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流态化(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循环流态化是近年来化学工程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是既具有重大的工业应用背景,又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为了有利于我国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试图较全面地介绍:一、循环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应用二、循环流态化的存在区域三、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规律四、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模型五、循环流态化气、固混合及传递规律六、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及其数学模型七、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及放大文中将充分介绍我国在循环流态化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成果,同时努力体现循环流态化技术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2.
在循环流态化气、固传递规律研究中,传热规律的研究非常活跃,而传质规律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着重阐述了循环流化床内床层与表面间的传热规律,综合分析了操作条件、颗粒物性以及传热表面几何尺寸等因素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同时对传热机理及其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态化:(Ⅳ)气,固混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固混合过程的研究与预测,是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和模型化的关键之一。本文分析了循环流化床内气、固混合的机理。表明由于颗粒的聚集与解体以及气固两相在床内轴径向流动的不均匀性,因此在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无论在局部,还是在整体上均存在着明显的混合。目前,在循环流化床基础研究中,气、固混合的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已有的研究结果之间尚存在不够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大量系统地工作。  相似文献   

4.
气液固三相循环流态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五更  吴群伟 《化工学报》1995,46(1):117-122
<正>由于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环境工程和煤的液化等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对传统的三相流化床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以往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低液速(u_l相似文献   

5.
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气固传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东  罗保林 《化工学报》1997,48(4):471-476
建立了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气固吸附传质模型,并采用稳态示踪的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下行床中气相示踪剂浓度的轴向分布,进而利用Marquardt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求得了模型参数即轴向扩散系数和传质系数的值.实验结果的回归得到了模型参数与操作条件的经验关联式.该模型能很好的预计传质过程,包括轴向扩散系数和传质扩散系数的值以反应器中组分浓度的轴向分布,因此可用于描述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固吸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作为生物质热解液化反应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固体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一套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冷态实验的结果。以空气为介质,石英砂为床料,着重考察了循环量与气速、储料量、吹风量、吹风口位置及物料间的关系,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循环量随操作气速、L阀吹风量及储料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物料密度、粒径的增大和吹风位置的提高而减小。为热态实验寻找到最佳的操作条件和控制手段。对以木粉为物料的生物质热解油的产率和物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循环反应器和最适宜循环比的基本概念以及求取最适宜循环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化学反应器的设计: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讲主要讲述流化床及反应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非Sasol公司在1950s引进美国凯洛格CFB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开发设计出改进的合成反应器(SAS)的技术发展过程,并指出SAS反应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维反应器模型对扩散控制下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反应器的优化操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肖志英 《河北化工》2004,27(4):55-56,59
对铝氧粉(Al2O3)和油焦粉进行反应的流化床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该方法可用于有流化床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在循环流态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1994,45(2):230-235
<正> 1 引言 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简称RTD)在循环流态化研究中十分重要,它对于了解其两相流动特性、反应器的模拟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流态化干燥过程及传热行为的研究也很重要。流化床中RTD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发展了诸如染色颗粒、盐颗粒、磁性颗粒、放射性颗粒及热(冷)颗粒等众多的示踪方法,但是由于固体颗粒示踪本身存在着示踪剂的注入、在线检测、残留及示踪颗粒与床体物料一致性、示踪过程对床内流场的干扰等一系列技术上的困难,不但使实验操作繁琐,而且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重复性均不理想,特别是在颗粒运动速度较快的循环流化床中,其颗粒示踪的难度更大。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参考了Jin Yong等和Yu Zhiqing及M.Kwauk在常规流化床中曾采用的磷光示踪方法,在循环流化床条件下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方兆Gan 《中氮肥》1996,(6):16-18
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方兆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大中氮分会北京市100029)1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现状鲁奇公司为了把固体燃料(包括生物体、木材、褐煤、粘结性煤、焦炭、石油焦以及城市垃圾)转化成燃料气、城市煤气和合成气的粗气,长期进行了循环流化床(以下简...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态化:(Ⅱ)气—固流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流态化气、固两相流动行为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取决于气体速度、颗粒循环速率以及气、固物性;而且受设备条件(床层直径、床层高度、进、出口结构、内部构件等),操作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局部结构上是存在颗粒的聚集现象,表现在整体结构上为存在颗粒浓度、气体、固体运动速度等的轴、径向不均匀分布。这种局部和整体宏观上的不均匀性,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是表征循环流态化气、固两相流动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和改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6.
黄学静  徐文青  魏耀东  汪军盛  朱廷钰 《化工进展》2014,33(10):2540-2545,2569
常规脱硫反应器存在着床内气固流动不均匀、脱硫剂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安装内构件可以破碎气泡和颗粒团聚,改善流化质量,强化脱硫反应器内的气固传质和反应过程,提高脱硫效率。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半干法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内构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惯性式内构件、钝体式内构件、孔板式内构件、复合型内构件;阐述了各种内构件的形式及特点,其中惯性式内构件能够强化气固分离,但不能优化流场;钝体式内构件能够增强反应器内气固湍动程度,但对轴向混合影响不大;孔板式内构件能够均布流场,但易堵塞;复合内构件能够改善流化性能,强化气固接触,但床层压降较高。通过对装有不同内构件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中气固两相流动特点的分析,指明了各类内构件对流化床内气固流动的作用原理及优缺点,综合床层压降及颗粒浓度分布,并根据现有流化床脱硫反应器内构件特点提出了促进气固高效接触、降低床层压降等新型内构件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Ⅰ下行管反应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和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敢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由于具有气固停留时间短,气固径向分布均匀,返混小等显著优点,因而在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能源等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的前景,被誉为是21世纪取代提升管反应器的一种新型高效反应器。  相似文献   

18.
徐庆 《上海化工》2006,31(10):24-26
在石油、化工等领域中,连续釜式反应器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随着产能、产量的提高,釜式反应器的应用将显现出一定的不合理性,取而代之的是可达相同效果的循环反应器,将是未来研究应用的方向;本文涉及的循环反应器,其循环比R的取值与反应类型、动力学方程、操作条件、实验数据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系统的稳定性,在冷态实验装置上以电厂锅炉灰为实验物料,其中提升管的内径为100 mm,高为6.7 m,与热解室相连立管的内径为44 mm,高3 m,热解室的截面积为200 mm×200 mm,高770 mm。分别考察了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系统中存在的几对平衡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旋风料腿内的固体料位高度、热解室内的料位高度以及热解室内的压力等是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热解室内压力的增加有可能使立管内料封破坏,最终导致系统瘫痪。而提升管与热解室立管之间压力的平衡以及提升管与旋风分离器料腿之间压力的平衡等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否则也会发生窜气、架料、旋风分离器效率下降等现象,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对循环流化床数学模型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并将一维轴向模型和环-核流动模型与研究者发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模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