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和衍生化反应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快速分离,在1.46~571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食品包装材料的回收率为92.1%~96.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超声辅助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UA-HPLC)直接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可行性.以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乙酸铵缓冲液为反应液,样品于40℃下衍生反应30 min,快速冷却后直接进行HPLC分析.在印花针织汗布、粘合衬布料两种基质中分别添加5、20、50、100 mg/kg四个浓度水平的甲醛,其回收率在83%~108%,相对标准偏差(n=6)<5%;此方法的定量限(以信噪比S/N>10计)为3 mg/kg.该法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特点,适用于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甲醛是一种致癌致畸性物质,是目前国内价格低质量好性价比最高的胶黏剂,广泛应用于装修材料及工农业生产中,而日常的食品包装材料中所用原辅料也可能含有甲醛,虽符合国家标准,但依旧会有部分甲醛迁移到食品中,长时间食用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含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述现有的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了快速准确检测水产品、水发食品中的甲醛含量的方法和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微波萃取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代替经典的水蒸汽蒸馏法,利用甲醛在酸性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醛的衍生物.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120.13098x+311.61308.线性范围为0.1~10μg/mL,相关系数为0.99801,加标回收率在92.3%~110.2%,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性强,能满足水产品、水发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GC-MSMS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食品包装材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的测定,得到16种化合物相关系数在0.9967~0.9999之间,回收率在81.93%~109.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1%~4.57%之间,检出限在0.01~0.05 mg/kg之间,均优于国标方法.与国标方法比较,本方法的检出限更低,准确度和精密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甲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德等在pH5.0的0.02mol/L乙酸-乙酸钠介质中,甲醛与硫酸肼的反应产物在-1.04v处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峰高与甲醛浓度在0.01~1.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内壁涂料中游离甲醛的测定,均获得与国标法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甲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张文德等[27]在pH5.0的0.02mol/L乙酸-乙酸钠介质中,甲醛与硫酸肼的反应产物在-1.04V处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峰高与甲醛浓度在0.01~1.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内壁涂料中游离甲醛的测定,均获得与国标法一致的结果。(接上期)  相似文献   

8.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中甲醛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军  花卉  冯立 《西部皮革》2010,32(9):26-28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皮革中甲醛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简单的前处理和衍生化反应后,通过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快速高通量色谱柱分离,一次进样分析仅需1min。在11.2~112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93%。方法简便、快捷且准确,适用于皮革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香菇中同时存在游离态甲醛和结合态甲醛,建立一种可以一次性快速测定这两种形态甲醛含量的方法。根据香菇中两种形态的甲醛析出条件,实验设计了2个步骤:第一步,先通过蒸馏提取香菇中游离态甲醛;第二步,加酸后再次蒸馏,提取香菇中结合态甲醛。实验设定条件为:蒸馏时间为4 min,加10%磷酸40 mL,水浴温度为60℃,水浴时间为60 min。结论为,当甲醛浓度为0.0~10.0 mg/L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5,游离态甲醛检测的加标回收率为87.8%~105.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5%~7.0%;结合态甲醛检测的加标回收率为89.5%~105.8%,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5%~6.7%。香菇中结合态甲醛含量占总甲醛的62.6%~71.8%,游离态甲醛和结合态甲醛在伞部的含量均高于柄部的含量。全自动定氮仪可以一次性处理香菇中不同形态的甲醛,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能够自动、快速、高效地完成香菇中甲醛形态的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甲醛的含量与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不使用甲醛作为添加剂或甲醛含量高的物质做原料;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不使用甲醛为材料制造的树脂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等措施,来有效地控制食品中的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11.
