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安全性,使得移动电子商务比电子商务存在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如网络中信息窃取、信息篡改、认证身份假冒等.为了解决移动电子商务交易和网络数据传输中的潜在威胁,采用移动网络来改进TCP/IP网络体系的安全,同时采用WAP协议框架中的安全传输协议、安全网关和安全层次以及加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和认证算法,解决了交易传输中的明文数据和用户攻击.改进移动电子商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能有效改进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在安全电子支付协议中,付款方和收款方的可追究性及公平性非常重要.通常可以采用电子支付中的双方可追究协议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克服ISI支付协议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公平可追究电子支付协议.经过使用改进的Kailar逻辑分析验证,新的协议满足可追究性和公平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安全路由协议设计是Ad hoc网络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经典密码学中的方法来保证路由安全。结合可信计算中的TPM和典型的安全路由协议ARAN,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路由协议TEARAN,该协议不再采用集中式的公钥证书分发中心PKI,而是采用TPM中的DAA(Directed Anonymous Attestation)方式来进行节点的身份认证,以及软安全中可信阂值来监测部居节点的行为,从而进行公钥可信分发,同时确保了无恶意节点加入网络,另外,也采用公钥签名、会话密钥加密来保证端到端通信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理论证明了提出的TEARAN协议能够实现网络的匿名安全,防范当前常见的攻击方式,达到了很好的安全保证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钥体制的3GPP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分析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最新发布的系统架构演进(SAE) Re1ease 8标准的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指出了协议中存在的几个安全缺陷。针对协议的安全缺陷,结合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一种改进的3GPP SAE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改进协议利用公钥加密机制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和网络域的用户认证向量,采用动态随机数方式生成本地认证中需要的密钥。对改进协议进行安全和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安全缺陷,能以较少的资源开销获取安全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物联网应用中,现有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存在安全缺陷和认证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PRF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通过对读写器产生的随机数进行加密的方法,来解决原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用随机数使标签保持信息的新鲜性。通过和已有的此类安全认证协议进行安全性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不仅具有防跟踪、抗暴力破解、防重放攻击等特点,而且保证了标签没有大幅增加计算量。  相似文献   

6.
在安全数据传输协议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非否认性及公平性非常重要。通常可以通过采用数据传输中的双方非否认协议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克服CMPI协议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公平非否认电子邮件协议。经过使用改进的Kailor逻辑分析验证,新的协议满足非否认性和公平性原则,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电子合同等电子商务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物联网应用中,RFID标签在其生命周期内会涉及到所有权转移的问题,现有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存在安全缺陷或计算量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Rabin加密算法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改进的协议不依赖可信第三方,协议摒弃传统的基于HASH函数加密方法,采用Rabin算法实现对信息的加密。采用挑战响应机制,利用Status标志位来标志标签当前所有权的归属,实现标签所有权的安全转移。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不仅满足标签所有权转移的安全需求,而且克服了原协议中存在的暴力破解攻击安全缺陷问题,同时降低了标签的计算量,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较已有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移动支付安全、顺利进行,必须采用安全的移动支付协议。针对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的移动设备和不可靠的移动环境,选择采用对称加密的轻量级移动支付协议PCMS,使用串空间理论对其建模,进行形式化分析。通过图的方式直观描述协议的执行过程,分析协议安全目标,基于串空间理论的认证测试方法,对该协议的公平性形式化分析。针对PCMS协议不满足公平性,提出增加时间戳来解决,同时增加一个退款子协议完成后续退款操作。结合模型检测工具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满足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中,串空间模型和基于串空间模型的认证测试方法是比较常用的验证方法。针对Needham- Schroeder协议存在中间人攻击的缺陷,提出对协议的改进并采用认证测试方法,验证了改进的协议可以满足协议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多个主体之间的安全会话需要有可靠的多方认证协议来保证。基于安全协议的操作语义模型,分析了三方认证协议BNV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协议存在一致性和同步性缺陷。为此,修改了协议的消息结构并添加了标识协议主体身份的消息项。对改进后协议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不存在原协议的缺陷,协议参与主体满足一致性与同步性要求。最后,基于改进后协议,提出了一个n方认证协议的协议原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已有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采用双线性对运算方法,用户双方的临时和长期私钥结合进行最终会话密钥的计算,解决了原协议中存在的PKG前向安全性问题、单一依赖临时或长期私钥而存在的问题和已知临时会话密钥泄漏攻击的问题。在保证改进协议正确基础上,对协议的安全属性及协议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SVO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验证了改进协议的认证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满足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所有安全性要求,与已有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属性及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2.
无线网络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兴起,使得移动支付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采用安全的轻量级移动支付协议(Lightweight Mobile Payment Protocol,LMPP)来保障移动支付的顺利进行。针对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及环境受限的支付场景,选取以移动运营商(Mobile Network Operator,MNO)为价值链的轻量级的隐私保护移动支付协议为研究对象。采用SVO逻辑形式化分析协议,证明协议不满足公平性。并对LMPP协议其他安全属性进行分析,针对协议不满足公平性的部分做出改进。同时运用SPIN模型检测工具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满足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电子交易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协议通过制定标准和采用各种加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来解决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许多安全问题.首先对SET协议注册阶段和购买阶段过程进行抽象,给出其形式化模型及模型描述.发现由于SET本身的缺陷可能导致的入侵者的攻击,以及该攻击对购买阶段中商家和持卡人造成的安全威胁,对协议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SSL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SSL协议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全移动系统改进的SSL协议,在移动终端和接入网关之间利用SSLVPN通信隧道来实现移动安全接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文献[4]中的秘密共享新个体加入协议的不足之处,改进并构造了一种非交互式的公开可验证的秘密共享新个体加入协议。在改进的协议中,任何人都可公开验证新加入个体秘密份额的正确性,弥补了原协议的安全缺陷。经过分析与验证,改进的协议是正确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外已有的移动交易支付模式,结合我国金融系统的特点及安全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3-D Secure协议的移动支付安全方案,该方案采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对通信报文加密,通过一套支持多信道报文安全传输控制的安全认证体系,来保证在移动支付业务中的客户、商户和资金信息...  相似文献   

17.
Yahalom协议的分析及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halom协议及BAN对Yahalom协议的改进协议都存在着安全缺陷.采用串空间模型,运用"理想"和"诚实"作为工具对Yahalom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该协议遭受攻击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Yahalom协议的一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由于Blanchet安全协议一阶逻辑模型不能够给出易于理解的攻击序列,基于该安全协议一阶逻辑模型,对逻辑推理中的规则及合一化操作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操作置换规则,明确了改进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命题。最后,以化简的Needham-Schroeder协议为例,对秘密性进行形式化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系统能够给出易于理解的攻击序列。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Ad-hoc网络虚假路由攻击的形式化验证和分析方法,主要是在参数化Ad-hoc路由协议串空间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Athena状态表示法来描述问题域,并采用相应的证明搜索过程来完成目标验证。最后设计实现了虚假路由自动验证系统FRpoofor,用它验证和分析了Ariadne安全路由协议运行环境下某些虚假路由的建立过程,以此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罗鹏  祝跃飞 《计算机工程》2007,33(20):145-147
微软开发的Windows下的RDP协议暴露出一定的安全问题。介绍了RDP协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RDP采用的安全机制,指出其在协议设计上存在的一些漏洞,从用户使用和协议改进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防范措施和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