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窗》2016,(9)
许多大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城中村",由于"城中村"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步入改造的进程中。在改造过程中,村庄的历史文脉和结构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场所精神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流失,人们在改造后的城中村中获得了高质量的物质空间环境却再也找不到文化的归属。城中村中的积极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精神的延续都是场所精神得以再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参考广州茶滘村的改造后,对城中村改造中场所精神的再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山杉  顾红男 《建筑技艺》2022,(S1):171-17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问题也愈发尖锐,其中频发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对于城中村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CPTED理论指出物质环境的改变会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而街巷空间作为城中村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实行犯罪防控的重点区域。因此文章引入空间句法对典型城中村案例的街巷空间分别进行轴线分析和视域分析,探究其街巷空间结构对犯罪防控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当前存量规划新阶段的城中村犯罪防控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鹏嵘 《城市建筑》2022,(22):32-34
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承受了这些快速变化所带来的优点与弊病。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个独特结果,在城中村中,复杂交错的空间权力关系牵涉了广阔的利益共同体。本文基于城中村中的“空间权力”,并结合理查德·塞尼特开放城市中“边界”和“交界”视野,梳理了南头古城的两次改造对公共空间的激活作用,使得城中村从“边界”向“交界”转变。思考城中村中复杂的社会网络与空间权力结构,城中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仅是可负担的住房保障体系,更成为关系密切且充满活力的社区,为城市向好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运用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分层研究。而本文则从城中村改造视角下分析西安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具体包括对城中村是西安市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场所、西安市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方式对流动人口居住的影响及从城中村改造视角下解决西安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三部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研究城中村的存续机制,指出城中村改造的核心在于人口的城市化。分析了当前城中村的改造模式,阐释了城中村改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保证农民的利益,不能急功近利;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现象,它的最终融入城市是历史的规律。最后提出“文化融合”模式,让城中村村民充分接受高等教育,改变其文化属性,并结合近期“自我原位塑造”的改造模式实现城中村的自然改造。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任何一个城市在发展经济、扩张面积、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难题,是城乡矛盾的焦聚点。“城中村”改造是缓解城乡矛盾的突破口,是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试验区,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场所。但“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多方利益,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搏弈的过程,如何创造各方共赢的合理安排,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建立和城中村改造的成败。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益红 《建造师》2010,(4):11-12
城中村改造成为很多城市城市化进程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城中村村名权益的保障又成为这些问题的核心;本文从制度角度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村民的权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梁芳  张海龙 《建筑与环境》2009,3(5):177-179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中村”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城中村”是我国近2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不断快速扩张和郊区农村的不断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最后给出“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及其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研究背景2023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在中央及各部门重要会议中多次被提及。当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一方面,由于城中村土地无序规划、建筑密度高、布局凌乱等原因,公共空间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城中村居住空间狭小,居民愿意在公共空间停留。因此,城中村有限的公共空间承载着更多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袁为  翟斌庆  陈远翔 《华中建筑》2014,(11):104-108
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城中村在地方更新改造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居民邻里关系往往在城中村更新改造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折射出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尚不能与当地物质环境的改善同步进行。对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邻里关系与地方社区在改造项目中的参与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对西安市西八里村和井上村两个城中村的更新实践调查分析,研究将深入探讨有关问题及其成因。最后,研究将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以期对我国城中村的改造实践具有更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城中村由于公共空间不足,环境设施老旧等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冲突的聚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微更新视角城中村改造理念、模式、原则等内容,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及规划影响因素,并以保定市莲池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项目微更新改造模式及规划设计要点,研究表明:微更新城中村改造理念可实现多方效益的平衡和提升,维持原有城市肌理,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现行微更新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诗琦 《住区》2021,(2):23-29
公共空间质量是影响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提升公共空间是城中村更新实践的必要环节.在城市更新策略由“改”转向“修”的背景下,从既有居民需求和空间肌理出发,探寻城中村公共空间修补方法的理论相对缺乏.以深圳市笋岗村为例,在调查居民行为模式和认知偏好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居民活动数量、活动意愿与空间特征的关系,总结吸引居民聚集...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典型空间形态之一。该文调查对象为武汉市洪山区红旗村。在基本分析(道路、公服、人口、产业、建筑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公共空间特征——通过对红旗村九组整体公共空间描述;公共空间具体刻画(涉及人的行为和日常生活)以及公共空间改造三个方面的把握,得出结论:虽然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差、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成为必然,但是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城中村的存在价值,在城市空间设计及城市更新过程中学习城中村对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保留城中村肌理,或者借用城中村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红星  蒋芸 《山西建筑》2007,33(9):76-77
面对在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城中村”的现象,调查了“城中村”目前的人居现状及人居环境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提出改造城中村的思路与模式,揭示“城中村”实现合理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日趋重要,但改造过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城市发展建设起到阻碍作用,需加强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城中村”改造的困境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6.
在大踏步迈进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怎样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让“城中村”居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我国城市化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的范本——大马村。  相似文献   

17.
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京祥  赵伟 《城市规划》2007,31(1):63-67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二元规制环境作用而产生的一类独特的地域空间。本文对以往许多研究中将城中村简单地视为“毒瘤”并进行过多指责的认识进行了反思,分别从土地、住房、市政管理等各种城市制度环境的二元性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城中村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与动力并不能全部归因于原住民主动、非法获取城市发展的“外溢效应”,而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地方城市政府现行政策的“趋利性”、“二元性”而造成的。城中村在支撑中国快速而“粗放”的城市化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相应对城中村的有效改造必须摈弃简单的“推土机”方式,而是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深刻变革,从根本上消除城市政府的“趋利性”和“二元政策”。  相似文献   

18.
杨柳  刘骏 《住宅科技》2023,(7):44-50
文章以广州市石马村北约为例,剖析“新土客冲突”现象的原因和表现,结合社会融合的理念,提出治理优化意见和空间更新策略,通过相关制度优化和一系列公共空间的干预措施,解决制度不公、文化差异、经济差异、资源匮乏等问题,重塑城中村公共空间,重构城中村居民生活方式,以促进村中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从而消解“新土客冲突”,为城中村更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空间的分化与极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经济转型伴随了社会分异程度的增加,带来新的社会空间结构。对于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对其社会空间结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又区别于其他一般城市。该文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丽江的实地调研,分析丽江在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构建以及在旅游影响下游客、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对其的使用情况从而产生的分异现象,这种分异现象反映出丽江在旅游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公共空间不平衡、民族文化失色和社会阶层分化加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也在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中村不但对城市美观造成影响,还制约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的发展成为困恼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为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的规划改造迫在眉睫。鉴于此,在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宁德贵歧村为例深入分析城中村规划改造的策略,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