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化学镀镍工艺及废水的特点,在设计上主要应考虑工艺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根据化学镀液中添加的各种络合剂及其助剂对废水处理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化学氧化、沉淀以及添加重金属捕捉剂联合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的方法,出水水质稳定。氨氮、磷酸盐纳管浓度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要求,总镍含量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以总大肠菌群作为参评因子,地表水以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评因子,采用多管发酵法,对平顶山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与分析,了解污染现状,提出可行性意见及防治对策。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度总大肠菌群指标均未超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MPN≤3.0个/L),粪大肠菌群指标的年均值均未超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MPN〈10 000个/L),其水质达到国家卫生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水污染控制体系的总体思路,并运用二维水质模型对金沙江、滦河以及大凌河中的典型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的排放限值进行了解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三条河流的COD排放限值均低于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和综合标准,但是N H3-N排放限值均接近或超过现行的行业标准和综合标准。建议将上述河流中的COD和NH3-N排放限值分别控制在60、15 mg/L以内。  相似文献   

4.
板件宽厚比对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影响钢结构用钢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文献认为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规定尚不够严谨和完善,并对此提出了设计建议.结合中国抗震规范GB50011—2001、美国钢结构抗震规范ANSI/AISC 341—05、日本抗震规范BCJ和欧洲抗震规范Eurocode 8的相关规定,比较研究了中外抗震设计规范对工形截面和箱形截面钢柱板件宽厚比限值规定的异同,分析了中国抗震规范GB50011—2001关于钢柱板件宽厚比限值的合理性,为相关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2008年汉中市城区12个监测点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选择pH值、铁、氨氮(以N计)、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总硬度、矿化度、硫酸盐、氯化物和有毒有害物(氰化物、氟化物、挥发酚、砷、Cr^6+、Pb^2+、Cd^2+、Hg^2+)等21项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为评价标准,以该标准中推荐的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对城区潜水和浅层地下水进行质量分区。并对污染物成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某化工厂将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采用“化学沉降除锰-汽提(吹脱)脱氨-A/O生物氧化处理”的综合治理工艺,从源头对代森锰锌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再与全厂综合污水一并进行生化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并通过副产品的回收降低了运行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为基础,结合美国钢结构协会设计规程(AISC—LRFD-2001),对两本规范中关于角焊缝的构造限值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湖泊作为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以便为湖泊的管理提供依据。确定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与透明度(SD)五个污染指标作为聚类指标,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分为6个级别作为6个灰类,并将污染指标监测数据和灰类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各聚类对象的各污染指标对各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和聚类权;进而计算出各聚类对象的聚类系数,最后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聚类对象所属的类别。并以东昌湖为例,验证了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湖泊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裂缝控制标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运用蒙特卡洛法对两国规范关于裂缝控制标准的可靠度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荷载比对两国规范裂缝控制标准的可靠度水平影响均十分显著,裂缝宽度限值、有效配筋率以及其他参数对我国规范裂缝控制标准的可靠度水平影响较小,当裂缝宽度限值为0.5 mm时,我国规范裂缝控制标准的可靠度指标平均较美国规范偏高46%。建议针对我国FRP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频遇组合代替标准组合计算FRP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  相似文献   

