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协调控制患者的骨盆运动轨迹问题,设计了一种绳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在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在给出力分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力/位并行控制策略:位置环和力环分别用于实现患者骨盆运动轨迹和绳索张力大小的控制.最后对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满足对轨迹跟踪要求,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绳索牵引康复训练机器人具有柔顺性好的特性,满足人与机器人在同一物理空间时安全性的要求.通过绳索牵引控制骨盆的运动规律,使其与下肢步态运动相协调,同时提高受训者稳定能力.为满足训练效果,需保证骨盆运动精度,由此分析了绳索牵引康复机器人影响骨盆运动精度的因素,即绳索本身的弹性和绳索过轮的半径.依建立的绳索牵引康复机器人模型,得到绳索拉力的表达式,导出系统正逆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在弹性范围内绳索具有的拉伸刚度,明确其对骨盆运动精度的影响;通过不同位置时绳索变化量的方法证明了绳索过轮半径对骨盆运动精度的影响.利用MATLAB的建模仿真,分析了2个因素对骨盆运动精度的不同影响规律,提出了改进方法,得出减重外力对垂直轴加速度误差的影响.该分析为骨盆的控制做准备,同时具有普遍性,可为其他绳索牵引系统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脑卒中患者早期卧床康复需求,结合临床康复手法与人机工程学,设计了一款卧式康复机器人。该卧式康复机器人可以提供单腿屈髋屈膝运动、卧式步态运动、桥式运动等多种有效的康复动作。为确保训练的安全性以及改善在训练过程中由人机交互作用带来的舒适度和柔顺性差等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阻抗模型的柔顺控制方法。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视为一种虚拟的阻抗模型,即二阶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并基于该阻抗模型进行康复机器人的柔顺控制研究。该柔顺控制策略由外环阻抗控制器和内环PID控制器组成,外环的阻抗控制器通过将人机交互力作用在阻抗模型上,实现根据人体意图对运动轨迹进行改变,而内环的PID控制器主要实现对生成的期望轨迹进行稳定跟踪。通过实验证明了基于阻抗模型的卧式康复机器人柔顺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平面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静态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面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为对象,对动平台的静态刚度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针对平面1R2T绳索牵引机构模型,建立系统静态力螺旋平衡方程,通过微分变换推导动平台静态刚度表达式,得出影响系统静态刚度的因素为绳索拉伸刚度和绳索拉力,且两者的影响是相互耦合的.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平面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模型,根据等效静...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动力学自动建模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数字-符号法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简便、高效方法,该方法将模型矩阵中各元素的推导问题转化为特定条件下应用动力学递推公式求解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的问题。文中引入了一种线性链表的动态数据结构,将建模过程中复杂的数字、符号混合处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矩阵运算过程,降低了建模的复杂性。研制了自动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机软件,可自动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各矩阵元素,并以实时代码形式输出。  相似文献   

6.
含有闭链结构的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不同航天员的不同训练任务对人机交互柔顺性的个性化需求,本文设计了模块化绳索驱动航天员下肢训练机器人,建立了机器人的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具有系统安全评价与监督的模糊滑模变导纳柔顺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辅助训练对象开展运动训练。利用UG/ADAMS/matlab软件建立了机器人系统的联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不同训练任务的柔顺性和训练强度的个性化需求。将其控制策略应用到绳索驱动航天员下肢训练机器人系统中,可以实现由被动训练模式向具有不同训练强度的主动训练模式自动切换,保证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直角坐标的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方案,动力学方程采用作者自行推导的基于凯恩方程的机器人动力学递推算法并结合运用拉格朗日-欧拉方程,而控制系统是以前馈和反馈两部分为特征,前馈部分采用计算转矩法,而反馈部分分别采用自校正和自适应滤波来达到对机器人非线性、强耦合和摩擦因素的控制和补偿。本文方案由于采用新的动力学算法,因此计算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运用凯恩(Kane)动力学方程并结合牛顿─欧拉算法,导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动力学递推算法。此法简练、直观,可以方便地求解带有局部闭链结构的机器人动力学问题,而且特别适宜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最后以具有局部闭链结构的两自由度操作手为例,说明了计算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柔性臂动力学有限元建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力学建模问题一直是困扰机器人柔性臂研究和应用的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上前机器人柔性臂动力学建模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重点研究了柔性臂动力学的有限元建模问题,力求建模简单方便有效,以便于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控制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A three-DOF (degree of freedom) planar robot completely restrained and positioned parallel pulled by four wires was studied. The wire driving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restrained three-DOF planar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slippery course and bearing, and dSPACE real-time control system was used to perform the platform’s motion control experiment on robot. Based on the kinematic equation and mechanical balance equation of moving platform, the stiffness of the robot system was analyzed and the calibration scheme of the system considering wire tension was put forward. Position servo contro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position servo tracking precision was analyzed, and real-time wire tension was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ving error of the moving platform tracking is small (the maximum difference is about 3%), and the rotation error is large (the maximum difference is about 12%). The wire tension has wave properties (the wire tension fluctuation is about 10 N).  相似文献   

