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濮城油田沙二上4-7油藏文35块是典型的低阻油层。文章介绍了低阻油藏的形成机理,应用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方程量化低阻油层的划分界限和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依据室内核磁共振、毛管压力等多项实验分析资料 ,结合冀中地质实际、测井、试油资料 ,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校验方法和复杂地质条件下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解释技术。经过近两年在华北油田的实际应用 ,利用此技术可方便地定量评价由高束缚水饱和度引起的低电阻率油层 ,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储层岩石性质偏细,泥质含量高,亲水,从而导致地层束缚水含量高,是文13北块块低阻油层形成的重要内在因素.油质轻、油气比高、油水流动性强及地层水高矿化度是该块低阻油层形成的重要外在因素.构造平缓、油气藏高度低、油水分异程度差是控制低阻油层平面分布范围的重要地质因索.  相似文献   

4.
以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段泥质砂岩油层的岩电试验与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改进的阿尔奇公式、Waxman-Smiths方程、双水法和I-Sw回归法计算该区含水饱和度值.建立4种含水饱和度模型,对其解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进的阿尔奇公式解释结果偏小,Waxman-Smiths方程解释结果偏大,其它两种解释结果适中.  相似文献   

5.
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泥质砂岩油层的测井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岩电实验、物性分析报告、试油等资料为基础,研究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泥质砂岩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认为富含高岭石的泥质砂岩油层,泥质附加导电性不是电阻率降低的主导因素,更重要的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高地层水矿化度。泥质含量高,但泥质对中-高孔隙度储层物性影响小。中-高孔隙度岩样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I-Sw)关系曲线与低孔隙度岩样相比,差别较大,故将孔隙度作为选取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和测井评价的约束条件,解释精度和评价级别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段泥质砂岩油层的岩电试验与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改进的阿尔奇公式、Waxman-Smiths方程、双水法和I-Sw回归法计算该区含水饱和度值。建立4种含水饱和度模型,对其解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进的阿尔奇公式解释结果偏小,Waxman-Smiths方程解释结果偏大,其它两种解释结果适中。  相似文献   

7.
致密气藏束缚水分布规律及含气饱和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藏储层含气(油)饱和度是储量计算、储层评价及制定合理开发方案的关键参数之一.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孔喉细微、毛管力和束缚水饱和度较高的特点,经气水离心实验优选认为,2.07 MPa是致密砂岩气藏岩样的合适离心力,传统使用的0.69 MPa及适合于低渗油藏的1.38 MPa离心力均不适用于致密气藏.结合毛管压力方程,计算得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有效渗流喉道半径下限为0.07μm.结合低磁场核磁共振弛豫谱技术,发现致密气藏束缚水并不完全分布在微孔隙中,被小喉道所控制的较大孔隙中仍含有约16.39%的束缚水,这与该类储层喉道半径较小、孔喉半径较大有关.与密闭取心岩样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优选离心力2.07 MPa的离心实验结果与气藏原始状态束缚水分布规律及原始含气饱和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致密气藏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初始含气饱和度仅为26.76%.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油层低电阻率成因基础上,利用交会法、重叠法以及贝叶斯判别分析识别阳离子附加导电低电阻率油层,实现了用测井资料进行阳离子交换量和束缚水饱和度的连续计算。运用阳离子交换量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以及用双孔隙、比表面和骨架导电模型计算可动水饱和度的方法判别和合理解释低电阻率油层,为塔里木油区低电阻率油藏产液特性的定量描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阵列感应评价低阻油气藏流体性质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川区块的碎屑岩储层类型为含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电阻率很低,是典型的低阻气藏,使用常规测井资料在该区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通过分析低阻油气藏形成成因,探讨利用阵列感应评价储层是否含可动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外河油田和小洼油田具有典型意义低电阻油层,要从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的岩性特征入手来研究,其成因多种多样,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清低电阻油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布规律甚为重要,对今后该类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阻油气层地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低阻油气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原油性质因素.一般认为地质因素造成的低阻是真正意义上的低阻油气层,而人为因素造成的低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低阻油气层.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形成低阻的主要地质因素,此类低阻油气层所占比例较大,是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岩石孔隙内的含水饱和度分布受测量方法和精度的限制,而CT、核磁图像等方法具有实验费用高、不适合频繁使用等特点,比较了电阻率测井原理及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电阻值与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油藏条件下,岩石电阻值与探针间距离呈线性关系,岩石内的含水饱和度值可以由测量的岩石电阻值计算得到.研究认为:为提高测量精度,实验前必须进行溶液浓度与电阻值关系和CT图像饱和度值与电阻值关系的两项校正.进行了平板模型的驱替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能清晰反映出不同阶段的平面含水变化情况;相对于其他测量方法而言,该方法具有方便易行、安全等优点而适合实验室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姬塬地区延长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阻油层在姬塬地区分布比较广泛,由于电阻率低,给测井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从低阻油层的"四性"出发,分析了低阻油层的基本成因,并运用可动水分析法、交汇法、纵向饱和度对比法、径向饱和度比值法对低阻油层的识别进行了浅析,确立了研究区油水层识别的下限标准,通过生产实践,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2.16%.  相似文献   

15.
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主要有烘干法(或风干法)、离心法、驱替法和毛管自吸法。但在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如果致密砂岩气层存在高含水饱和度现象,利用这些方法建立高含水饱和度状态则十分困难。提出一种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新方法——压力渗吸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在致密岩心中建立所需的高含水饱和度,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临南油田夏70块沙河街组沙三段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机理.认为形成影响该区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的高矿化度,润湿性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泥质附加导电性不是该区油层低阻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低阻油层测井资料解释的含油饱和度往往偏低,造成油水层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用测井毛管资料综合法,该方法是以岩芯样品的实测孔隙度(ψ)分析和压汞实验室毛管压力与油藏条件下毛管压力、毛管压力与含油高度(H)的关系转换,统计得出了相对含油体积与孔隙度、含油高度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估算储层的含油饱和度,与工作站解释相结合,应用于大安北葡萄花油层,与试油对比,吻合率很好。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储层中高含量的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会对饱和度的计算会产生影响,常规油气储层建立的饱和度计算模型在页岩气储层饱和度评价中存在较大误差,亟需寻求新的途径与思路.本文分析总结了页岩气储层性质及其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机理.利用井中地层密度和铀含量与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建立新的非电性测井饱和度评...  相似文献   

19.
低电阻率油层根据其成因影响因素可划分5种类型:岩石骨架导电型、高束缚水饱和度型、高矿化度地层水型、双孔隙度结构与裂缝并存型、咸水泥浆侵入型。导致油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内在因素包括:储层岩石骨架中含有导电物质如含黄铁矿等金属矿物时,是导致低电阻油层形成原因之一;岩石中黏土矿物阳离子交换性与平衡阳离子的附加导电作用可以造成油层电阻率的明显降低,形成低电阻率油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化,孔隙吼道变小,微孔隙增多为束缚水提供了储存空间,形成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导电能力增强,使油层电阻率变低。咸水泥浆侵入是油层电阻率变低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低电阻油层测井方法在江汉油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电阻率油层包括含有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油层、高含水饱和度和低含油饱和度的油层或富含泥质的砂岩低电阻油层等。其形成因素可归纳为受岩性、孔隙结构、流体性质及泥浆侵入影响等。为了识别低电阻油层,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图版法、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密度与声波曲线重叠法或密度、声波与中子曲线重叠法,以及定量解释法等。这些方法用于江汉油区的测井资料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