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普通PC机网络可与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相连,共享DCS系统的数据并进行监控。反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连入PC机网络,将系统中的生产数据实时地引入局域网,使分布于整个作业区的所有工作站都能够进行生产监控、管理、事故分析,通过数据共享满足了本单位要求打印纯中文报表的要求,大大补充和扩展了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油田原油生产工艺的管理也进入其自动化的更高阶段。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D)的二种“分散”形式及作下位机用的设备、功能与特点。结合联合站集石油天然气的汇总、分离、脱水、稳定、加热、存储、计量及外输等功能为一体。就其管理强度和管理质量的要求而言采用DCS系统来控制是很合适的。针对联合站内各岗位的物理位置,设立三个岗区作为下位机的布置点(仪表间)。具体说明了各岗区的可编程过程信号处理器及功能。仅举一实例,希望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如何选择不同的通信方案 ,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控子系统 ,包括其构成和实现方法。主要思想是以Ethernet、RS4 85网络和电话网为基础 ,根据不同距离和环境条件选用不同的网络技术 ,根据具体控制条件及技术要求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 ,实现分散系统的集中监控 ,以及该方案在油气集输方面的系统应用。本系统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同和地域分散的多个小系统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6.
在新建联合站中采用优化设计.通过微机和集成技术的应用,实行集中的数据管理与DCS设备物理分散布置的有效结合。为油田滚动开发提供了一种联合站DCS设计的新思路。本文将为新建联合站原油集输系统DCS系统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港油田官一联合站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综合性枢纽站,其DCS(分散型控制系统)采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MICROTDC3000控制系统,由该系统完成联合站的原油处理,原油稳定,轻烃回收,加热等工艺过程的控制与数据采集,官一联的自动化系统由大港汪田设计院独立完成设计,自1997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8.
9.
应用MPI通信网络与智能模块相结合,对3套C7—633P就地监控系统建立中央监控系统,解决其中2套地址冲突的问题,同时不影响C7系统中OP7的就地监控功能。选择合适的通讯速率使MPI网络站点间通讯距离达到1km。应用STEP7软件和组态软件,实现中央监控。 相似文献
10.
DCS电子控制系统将联合站现场的控制站、操作中心、采集站以及管理站等联接起来,DCS体系在结构上分为经营管理级、生产管理级、过程管理级、直接控制级以及工业过程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从控制中心管理到现场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控,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塔河油田联合站DCS电子控制系统主要由轻烃回收、联合站和联合站扩建三个部门组成。在DCS电子控制系统中ACM为控制核心,主要通过ACM发出命令,再由I/O输出数字命令信号,实现对油田联合站现场生产运行控制。该系统可以实现基层生产管理无人值守,生产运行参数实时检测,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1.
马保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1,(5)
介绍绥中36-1陆上终端工程中央控制系统中DCS与不同PLC之间的数据通讯配置情况、通讯类型的选择,对采用串口仿真程序调试DCS与PLC之间的数据通讯进行了描述,并从项目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对DCS与PLC之间通讯的设计选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多套DCS的工艺参数采集与访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型化工装置引入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后,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却忽略了如何集中监视和管理多套装置的工艺参数。介绍如何用横河电机公司的Exaquantum PIMS 2.0版(以下简称PIMS)数据库采集和管理软件对多套装最的工艺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且提供本地、远程历史数据访问和画面浏览功能。 相似文献
13.
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东河塘油田地面工程自动化系统具有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东河塘油田的设计、开发建设与生产共推广应用 17项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东河塘油田在应用自动化系统后 ,生产管理人员降为 2 0人 ,年生产能力为 6 0× 10 4 t ,人均达到 3× 10 4 t a ,比国内平均水平 (人均 395t a)劳动生产率约提高 75倍 ,比国外平均水平 (人均52 33 0 0t a)提高生产率约 5倍多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参数机械密封试验台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热流体动压机械密封的试验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 ,包括供油系统、数据采集及检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施 ,并开发了测控系统软件 ,设计了试验样品和部分试验元件。该新型试验系统界面友好 ,功能完善 ,可绘制性能曲线 ,其所测数据可以揭示密封压力、主轴转速、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弹簧比压、配对材料以及液体介质的粘温变化等因素对热流体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 ,从而为高参数热流体密封的性能规律的研究以及结构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石油勘探测器中起重要的作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中心的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是现代石油勘探仪器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新型地震仪,测井仪等大型石油勘探仪器系统都采和了主种结构。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将高性能的UNIX工作站与现场采集站通过标准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仪器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扩展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要用分布式结构的石油勘探仪器的设计将越来越重要,与之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声感并测时,特别是测高阻地层或遇到测井电缆性能不好时,声波同步对中感应、八侧向曲线存在严重的干扰。NDLS-3000网络双测井系统为了解决声感并测干扰,通过应用可控定时采样和间隔可控声波同步技术,改变了直流板采样方式和声波板声波同步产生方式,在满足采样精度要求的情况下,获得了最佳的并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开采普遍采用了体积压裂技术,单井水平井压裂液用量介于4×104~5×104 m3、支撑剂(石英砂和陶粒)用量介于2.5×103~3.0×103 t,在压裂施工结束后的页岩气排采和生产过程中,压裂返排液对地面排采流程和地面集输系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腐蚀,有可能致使设备和管线穿孔失效,进而影响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提高页岩气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基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腐蚀控制技术支撑平台,借助于腐蚀环境和生产工况分析、材料失效评价及优选、杀菌缓蚀剂应用和生产工艺参数控制优化等方法和手段,开展了川南页岩气集输系统腐蚀行为和控制措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南页岩气集输系统主要表现为冲刷腐蚀和电化学腐蚀;②冲刷腐蚀主要集中在页岩气站内工艺流程,体现在砂粒对弯头、三通、阀门等部位持续的机械磨损;③电化学腐蚀主要集中在页岩气站外集气管线,体现在积液环境中二氧化碳与硫酸盐还原菌的共同腐蚀作用;④采用提高除砂效率、优化流程设计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冲刷腐蚀;⑤加注杀菌缓蚀剂并配套生产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电化学腐蚀;⑥页岩气集输系统腐蚀评价与控制工作应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集材料优选、设备结构优化、腐蚀介质处理和运行工艺参数优化控制等为一体的页岩气集输系统整体腐蚀控制技术,有效地减缓了川南页岩气集输系统的腐蚀失效、提升了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