食品纸包装产品中微量甲醛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纸包装产品中微量甲醛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冷水,热水与4%乙酸对甲醛的萃取能力,并对样品的存放时间等条件对甲醛测定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该方法对60多种不同种类的食品纸包装产品进行微量甲醛的测定.研究结果发现,内层未经涂层处理的纸浆快餐具等产品甲醛含量较高,平均检出量最高达0. 93mg/L,而内层经涂层处理的纸杯等产品的甲醛舍量较低,平均检出量低于0. 20 mg/L.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中甲醛HPLC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前处理方法对水产品甲醛检测的影响,本文比较了三氯乙酸结合超声提取法(超声+TCA法)、三氯乙酸提取法(TCA法)、蒸馏水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四种前处理方法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醛。结果显示,水蒸气蒸馏和三氯乙酸超声提取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06%和103.62%,而蒸馏水提取的回收率低于40%。经优化后的三氯乙酸超声提取条件优化为超声时间25min,10%TCA加入量10mL。因此,三氯乙酸超声提取具有稳定性较好,操作简便,与水蒸气蒸馏法前处理效果相当,是一种适合用于大多数鲜活和冷冻水产品甲醛含量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啤酒中微量甲醛的HPLC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甲醛与衍生剂衍生后不经过萃取可直接进行HPLC分析。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8,精密度实验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3.6%,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4.7%,以3倍噪音计算得到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 mg/L。对衍生条件进行了实验,确定衍生时间为40 min,衍生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粉中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米粉加工者违法加入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起到漂白、增色、改善食品口感及防腐等作用,但次硫酸氢钠甲醛可引起肺水肿、肝、肾充血及血管周围水肿,甚至可能致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定米粉中的次硫酸氢钠甲醛,确保消费者食用的米粉质量安全.该方法中样品经酸性溶液提取次硫酸氢钠甲醛分解得到的甲醛,与衍生试剂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经优化试验确定衍生时间为20min衍生效果最好,正己烷提取衍生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试验条件确定为乙腈 ∶水(60:40),流速为0.8mL/min,分离效果最好,利用标准甲醛衍生物保留时间对照定性,标准曲线定量测定次硫酸氢钠甲醛含量.该方法检出限为0.1μg/g,回收率在88.2%96.1%.本文通过100份米粉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法分析米粉中的次硫酸氢钠甲醛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工作要求,适合于大批量米粉中的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程欣  唐亚丽  王淑娟  方艳 《食品与机械》2015,31(2):178-182,226
研究超高压技术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产生的影响及超高压作用下薄膜与食品模拟物的相互作用。对以大豆蛋白、油脂等食品组分为内容物的尼龙/聚乙烯(PA/PE)、聚酯/聚乙烯(PET/PE)两种聚合物包装材料进行超高压处理,并贮藏一定周期,测定不同压强及保压时间下食品内容物与包装材料在不同贮藏周期内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周期一定,经过超高压处理的两种聚合物包装材料的性能要优于未经过处理的;在保压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压力会提升食品组分的货架期,压力越高,效果越明显;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保压时间的变化并未对食品组分、包装材料产生规律性的影响。压力和贮藏周期的变化对食品组分和包装材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级芳香胺是一类毒性较强的致癌物质,可通过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机体细胞的DNA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严重者可引发人体输尿管癌、肾癌、膀胱癌等恶性疾病。塑料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包装、食品工具等。食品接触塑料中残留的初级芳香胺会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向食品迁移,由此对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对国内外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的检测标准与相关的法规进行了对比,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所报道的在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一质谱法等;对各种方法的前处理、仪器条件及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展望了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中游离甲醛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样品的预处理、衍生条件和色谱分离方法进行了探讨,实现了涂饰剂中游离甲醛的准确定量。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04658x+24341(r2=0.99993),线性范围为16.0~800mg/kg,加标回收率在96.7%~108.3%范围,不同浓度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在1.0%~6.8%之间。  相似文献   

18.
食品残留溶剂来源于生产加工过程或由食品包装材料带入,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国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溶剂残留的限量规定、检测的现行标准和技术规范。现行国家标准对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溶剂的限量规定比较笼统,建议细化具体检测的残留溶剂种类并设定合理的限值。对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气相色谱法是分析残留溶剂的常用检测方法,具有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对目前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残留溶剂检测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建立同时检测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多种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慧  田家瑶  庞姗姗  龚国利 《食品与机械》2023,39(4):103-109,177
目的:开发绿色抗菌抗氧化食品包装薄膜。方法:以石榴皮多酚为功能活性物质,采用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石榴皮多酚复合抗菌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石榴皮多酚的添加影响了薄膜表面的连续性;当石榴皮多酚添加量为5倍最小抑菌浓度时,薄膜的透水气性增加了28.79%,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疏水性及透光率分别降低了44.97%,29.37%,36.36%,22.35%,同时总酚含量为(5.92±0.17)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13.31±0.22)%;薄膜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论: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石榴皮多酚复合抗菌薄膜是一种新型活性食品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