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均怡 《城市建筑》2023,(14):155-158+164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设计的建筑作品以其“诗意”的气质而闻名,致力于回归建筑的真实性探索,是当今建筑界备受关注的建筑师。文章将简析彼得·卒姆托的经历,以战后欧洲艺术角度为切入点,追溯其作品的建造形式。文章以克劳斯兄弟教堂为例,从建筑形体和材料构造两个方面分析其作品及思想,以获得对其作品的超越形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期刊导读     
《建筑与文化》2011,(7):126-127
《建筑与都市》中文版专辑:瑞士之声/建筑十年(2000-2009)瑞士建筑素有美誉,尤于20世纪90年代异峰突起,一众建筑师们以彼得卒姆托、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彼德马克利、吉贡/古耶等为代表人物,凭借其设计作品的非凡表现力蜚声国际建筑界。2000至2009年间,瑞士建筑秉承优良传统,孜孜求索,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正迅速而又彻底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和文化,建筑师得以在空前的机遇中大显身手。然而,一方面由于庞大的建设量,中国建筑成为全球建筑界关注的中心,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外国建筑师参与中国的设计项目,并且在许多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建筑师正被动地面临着边缘状态的威胁。由于长期与国际建筑界隔绝,在理念和设计思想、设计手段方面的落后,中国的建筑师处在前所未有的超速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下,  相似文献   

4.
简讯     
格雷夫斯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2001年度金奖美国建筑师协会(AIA)2001年度金奖日前揭晓,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成为继柯布西耶和赖特等人之后的第58位获奖者。今年66岁的格雷夫斯设计过200多座建筑,曾赢得120多个奖项,其最大的成就之一在于“促进了美国建筑设计的蓬勃及多元化发展”。 格雷夫斯的创作并不局限于建筑物,还设计日常家居用品,如茶壶和果汁机等等;20世纪60年代,在他开始设计家居用品时,曾遭到当时建筑界的抨击;从20世纪70年代起,格雷夫斯将传统建筑语汇抽象化并引入建筑设计,建成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建筑设计圈子存在着两种思潮,一种是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发扬光大;另一种,是如何把西方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运用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来。在这两种思潮中的纠结,在客观上使中国建筑师特别没有自信;那个时期的设计作品,要么存在着模仿某些西方建筑作品的明显痕迹,要么直接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直白的语汇相符号。1990年代后期,中国建筑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关注到"建构"理论对20世纪的建造历史的总结,在这一理论的鼓舞下他们回到了建筑本质问题"基本建造"的思考上,研究如何使用材料、如何强调"结构逻辑"、"构造逻辑"与"形式"的对应。这批年轻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6.
iTo create space that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life is architectureis greatest gift to the community it serves. i “创造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空间是建筑对社会的最大奉献”。-约翰· 波特曼 著名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蜚声于国际建筑界,完成了大量的多样化建筑项目,其著名不仅作为一位优秀的建筑师,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发展商,成功地参与开发了自己设计的部分项目。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其所处时代唯一的一位不仅设计了一系列大胆而新颖旦极具影响的单体建筑,同时创造了大量的整体式优秀的城市空间。毫无疑问,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美国及国际建筑界一种独特的声音,波特曼本人在建筑界的地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现象学理论和方法被引入建筑领域。在建筑现象学研究中,可粗略分为主要受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影响的一支和受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影响的一支。诺伯格-舒尔茨在80年代的一系列著述,以及建筑历史研究领域里弗兰普顿和“艾塞克斯学派”成员等的研究显示了前一种方向;在建筑设计领域,霍尔、帕拉斯玛等讨论建筑知觉、体验和设计的关系,明显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其理论基础。此外,建筑师卒姆托等也在实践和创作中显示出现象学的思想与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建筑现象学也一度成为国内建筑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以其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年)、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1999年)等项目的影响力,为国内外建筑界所知晓,但作为一介设计大师,近20年对中国建筑学界的贡献还更多体现在建筑评论与建筑文化的传播普及的推动上。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由他主持并编著的建筑文化类著作与评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2012,(6):1-1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引起各国建筑界强烈反响。近20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绿色建材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绿色建材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他们制订出了一些有机挥发物(VOC)散发量的试验方法,规定了一些绿色建材的性能标准,对一些建材制品开始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并积极开发了一些绿色建材新产品。绿色建材以其健康、环保、安全等特性,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住区》2015,(4)
