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Z型六角铁氧体(Ba1-xSrx)3Co2Fe24O41材料。研究了Sr2+取代对Z型六角铁氧体显微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2+取代量x≤0.5时,随着取代量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和烧结密度增加,1200℃烧结时,材料的起始磁导率从x=0的4.8增加到x=0.5的16.5,同时矫顽力减小;进一步增加取代量时,材料的起始磁导率下降,并且其矫顽力增大。x=0.5时,材料具备高的磁导率(1250℃烧结时为17)、较高的截止频率fr和磁品质因数Q,以及较低的矫顽力Hc。 相似文献
2.
3.
4.
六角晶系铁氧体纳米晶微波吸收剂的微结构与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纳米晶,并对其进行离子取代和稀土掺杂.采用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在1250~1275℃焙烧温度下就可形成均匀单一的铁氧体纳米晶;磁性能和吸波特性研究表明,纳米晶的磁性能和吸波特性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铁氧体粉末.在X波段(8~12GHz)和Ku波段(12~18GHz)Co2-Z型铁氧体有多个吸收峰,最大吸收量达65dB,10 dB带宽达到6.5GHz,说明这是一种优质的宽频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2GHz频率下材料磁导率的实部、虚部均大于10为研究目标,对Co2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材料,以磁导率理论计算表示式为基础,分析了饱和磁化强度Ms、面内各向异性场Hφ、面外各向异性场Hθ以及阻尼系数α对材料磁谱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对Co2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材料,从配方、掺杂及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组满足2GHz频率下μ′、μ″>10的配方、掺杂及工艺条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材料磁导率、共振频率及共振峰值的宽度,从而使研制的材料适用于更宽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6.
7.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温烧结Li0.5-0.5x+0.5yTiyZnxMnaFe2.5-0.5x-a-1.5yO4(0.15相似文献
8.
Z型六角铁氧体(Sr_3Co_2Fe_(24)O_(41))因其在室温低场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磁电效应以及优异的高频软磁性能,具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以硝酸铁、硝酸锶、硝酸钴以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纯净的Z型六角铁氧体。探究了水热反应温度(Th)、水热反应时间(th)、氢氧根与硝酸根摩尔比R(OH~-/NO_3~-)=3y∶1)、锶离子铁离子摩尔比(R(Sr~(2+)/Fe~(3+))=x∶8)、烧结温度Ts及烧结保温时间ts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经过参数优化后,成功制得了纯净的Z型六角铁氧体,并且所制得的Z型六角铁氧体具有自体取向的趋势,其在(00l)方向的取向度从原来的9.6%变为66.2%。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近(2008.10.10)举行的第十届国际磁铁氧体会议(ICF10)和第十三届全国磁学会议(2008.10.31)资料,以及近两年有关专业会议文献等,综合报导了GHz用六角铁氧体和铁氧体复合材料研究国内外近期动态。 相似文献
10.
11.
12.
简单介绍了GIS几种局部放电常用的检测方法,具体论述了GIS局部放电超高频(UHF)检测法,分别对UHF检测法检测原理、干扰原理、定位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局部放电的波形特征、相位特征和频率特征的综合分析列出了各种局部放电现象的特征经验总结。最后给出了GIS局部放电UHF检测法的一个典型实例,应用此实例对GIS进行了局部放电现场测试及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超高频局部放电测量技术(UHF法)可有效检测运行GIS设备局部放电信号,及时发现GIS设备内部存在的绝缘缺陷。UHF法弥补了GIS设备缺乏有效试验手段的不足,可作为现行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的补充,有助于GIS设备的运行维护。本文采用自行研制测量装置成功地捕获到运行GIS设备产生的超高频局部放电信号,为推广应用UHF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对白光LED在室内照明中应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白光LED的控制技术。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LED的优势与特点。实践证明,白光LED应用于室内照明,可达到节能和提高室内照明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碱性电池中铁负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铁.镍电池、铁.空气电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铁负极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近年来在提高铁电极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并采用掺杂化合物的烧结多孔铁电极以改善铁电极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动车用轮毂电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轮毂电机相对于燃油汽车和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的优势,比较了各种电动汽车用电机的基本性能。阐述了轮毂电机的不同驱动方式及其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转矩脉动的抑制、弱磁扩速、电机本体的设计及永磁材料等将是今后轮毂电机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