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舒冬梅 《功能材料》2007,38(A09):3387-3390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及AMPS-AA-AM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以自制的高分子吸水树脂(SAP)作为水泥基材料自养护外加剂,利用吸水树脂优良的保水性能,为水泥水化提供较长时间及持续、稳定的水分供应和充分的内部相对湿度,保证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养护的目的。考察了影响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因素以及掺加吸水树脂的水泥试样的强度、流动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三元共聚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共聚物吸水性能与共聚物组成,交联剂用量,反应体系中油相水相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共聚物吸水树脂的吸水溶胀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性单体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共聚物吸水树脂的抗盐性能,土壤中添加0.2%的三元共聚树脂即可明显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丝瓜络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而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分析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达15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15g·g-1。  相似文献   

4.
耐盐性高吸水树酯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AMPS与丙烯酸摩尔比,AMPS水溶液浓度,丙烯酸和AMPS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吸水性树脂30min吸蒸馏水和0.9%NaCl水溶液分别为1350g/g和150g/g,且凝胶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腐植酸、丙烯酸为单体,丙三醇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腐植酸/丙烯酸型吸水性树脂,并考察腐植酸加入量、中和度、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分含量对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岭土为接枝物淀粉为单体,通过水溶液共聚法制备复合型耐盐高吸水性树脂.分别考察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用量对样品吸水倍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方,制备样品在去离子水、0.9%NaCl和1.5%NaCl中的吸水倍率分别达到1215倍、125倍和105倍.  相似文献   

7.
原位聚合法制备壳聚糖-g-聚丙烯酸/高岭土复合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机粘土矿物与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具有改善树脂吸水性能、增强凝胶强度、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以高岭土、壳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壳聚糖接枝共聚丙烯酸/高岭土复合吸水树脂。以丙烯酸量为基准,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壳聚糖、高岭土等与丙烯酸的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壳聚糖和高岭土共同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以过硫酸胺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0.3%,交联剂用量为0.05%,壳聚糖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13,高岭土与丙烯酸质量比为0.13时,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综合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四烯丙基氯化铵(TAAC)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复合交联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温敏可控型吸水树脂。考察了复合交联剂用量、交联剂摩尔配比和温度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吸水树脂结构进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在100℃以下很小,高于150℃明显增大,且通过改变复合交联剂总用量及交联剂物质的量之比可控制吸水树脂在低温和高温下的吸水倍率。另外,吸水树脂对温度敏感,改变温度可控制其吸水速率和吸水倍率。  相似文献   

9.
在粉煤灰改性的基础上,通过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对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质量比和改性粉煤灰用量等实验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吸水树脂具有好的吸水性和耐盐性,其在蒸馏水和0.9%NaCl中的吸水率分别为543.7和178.6g/g。并使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敞开体系快速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浴温度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5min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高达16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55g·g-...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与醋酸乙烯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以单体自交联制得高吸油性树脂。对影响其吸油性能的多种因素,如单体配比、引发剂、油水相比的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的高吸油性树脂吸苯最高达16.1g/g,吸甲苯为14.8g/g,吸环己烷为13.3g/g,吸煤油为12.5g/g,可用于河面、海洋浮油的回收及工厂废水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二元共聚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水为分散相,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结构、交联剂浓度、共聚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对高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所制树脂可吸其自身重的11倍左右的煤油、16倍左右的苯。  相似文献   

13.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双烯化合物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结构、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共聚单体配比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高吸油性树脂对水面浮油的回收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射合成丙烯酸类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合成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耐盐性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的组成、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和微波功率对待测液体吸液倍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树脂吸液速率和保水性能的研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为1509 g/g,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及相同离子强度的CaCl2、FeCl3溶液中吸液倍率分别为184g/g,165g/g,14g/g,树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树脂的吸液倍率与电解质溶液阳离子的价态有关,价态越高,树脂的吸液倍率越低;该树脂具有较大的吸水速率和良好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2,他引:30  
采用逆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和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制得的树脂吸去离子水达1200~1700(g/g),吸0.9%NaCl75~143(g/g)。实验发现树脂水凝胶呈现假塑性流变行为,具有显著的增稠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计算树脂吸水倍率的经验公式,可用于树脂的合成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用淀粉、部分中和的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用分步法进行交联接枝共聚,通过系统实验,选择最佳配比,制得吸无离子水3000(g/g),吸0.9%NaCl水溶液140(g/g)的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酰胺用量等合成条件与吸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吸水性树脂的微波辐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微波加热提供反应所需热量,以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开展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微波辐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在最佳条件下合成了吸水率为753g/g的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本工艺较传统加热合成方法节省时间数10倍,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无“三废”排放,是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内交联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内交联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和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制得的树脂吸水速度快,吸水倍数高,在4min内可吸去离子水1800(g/g)左右,吸0.9%NaCl水溶液150(g/g)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在惰性溶剂中进行悬浮聚合,从而制得了内部具有小孔、外形呈蓬松状的粒子。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溶剂种类及反应温度等因素时吸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所得树脂可吸相当于其自身重量10.2倍的煤油、18.8倍的苯。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单体,合成了共聚型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共聚单体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对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影响。制得的树脂可以吸其自身质量的11.8倍的煤油、14.7倍的苯、6.5倍的泵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