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酸洗、醇洗后酸洗和提取分离蛋白三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前处理,选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考察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大豆肽得率、色泽、气味的影响。确定醇洗后酸洗为较好的前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底物浓度、酶解pH、酶解温度、加酶量对蛋白水解度DH和大豆肽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5%(w/w),酶解pH8·77,酶解温度56·53℃,加酶量5400U/g蛋白。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22·56%,大豆肽酶解得率为77·90%。 相似文献
2.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酸洗、醇洗后酸洗和提取分离蛋白三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前处理,选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考察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大豆肽得率、色泽、气味的影响。确定醇洗后酸洗为较好的前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底物浓度、酶解pH、酶解温度、加酶量对蛋白水解度DH和大豆肽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5%(w/w),酶解pH8·77,酶解温度56·53℃,加酶量5400U/g蛋白。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22·56%,大豆肽酶解得率为77·90%。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为提高大豆蛋白的水解度,生产低分子量大豆寡肽,采用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并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复合酶的组成和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组成为碱性蛋白酶38.4%、风味蛋白酶27.2%、中性蛋白酶34.4%。最佳水解条件为pH 8.79、温度50.46℃、底物浓度10%g/ml,在此条件下酶解6 h,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可达28.7%,寡肽收率高达83.56%,所得大豆寡肽产品中肽含量高达81.3%,数均分子量低至850,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GB/T22492-2008对一级大豆寡肽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通过酶解法酶解龙须菜蛋白制备ACE抑制肽,考察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龙须菜蛋白酶解液对ACE抑制活性,并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选出胰蛋白酶为ACE抑制肽的适宜蛋白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胰蛋白酶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pH为8.0,酶底比为6%,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多肽(2.0 mg/mL)对ACE的抑制率为72.37%。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用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解,制备大豆抗癌活性肽,并对其细胞生长抑制率、水解度和木瓜蛋白酶的最优作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酶解过程中,大豆抗癌活性肽都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但水解度与大豆抗癌活性肽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不呈线性关系。底物质量浓度、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反应pH值都影响大豆抗癌活性肽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木瓜蛋白酶制备大豆抗癌活性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底物大豆抗癌活性肽的浓度6g/100mL、酶用量70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反应pH7.5,在此条件下得大豆抗癌活性肽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8.13%。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豆粕酶解工艺,得到分子质量适中,易于消化吸收的豆粕肽。以豆粕为原料,比较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角蛋白酶在半固态酶解过程中,对豆粕的水解度、豆粕肽得率、豆粕肽的分子质量和苦味值的影响差异。采用酶解效果较好的胰蛋白酶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子较强的3个条件(液固比、豆粕量、温度)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用胰蛋白酶酶解,加酶量40 mg/g,酶解时间36 h,液固比1 mL/g,豆粕量30 g,温度50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豆粕肽的得率较高(18.87%)。 相似文献
16.
17.
以高水解度水解蛋白为目标,对酶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短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进行了考察,同时还对复合酶水解、理化前处理技术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对三种酶的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明确了三种酶复合水解时,得到的水解度均显著高于单酶水解结果,且其中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顺序的复合酶组合得到的水解度最高达(29.95±0.87)%;考察的加热、添加亚硫酸钠、超声等三种理化前处理技术,对玉米醇溶蛋白水解度没有明显的影响。总而言之,应用合适的蛋白酶及酶解方式,玉米醇溶蛋白水解制备短肽,可以达到较高的水解度。 相似文献
18.
用胃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多肽。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为指标,对底物质量浓度、酶底比、酶解pH值和酶解温度等酶解参数进行优化,以获得具有最佳抗疲劳作用的酪蛋白水解物,并用毛细管电泳对各条件下水解产物进行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酶与底物比1:30、pH 2.5,酶解温度43℃的条件下胃蛋白酶水解酪蛋白所得水解产物,以0.048、0.24、2.4g/(kg ·d) 3个剂量灌胃小鼠28d后负重游泳,其耐受时间与同剂量的其他水解产物灌胃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毛细管电泳进行肽谱分析表明,该水解条件下所得水解产物与其他各水解条件的产物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最大峰出现时间与其他各组也不同,同时在17~18min时出现其他各组未出现的峰值。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利用苜蓿叶蛋白资源,以紫花苜蓿叶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取酶解时间、碱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240min、碱性蛋白酶用量4.80%、酶解温度60℃、pH11.60,在此条件下清除率达到64.25%。用制备色谱纯化并收集抗氧化性最强的抗氧化肽组分,表明纯化后的抗氧化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化后抗氧化肽的氨基酸组成,其组成为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组氨酸(His)、酪氨酸(Tyr)、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和赖氨酸(Lys)。 相似文献
20.
沙棘渣制备微晶纤维素的酶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浆加工过程中产生酚酸含量高的果渣,因其苦涩无法被饲料工业大量转化,利用其进行微晶纤维素制备是潜在可行的解决途径。以粗提沙棘渣纤维素为处理对象,使用S10041纤维素酶水解,选取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缓冲液p H值、离心转速、烘干温度及纤维素粉碎度8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并经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随后对制得的微晶纤维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9∶1(m L/g)、酶添加量68 U/m L、酶解时间1.3 h、离心转速3 640 r/min时制得的沙棘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为355±1.02,与棉微晶纤维素聚合度最为接近。方差分析表明4个选定因素对指标均产生独立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不显著(P=0.10)。微观结构显示沙棘微晶纤维表面结构更疏松,红外图谱对比沙棘和棉花两种微晶纤维官能团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