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轮形零件(如图1)的原冲裁模具凸、凹模均图1零件图图2模具结构为钢质材料制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凹模蹦刃的问题。该模具所冲材料为T10的薄钢板,钢板厚度仅为0.1~0.3mm,应为无间隙冲裁。若仍采用钢质凹模修复模具,由于齿多、齿形复杂,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2.
图1所示零件为我厂生产的发动机上的簧片,材料铍青铜 QBe2Y,厚度0.2mm。该零件对平整度的要求很高,而且不能有飞边和毛刺。过去一直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两个班仅切割50片。后来采用聚氨酯橡胶冲裁模冲制获得成功,模具结构见图2。  相似文献   

3.
进行掘进机液压系统的某个零件设计时,在技术要求中写上“去除各孔交贯处毛刺”的字样,但有人却以加工难度大、检测不方便、增加加工成本为由提出置疑。工人常常忽视去毛刺工序,部分设计人员对此也不太重视,在图样上常常漏写“去毛刺”或“棱边倒钝”等。其实,去毛刺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相似文献   

4.
进行掘进机液压系统的某个零件设计时,我在技术要求中写上“去除各孔交贯处毛刺”的字样,但有人却以加工难度大,检测不方便,增加加工成本为由,提出置疑。工人常常忽视去毛刺工序,部分设计人员对此也不太重视,在图样上常常漏写“去毛刺”或“棱边倒钝”等。其实,去毛刺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在液压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避免和减少毛刺的影响,首先应在设计和制造时尽量减少毛刺产生,其次在去毛刺工序中注意多采用各种机械化去毛刺,以代替过去的手工去毛刺。一、齿轮泵零件去毛刺的技术要求 CBF-E液压泵的泵体和轴齿轮均有去毛刺要求,以往一直采用手工去毛刺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毛刺去除很不规则,难以达到技术要求。毛刺产生于泵体“8”字孔和进出油孔相交的环面上,而且突出于进、出油孔的孔口上,高度约0.2mm;根部厚度约0.3~0.35mm。泵体材料为铸造铝合金,较软,而且毛剌藏于内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都难以清除,更难于清除彻底和均匀。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艺,设计了一种专用工具。该去毛刺工具使用时通过快换夹头安装连接在普通车床或摇臂钻上,工作部位贴紧零件孔口处,在零件与工具的相对旋转运动中,快速有效地去除零件孔口毛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短坯去毛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在同一位置实现去刺和输送。文通过研究,对去毛刺机进行了改进设计,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扩大了圆盘刮刀式去毛刺机的应用范围。同时,详细叙述了该毛刺机的工作过程,分析了该机构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8.
陕西读者李维新来信说,希望本刊多介绍一些有关模具设计、加工及装配的经验。弹簧压圈是环保仪器上的一个重要零件,材料为65Mn,厚度为0.5mm,零件见图1。通常,加工该零件可分四道工序完成,劳动强度大,定位困难,生产效率低。我厂采用多工序复合模二次加工成型,并设计了落料、拉伸、压窝复合模,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一、模具结构及动作原理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其由凸模、凹模、拉伸凸模、落料凹模成形组件,以及脱件机构、废料卸掉机构与模架导向机构组成。该模具调试后,放入条料,随着上模组件的下落,打料杆15及…  相似文献   

9.
防尘盖的落料冲孔翻边成形复合模重庆轴承工业公司(630030)何健叙词:角接触球轴承,防尘盖,加工,组合模具我公司KZ1-4.5角接触球轴承的防尘盖(图1),材料为0.3mm厚的10号低碳钢带。该零件需内孔翻边和浅拉伸起伏,一般冲制该零件需落料冲孔一...  相似文献   

