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鞠波  王方宪 《肉类工业》1999,(12):47-48
近几年来,世界各主要进口国以保护本国经济和人民健康为由,采用技术性限制手段,加强了对进口肉类安全卫生项目的控制,我国出口肉类多次因安全卫生项目之一的微生物超标而造成退货、索赔甚至销毁。由于肉类商品营养丰富,极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笔者认为,各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应对微生物控制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以迎接新的肉类出口技术壁垒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1肉类微生物学概论1.1微生物的概念1.2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1.3肉类微生物学历史1.4肉类微生物学的内容与研究任务1.5微生物在肉制品中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在肉和肉制品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微生物在肉和肉制品在生产、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本文介绍了肉类微生物的概念和生物学特性,有关肉类微生物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最后总结肉类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微生物在肉制品中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在肉和肉制品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微生物在肉和肉制品在生产、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本文介绍了肉类微生物的概念和生物学特性,有关肉类微生物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最后总结肉类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微生物在肉制品中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肉类微生物学(九) 肉类微生物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肉类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肉类微生物控制的三个基本策略,即防止微生物的生长、杀死微生物、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使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并重点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肉类产品是一类高风险食品,为有效控制进口肉类的风险,加拿大实施了严格的准入和监管制度。2014年4月,加拿大批准以我国本地产禽肉原料热加工后出口,首次打开北美市场,对全国禽肉企业拓展美洲等新兴高端市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推动我国肉类输加更加便利、顺畅,扩大对加拿大肉类贸易,本文介绍了加拿大进口肉类检验监管机构和职责以及加拿大对进口肉类的要求,特别是加拿大肉类进口监控体系的相关情况,包括:出口国肉类监管体系的等效性评估、注册企业和产品的批准;入境口岸控制;跟踪和信息;进口肉类产品的检验程序,旨在帮助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全面、深入了解加拿大进口肉类检验监管制度,以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肉类产品对加出口。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出口冷冻蒜泥微生物控制方面的实际困难,探讨出口冷冻蒜泥HACCP体系建立过程中微生物关键控制点设置的有关问题。对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的确定提出建议,并针对整个食品链中需加强微生物控制的环节提出可行措施,以有效应对进口国针对我国出口冷冻蒜泥的微生物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的作用是导致肉、家禽、海鲜等新鲜肉类食品腐败变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贮藏过程中,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延长其货架寿命的关键.据报道,采用充气包装对控制微生物生长,延长新鲜肉类食品货架寿命有明显的效果.现将充气包装袋中不同气体组成环境称为MA状态.国外常用充CO_(2)或CO_(2)和微量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与肉类食品的腐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腐败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是造成肉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 ,分析了影响腐败微生物对肉类食品致腐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腐败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是造成肉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防腐保鲜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在尽可能减少肉类食品中微生物残留量的基础上,抑制肉类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酶的活性.综述了传统的肉类保鲜技术与现代防腐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1肉类微生物学概论1.1微生物的概念1.2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1.3肉类微生物学历史1.4肉类微生物学的内容与研究任务1.4.1肉类微生物学的内容1.4.2肉类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与肉类腐败变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腐败肉的特征、分类以及引起肉类腐败变质的原因与条件,其中以微生物引起的腐败最为普遍,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导致肉类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以及如何防止肉的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13.
肉类食品的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腐败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是造成肉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防腐保鲜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在尽可能减少肉类食品中微生物殖留量的基础上,抑制肉类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酶的活性。综述了传统的肉类保鲜技术与现代防腐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多靶栅栏因子技术在肉类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洋 《中国食品》2021,(5):106-107
德国人Leistner和Roble于1976年首先提出微生物的栅栏技术,其机理是利用多种内外因素或保藏技术来控制肉类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将能够抑制腐败菌生长、控制食物腐败变质的因素确定为栅栏因子。因此,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必须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栅栏因子。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概况新西兰肉类工业研究所是新西兰肉类出口工业研究机构的中心,它从事肉类及其副产品的加工贮藏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并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它的首要职责是协助肉类工业,通过技术革新和自动化,降低成本,通过进一步加工,提高价值,通过出口产品始终一贯的高质量,来促进国际竞争.新西兰肉类研究所1955年创建于惠灵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在肉类加工中的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在肉类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制作肉制品的过程中,人们考虑到食用者对不同风味的肉制品的喜爱程度,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不同的肉制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者。微生物在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中起着发酵剂的作用。因微生物的菌种不同,在肉制品的发酵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风味。因此,微生物在肉类加工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肉类腐败微生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肉类腐败微生物来源于环境、肉类本身、贮藏、加工及销售等过程,肉类的腐败变质导致其商品和消费价值降低或者消失,主要与其中的优势菌有关。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保证肉类产品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各用五组猪、牛、羊肉,在常温下置放,然后比较其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测定肉类腐败变质时的菌落总数,确定其腐败变质时的临界值,借以快速确定肉类商品的货架期是否结束。  相似文献   

19.
南京动植物检疫局1995年9月20~22日在镇江召开了江苏省对俄出口肉类检疫工作会议,南京动检局及其5个分支机构动检人员,3个出口肉类公司、9个肉联厂、1个外贸冷库20名货主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家动检局在北京召开的对俄出口肉类检疫工作会议精神,介绍了重庆动检局对俄出口肉类检疫工作和注册登  相似文献   

20.
王敏 《肉类工业》2003,(1):39-40
食品辐照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食品保鲜贮存技术 ,通过减少或清除肉类食品中的传染性病菌 ,能提高新鲜肉类的食用安全性 ;同时 ,延长了肉类食品保鲜期。经试验证明 ,辐照加工不会对鲜肉原有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 微生物的减少与清除电离辐照对存在于肉类食品中的微生物 ,如细菌、酵母、霉菌等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通过损害微生物细胞体内的遗传物质 ,我们可以阻止这些遗传物质进行细胞生长所必须经历的生化过程 ,从而阻碍微生物的繁殖。在一般情况下 ,辐照处理可以减少或清除那些导致新鲜肉类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和病菌 ;在实际应用中 ,于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