<正>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界开始关注建筑策划并努力创建本土的建筑策划理论体系与实践以来,距今已有20多年了。201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建筑学名词》一书已经将建筑策划列为建筑学专有名词。建筑策划的概念、理论、方法不仅为业界所接受,而且在近几年里建筑策划的实践以及建筑师将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结合开展的业务实践也日益增多,极大地完善和丰富了建筑策划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独立建筑师大胆探索实验性的建筑语言,试图挑战当时主流的建筑意识形态。《时代建筑》杂志积极介入他们的实践活动,为探讨实验建筑话语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文章回顾了这场"建筑运动"的来龙去脉,重点分析《时代建筑》杂志对新兴建筑师作品的讨论和评述,作者认为这些专题报道揭示了实验建筑话语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推动了建筑批评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年轻建筑师中曾经出现过参加日本《新建筑》杂志设计竞赛的热潮。这是中国建筑师学习和参与国际建筑讨论的一个渠道,也是中外建筑交流的特殊形式。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状况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和建筑实践与国际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闵晶 《建筑师》2012,(1):19-30
阿道夫·路斯(1870—1933)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然而.在中国.人们对他作品与思想的了解常常止于“装饰就是罪恶”.这与其在国际建筑界的重要地位形成很大反差。本文将对路斯的建筑观念进行分析,呈现路斯对建筑的多方位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朱博 《华中建筑》2008,26(2):39-42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1980年起,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和作品开始传入中国。该文对后现代建筑在中国出现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后现代建筑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5.
论多元化的建筑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艳 《山西建筑》2005,31(15):23-24
总结了20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师们对建筑形式美的各种思考与探索,置疑我国建筑界“形式追随功能”的教条,呼吁展现多元化的建筑形式美,从而实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6.
周飞强  卢炘 《建筑创作》2006,(1):133-140
20世纪下半叶,在博物馆数量全球激增的情况下,许多博物馆建筑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新建筑问题似乎尤其突出,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功能空间的具体适用性方面。大部分博物馆员缺乏相关的建筑经验,博物馆学界又缺乏系统的评价原则;而建筑师则要施展自己的设计理念,建筑界也奉行自身的一套评判标准。国内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出现了所谓的“建筑师获益,博物馆叫苦”的尴尬状况。  相似文献   

17.
2016、2017年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先后评出两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展示出百年时间跨度中,在呈现经典建筑与设计思想时也传承着中国百年的建筑学脉,这是建筑与文博界成功跨界合作的样本,体现了20世纪建筑遗产理念下事件、作品、人物、思想的时代风貌。守住20世纪建筑遗产就是对历史建筑保护最好且最需要的行为,尤其要树立20世纪中国优秀建筑师的群体像。20世纪建筑是中国遗产应特别予以关注的范本,它不仅展现近现代建筑的整体成就,还是建筑创作的基础和起点,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建筑界的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波多.   《世界建筑》2000,(12):18-19
20世纪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这种社会的变化也强烈地影响到建筑的发展。在世纪末的建筑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倾向。不同的建筑师表达了不同的建筑思想,但历史与传统将仍然是新建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砖瓦》2022,(10):9-11
<正>该改造项目位于韩国首尔南山脚下,原建筑是20世纪90年代用红砖建成的考试院旅馆。建筑师希望这个地方保留过去的模样,与此同时将它升级成一个与电影院、咖啡馆、餐厅和设计商店共存的文化综合体。建筑师在尊重现有建筑的时间传承时,也在努力打造一个可以汲取近期和未来可能性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吴昊 《现代装饰》2009,(3):138-140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建筑师已经开始应用生态学理论设计“生态建筑”.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4次大会,以“建筑·人口·环境”为主题,较早地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增长,环境、自然资源及能源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