12.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nonholonomic welding mobile robo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Newton-Euler method,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the left and right driving wheels and the robot body for the welding mobile robot were deriv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control of body turning and slider adjustment,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slider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s a result,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dynamic model for the welding mobile robot wa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model, a sliding mode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simulated, the lateral error stabilizes between ?0.2 mm and 0.2 mm, and the total distance of travel for the slider is consistently within ±2 m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stablished dynamic model and also show that the seam tracking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Furthermore, the model is found to be very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welding mobile robot.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AMS软件两栖仿生机器蟹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两栖仿生机器蟹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机构动力学分析。利用ADAMS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性能与步长和步迹曲线的选取有关,步长越小,步迹曲线按一定约束条件规划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机器人越障时的自主性和平稳性,通过对机器人单臂悬挂时整体绕线偏转模型的分析,以越障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越障臂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状态变量反馈的控制律.然后以越障臂运动平稳及能耗最小为约束构建了系统最优控制器的性能指标.最后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环境,以状态变量开环控制律为比较对象,对机器人从特定初始状态调整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最优控制器可使机器人运动更迅速,控制效果优于开环控制律.  相似文献   

15.
以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的四轮小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双输入双输出模型.首先通过机理分析得到小车的模型结构,其次通过实验测试获取不同情况下小车运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参数.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小车行驶情况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辅助病人完成行走训练,提出了一种助行训练机器人骨盆位姿控制机构.根据该机构的原理简图和各杆件的受力,利用牛顿定律分别建立了各杆件的动力学方程.基于联立约束法建立了骨盆位姿控制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骨盆位姿的运动规划完成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机构的驱动力(矩)曲线和各杆件的加速度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骨盆位姿控制机构能够实现人体骨盆的位姿控制,动力学仿真可以方便地获得机构的运动参数.该研究为实现助行训练机器人的控制及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绳索牵引的骨盆运动并联康复机器人的可控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其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协调控制患者骨盆的运动规律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文中根据人的运动特性提出了利用绳索牵引控制骨盆的运动,骨盆运动规律的欠约束(不完全约束)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结构与人腿的支撑共同组成了绳杆混合并联机构.从可控性出发,分析在不同位姿时各个绳的拉力性能;从自由度解耦的角度判断实现力控制的可行性.依次设计了欠约束绳杆混合并联机器人结构,可满足对人体骨盆康复运动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水下超高速航行体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超高速航行体的全部或大部分表面被空泡包裹,只有小部分与水接触.空泡的包裹一方面使航行体的阻力显著降低以达到高速航行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改变了航行体所受流体动力及其力矩的平衡方式,给超高速水下航行体的建模和控制带来了很大难度.该文采用空化器和尾部控制面联合控制方法,建立了水下超高速航行体纵向运动的动力学及控制模型.利用鲁棒性极点配置算法设计控制器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明显改善超高速航行体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可控品质,为进一步研究水下超高速航行体的动力学控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