10.
活塞去毛刺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活塞去毛刺采用行星运动机构,活塞垂直安置在滚筒内,由工件及磨料的运动彻底地去除毛刺;用于曲拐的去毛刺,增加过渡齿轮的方法,可使滚筒中内、外侧加工零件的公转及自转力矩相近,并使磨料对其工件磨削、碰撞及刻划等微切加工,达到去毛刺均匀、彻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机械零件进行内孔去刺光整加工,是现代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工艺,在不改变零件原有尺寸精度的前提下研磨刷去毛刺抛光加工。去毛刺抛光研磨刷可去除机械零件深孔、交叉相关孔、同心大小孔相连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提高零件品质,是机械加工工艺必要,经济,高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新工艺》2009,(2):117-117
机械零件进行内孔去刺光整加工,是现代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工艺,在不改变零件原有尺寸精度的前提下研磨刷去毛刺抛光加工。去毛刺抛光研磨刷可去除机械零件深孔、交叉相关孔、同心大小孔相连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提高零件品质,是机械加工工艺必要,经济,高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机械零件进行内孔去刺光整加工,是现代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工艺,在不改变零件原有尺寸精度的前提下研磨刷去毛刺抛光加工。去毛刺抛光研磨刷可去除机械零件深孔、交叉相关孔、同心大小孔相连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提高零件品质,是机械加工工艺必要,经济,高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机械零件毛刺常见的去除方法,阐述了毛刺去除的重要性,分析了弹簧上座零件毛刺形成的原因,结合生产实践设计了一款结合冲裁和气动控制原理工作的毛刺去除装置并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新型齿轮端面去刺机的设计天津理工学院(300380)李强康顺利李玉峰《机械设计》编辑部张玉萍天津液压集团公司刘琨刘寄渝1前言齿轮端面去毛刺方法较多,目前主要有高温热能去刺、电化学能去刺、磨料流去刺、磁力研磨去刺等。但这些方法成本高,而且一次只能对一种...  相似文献   

16.
《工具技术》2016,(4):10-11
正去除毛刺是精密零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长期以来一直通过人工方法完成。但这些操作并不能获得品质一致的零件,且花费昂贵。机加工毛刺去除工艺(MEP)提供了一种为零件去除毛刺并对零件边缘进行仿形加工的方法,可获得高度一致的零件品质、可存档且经济实惠。山高在MEP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它将定制刀具与创新的五轴编程相结合,有助于高效、一致地为小直径深通孔的退刀处去除毛刺。  相似文献   

17.
图1所示为感温头卡冲件,其展开平坯如图2,材料为2A02,厚度0.5mm。该零件结构小巧,且需三面弯曲成形,零件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无翘曲、皱折、裂纹等缺陷,模具宜设计为连续冲裁、弯曲一模成形。设计中若选择送料方向不当,极易造成冲出制件形状不规则、毛刺大、尺寸超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挤压珩磨     
挤压珩磨也称磨料流动加工,是表面抛光和去毛刺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七十年代初由美国发明的,最初主要用于去除零件内部隐蔽部分或交叉孔中的毛刺,随后扩大应用到抛光多种类型模具和零件的表面,光洁度一般可提高3级左右,最高光洁度可达镜面。可用于去除电火花加工或激光加工所产生的表面硬化层,或抛光电火花加工后的模具表面;同时可用于棱边倒圆、消除表面应力或微观缺陷;也可作为一般机械加工,如拉削、镗削和铣  相似文献   

19.
李建华 《工具技术》2002,36(2):34-36
设计了一种新型无毛刺冲孔模具。用该模具进行板料冲孔可实现无毛刺冲裁 ,孔的光洁剪切带长度可达材料厚度的 80 %~ 85 % ,并可显著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 ,达到精密冲裁的加工效果。该模具易于制造 ,可在普通冲床上使用 ,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锦棠 《机械制造》2002,40(7):52-52
图1为挽手门锁的锁饰盖简图,材料为1Cr18Ni9Ti不锈钢,壁厚0.5,圆周上有三个均布的压印用来压紧塑料内座板,要求三个压印位置误差在±0.1mm内,盖外无毛刺。原加工工艺三个凹印分三次冲压成形,采用这种方法模具结构简单,但在加工时每次需定位,分步冲压,生产效率低、形位精度偏差大、质量无法保证、不利于生产。后我们采用三个凹印1次冲压成形工艺,这种工艺对于模具的结构要求相对较高,但工件无需多次定位,形位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该模具采用筒形零件水平放置径向压印,将垂直冲压力转换为水平冲压力。斜面参数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