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我国南北地区饮食文化的差异,分别对南北6个代表性城市即北京、沈阳、上海、重庆、西安、广州的居民膳食中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摄入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6个城市居民每日膳食中食用植物油提供的n-6与n-3脂肪酸比例,仅西安为4.4∶1,符合(4 ~6)∶1的适宜比例,其他城市为(7 ~13)∶1;6个城市居民膳食中食用植物油提供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三者的比例均未达到适宜比例(1∶1∶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兰州市城关区部分大型超市,火锅城及烧烤煎炸店用油的卫生质量。方法根据食用植物油国家卫生标准对采集样品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及感官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超市销售的食用油合格率90%,火锅店和烧烤煎炸店用油合格率分别为30%和45%。结论兰州市城关区销售、使用的食用植物油需强化监测、监督措施,提高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婧妤 《中国油脂》2022,47(3):5-10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和我国油料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格局、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消费、改善我国油料供给能力和结构、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兰州市城关区部分大型超市,火锅城及烧烤煎炸店用油的卫生质量。方法根据食用植物油国家卫生标准对采集样品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及感官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超市销售的食用油合格率90%,火锅店和烧烤煎炸店用油合格率分别为30%和45%。结论兰州市城关区销售、使用的食用植物油需强化监测、监督措施,提高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艳 《中国油脂》2003,28(7):77-78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 ,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过剩。为了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部及时提出“稳粮压棉扩油”的措施和“一退四还”政策。1 国内油料作物产销情况1 1 油料播种面积我国油料播种面积逐年增长 ,近 5年播种面积是 :1998年油料播种面积 19378 5万亩 ,其中大宗油料油菜籽 92 90万亩 ;花生 6 0 5 9万亩 ;葵花籽1335万亩 ;芝麻 94 5万亩 ;大豆 12 75 0万亩 (国家不作油料作物统计 ,口径有出入 ,下同 )。 1999年油料播种面积 2 0 85 9万亩 ,较 1998年增长 7 6 %。其中油菜籽 10 348万亩 ;花生 6 40 2万亩 ;葵花籽 16 97万亩…  相似文献   

6.
食用调和油是食用植物油的一种,食用植物油的质量主要由其特征指标决定。任何植物籽仁加工成的食用植物油,特征指标均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超出范围就会影响它的质量。生产厂家钻了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标准中未制定特征指标的空子,为了谋取暴利,使市场上食用调和油用低价植物油作主要成分,以高价植物油为调和油命名,实际上名不符实。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销格局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我国食用植物油及油料品种基本情况 按我国现行生产统计口径,油料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向日葵籽、芝麻、胡麻;但实际上,大豆和棉籽也是加工食用油的油料。按加工量排序,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是国内制油主要原料。按消费量排序,大豆油、菜籽庙、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是食用油消费主要品种,其中大豆油和菜籽油占消费总量60%左右,花生油和棕榈油占30%左右,棉籽油占8%左右。本文所述油料口径:生产部分就是现行生产统计口径,进口部分还包括大豆;食用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份市售食用植物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浓度,并进行危害性评估。结果表明,120份样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检出率为10.8%,最高检出浓度为33.12%。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未检出。对当前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的含量进行监测,有助于了解市售食用植物油中塑化剂的污染状况,为食用植物油的安全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强  易新萍 《粮油食品科技》2010,18(4):56-57,60
为了解我国西北地区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状况,有效监管食用植物油行业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2009年对西北5个省的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按照《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评价分析。连续两年的国家监督抽检产品质量基本无差异,2008年和2009年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4.0%和93.8%,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酸值和过氧化值。西北地区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基本稳定,但应该加强行业日常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标准进行了梳理,同时参考国际食品法典食用油脂标准,对食用植物油重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出我国现行植物油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变化趋势影响着城乡居民整体食用植物油消费走向,深入研究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粮油供给安全战略和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数据,从宏观角度出发,利用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食用植物油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习惯4个主要因素构建灰色GM(1,5)预测模型,并对2021—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4.94%,满足模型预测要求;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发现,2021—202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恢复到10 kg以上,且呈小幅增长态势,叠加持续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我国油料油脂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为此,提出了引导油脂消费结构调整、加强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监督、提高食用油利用效率和杜绝浪费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5种儿茶素类抗氧化剂的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再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容,过0. 45μm滤膜。然后采用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选择甲醇-水(体积比1∶9)+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梯度洗脱。综合分析各化合物吸收光谱,选择216、230、280 nm作为检测波长。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检测橄榄油中5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化合物分离度好,峰型尖锐,加标回收率在80%~101. 3%之间;方法通用性和精密度实验数据均表明该方法满足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3.
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镉的含量.利用微波消解样品,对食用植物油中的镉进行原子荧光测定.Cd在0~2.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0,最低检出浓度为0.0078 ng/mL,回收率均在90%以上.该方法简便、快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较低的检出限,适合食用植物油中镉含量的...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基于介电特性的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原理及平行板电容法、同轴探头法与谐振腔体法介电特性测试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比较。综述了介电特性在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技术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影响因素,利用1982—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农村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等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多种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就消费量的四段异常波动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与农村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30,农村居民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11,消费习惯的弹性系数在0.70以上;误差修正模型中只有消费习惯通过t检验,其弹性系数在1.1以上;突发事件是造成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这又会随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消费习惯的黏性而逐渐回归正常。长期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对其食用植物油消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短期来看,消费量的变动主要受消费习惯影响,而与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性不强。基于上述结论,就当前农村地区食用油摄入过量问题,提出注重城市化建设质量、加快乡村振兴实施步伐、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健康消费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B/T 22110-2008为检测方法,对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主要食用植物油(调和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十八碳类反式脂肪酸有6种检出,同一油种具有相同种类的反式脂肪酸,各种类反式脂肪酸含量变化具有同步性,并呈显著性相关,各类反式脂肪酸在产生时具有相同的异构几率;当一种食用植物油的某类反式脂肪酸总含量接近或超过相应脂肪酸组成含量时,这份油样肯定不是单一品种的油样;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用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尤其是脱臭过程;我国存在因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过高而影响健康的情况,消费者、企业及政府部门应对食用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将DHA藻油添加到植物食用油中,调配出一种居民使用方便、低成本的功能性配方油。以DHA藻油、普通植物油为原料,经适温适时搅拌配制成油剂,将所得油剂经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烹调方式的检测,测其理化性质和DHA的稳定性,并得到如下结果。(1)获得以大豆油为原料添加DHA藻油的油剂,其SFA:MUFA:PUFA为0.77:0.83:1.00,而ω3:ω6为1:5.08。在油剂中,DHA含量为4000 mg/kg,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建议的推荐值。(2)含有DHA藻油的大豆油在125°C条件下,保持10 min,DHA和各种脂肪酸有所下降,但是到了200°C时,下降趋缓。(3)添加0.8% DHA藻油的大豆油在62°C条件下保存36天,其过氧化值达到5.85 mmol/kg,但仍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 6 mmol/kg)。根据测算,该产品在室温下仍能保存18个月。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配制方法简便,广大居民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基本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食用植物油返色原因及其防止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返色现象是植物油精炼后会经常遇到问题,如何有效控制返色现象,提高油脂品质稳定性,是油脂行业迫切需要解决难题。该文论述食用植物油返色原因及其防止对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