然无法修复,目前这种情况已成为制约油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而TBS防砂管加固大修工艺技术适用于套管损坏严重的超稠油油井,现场实施表明:该技术是一项投入成本低,修井成功率高,油井增产效果好的套管损坏井修复工艺技术,为保证超稠油油井中后期的正常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侧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开发后期增产、稳产难的工程难题,开展了辽河油田稠油油藏侧钻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稠油侧钻井钻井技术中井位部署、侧钻层位优选技术、套管开窗工艺和侧钻井裸眼钻进工艺进行研究,完成了内管柱双向阻流尾管完井、碰压式尾管完井和筛管完井技术的研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稠油油藏侧钻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具有良好推广价值。该技术是辽河油田稠油油区挖潜增产、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值得在油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河南油田高粘度超稠油油藏储量1088.19×104t,目前采用常规的注蒸汽吞吐试采,试采效果很不理想,达不到热采产能要求。通过注氮气隔热、注降粘剂的措施虽然可以提高试采效果,但仍然突破不了产能关,导致超稠油储量难以动用。通过调研国内超稠油油田稠油开采的先进技术,分析适宜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特征的开采技术,优选了采用高干度、高强度、高速度、辅助氮气、溶剂降粘的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单水平井蒸汽吞吐方式,大井眼(95/8″套管,双油管)开采方式,过热蒸汽技术等,有效提高了超稠油难采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5.
特超稠油油藏完井固井开发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的开发,特超稠油油藏开发已经成为提高采收率和稳产的重要措施。在国内特超稠油开发没有成熟的开 发方式和配套技术的情况下,根据坨826 区块特超稠油的区块特征,在水平井套管射孔完井的基础上,应用了水平井精密滤砂 管防砂完井、筛管顶部注水泥以及配套的砾石充填防砂和注采一体化等新技术,避免了水泥浆对油层的污染,延长了油井寿命, 降低了热采热损失,提高了采收率,为特超稠油的有效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方法: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对裂缝性低渗透油田进行开采。目的:解决交力格油田采油速度低,开采程度较差的问题。结果: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交力格油田3口井上实施后,至今已正常生产6个月,累积增油783t,实际创效益78.3574万元。结论: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油藏的层间矛盾。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为开发裂缝性低参透油田找到了出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冯敏  吴向红  李捷  黄奇志 《特种油气藏》2012,19(2):97-100,140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分别开展水平井适用性研究,并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根据研究结果部署的水平井在P油田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快了稠油和高凝油储量动用,又抑制了边水指进和底水锥进,提高了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富台油田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储层基质渗透率低、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普遍受到污染,采用酸化压裂措施改造油层以增加油井产能。根据地层测试资料和压力曲线特征,结合储层静态资料指导选择酸压井层及酸压规模,进行常规酸预处理。采用胶凝酸和压裂液交替注入的闭合酸化工艺,增产效果显著,对改善该区深井、超深井的潜山储层的裂缝导流能力、提高油层渗透率和解除油层的污染状况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华东分公司小油田30年来一直从事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采油工艺技术应用比较落后,2004在高含蜡井成功地应用了螺杆泵采油工艺新技术。在概括螺杆泵采油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苏205B高含蜡井和北汉庄油田稠油井的应用。应用螺杆泵采油,既降本增效,又提高了原油产量。2005年在完善其配套工艺技术的同时,不仅扩大了生产井的应用范围,也延长了油井修井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