10.
GB/T24001—2004标准(以下简称新版标准)更强调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在总要求、环境方针和环境因素中,都包含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要求。在总要求(4.1)中,要求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进行描述,并形成文件;对环境方针(4.2)的所有要求,都以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为共同前提;对环境因素(4.3.1)的识别和确定,也指明是针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研究药用级凹凸棒黏土的质量标准。分析比较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和我国卫生部标准(MOH)中凹凸棒黏土的质量指标,按照美国药典规定的方法,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经自然沉降法纯化处理的盱眙凹土进行鉴别,并对其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pH值、失重、粉末细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药典规定,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药用级凹凸棒黏土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艺对比,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为320.3 mg/L,BOD5为155.4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4.1%和84.6%,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及《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某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烟气制酸净化工段产生的含砷氟污酸(其中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 149 mg/L,总砷质量浓度为2 532 mg/L)为研究对象,采用“砷利用工序—氟利用工序—尾酸处理工序”的资源化利用组合工艺,在治理污酸达标排放的同时,回收砷、氟资源制得三氧化二砷、冰晶石产品。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药剂投加量及pH值、温度等,砷、氟的总去除率可达90%以上;制得的三氧化二砷与冰晶石产品分别符合YS/T 99—1997和GB/T 4291—2007的质量标准;再经过尾酸处理,出水砷、氟质量浓度分别为0.27 mg/L、5.4 mg/L,达到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2010)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低、中、高负荷3种不同住宅负荷工况,对不同冷负荷条件下不同负荷分担率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分析比较不同冷负荷分担率匹配时室内热舒适性水平及室内空气品质情况,从舒适和健康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冷负荷分担率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供冷末端承担的显热负荷分担率ωc〈0.7时,可将工作区人体热舒适性指标控制在舒适性标准允许范围内。从避免局部不舒适度方面讲,ωc宜取0.4~1。从室内空气品质角度讲,定风量模式低中负荷工况,ωc宜取0.5~0.9,高负荷工况,叫。宜取0.35~0.6;变风量模式,ωc值越小,室内空气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在线无过滤沉淀-溶解系统被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铅。通过样品溶液和氨溶液的混合已经可以达到痕量铅的在线析出。结果沉淀物无需过滤就被收集在编结反应器的内壁上。引入1mol/L的HNO3溶液来溶解沉淀物并将分析物输送至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进行在线分析。样品载入流速为3.5mol?L-1/m in,富集时间40 s,增强因子37,检测频率60/h。检测限(3σ)为7.5μg/L。50μg/L水平时,精密度(RSD,n=11)为2.9%。采用该方法测定用简单水溶液标准校准后的国家标准材料(GBW 08607,河道水),所得铅浓度0.96±0.04g/g。结果与标准值(1.00±0.02g/g)非常接近。该方法也可以成功应用于多种水样中痕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三峡库水位在145-175 m之间涨落及蓄水时水压对岩(石)体的变形特性影响。以实验为基础,进行了不同轴向应力(1σ=55.54,34.18和12.82 MPa)条件下,周期孔隙水压力(Pmin=2 MPa,Pmax=6 MPa)与上、下限恒定时间(ΔT=120和240 s)作用下砂岩的变形特性实验。通过分析1ε-T与p-T关系曲线和p-1ε滞回曲线,可知:1ε-T砂岩曲线呈连续正弦波形演化,当孔隙水压力加载时,应变减小;上限恒定时,应变持续减小到谷值;卸载时,应变逐渐增大;下限恒定时,应变持续增大到峰值。砂岩p-1ε滞回曲线的2个阶段变化,一是微孔隙压密阶段,未形成明显的滞回曲线;二是孔隙水压力耦合阶段,形成了稳定的滞回曲线,表现形式由疏变密,并且稳定的滞回曲线呈逆时针演化。还对比了不同轴向应力和不同恒定时间条件下,每个p-1ε滞回曲线的四区段(加载段、卸载段、上限恒定段和下限恒定段)的Δε-n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2010年贵州冬季的日最低地表温度以及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路面持续凝冰时间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位于贵州26.5~27.5°N纬度带西部的地区高频发生持续凝冰,每年平均发生6~9次轻级凝冰(持续凝冰1~3d)、3~6次中级凝冰(4~6 d)、2~4次重级凝冰(7~11 d)和1~2次特重级凝冰(12 d以上).总体来看,在全省范围内各级凝冰发生频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极端持续凝冰事件集中发生在1月以及2月上半月,且贵州中西部以及西北部阈值在10 d以上,受凝冻影响大.  相似文献   

18.
在对现行增值税纳税人认定标准的税收政策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其对企业税负产生主要影响的四个税种:增值税、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企业所得税分别分析新变化对企业税负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增值税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变化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