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对村庄规划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是合理落实上位空间规划指标、优化村庄分类、有效指导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一环。本文提出“底线控制—潜力评价—分区分类”的村庄评价模型建构思路,在“三区三线”作为村庄发展底线先行控制基础上,构建包括4个准则层、10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综合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AHP和Delphi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对县域村庄分区分类发展指引展开探讨,以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为实证案例,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及可信度,以期适应乡村复杂多样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双评价”是识别国土空间特征、预判发展方向和统筹谋划资源利用的科学手段,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鉴于上海市崇明区西沙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引入“双评价”模型来辅助西沙城镇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剖析城镇圈国土空间“双评价”的内涵和核心要点,从基础数据库构建、技术方法选择和评估框架搭建3个方面,提出城镇圈“双评价”模型的优化策略。通过分析西沙城镇圈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从生态、农业、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4个角度搭建城镇圈特色“双评价”模型,对其进行推演和场景应用,以期为西沙城镇圈“三镇一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付飞  刘雯雯  方翰 《室内设计》2021,(5):138-144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演 变及生态优化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有着极 其重要的推动意义。以县域城镇绵竹市为样 本,在“多规合一”国家级试点平台的规划背 景下,对2008—2019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量 化评价,耦合土地利用阻力-潜力适宜性模型 和CA-Markov模拟模型,对绵竹市城镇用地 开发适宜性及城镇建设用地演变发展进行 探索,针对生态承载力评价、土地开发适宜性 评价及城镇建设用地未来发展模拟结果,结 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分别提 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期 为国内县域城镇“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体系构建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先选取11项评价指标开展限制性评价,识别影响城镇建设开发的短板要素;其次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运用GIS手段构建集成评价模型,在强限制性分区基础上,得出4类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保护农业生产格局、细化农业空间、落实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当前,“双评价”指南主要应用于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其适宜性评价侧重于自然地理特征,未考虑地方农业生产结构、现状条件等因素,造成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适宜区高度重叠,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过大、精度不足,对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缺乏指导意义。本文将“优势农业空间”概念引入镇级国土空间规划适宜性评价,在镇域尺度上明确其定义、内容和特征,创新提出镇级“优势农业空间”的评价方法体系,并以成都市白头镇、隆兴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探索“优势农业空间”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方法及成效,以期为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陶德凯  杨晨  吕倩  王晓菁 《城市规划》2022,(6):25-36+76
自“十五”时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发展一直是国家战略,经过“十二五”时期后的加速发展期,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宏观背景,梳理了规划视角下城镇化发展的逻辑演绎,指出新时期县级单元城镇化发展呈现政策动力支撑、回流人口红利等新特征。在县域新型城镇化成为解决城乡差距及“三农”问题重要抓手和载体的“十四五”时期,需要在承接既有县域城镇化路径模式基础上,融合“多规”管控思维,找准定位、系统研究、有机衔接,为“十四五”时期创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安徽建筑》2019,(8):34-35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国土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宁国市空间规划编制为例,通过"双评价"为基础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空间格局的四次重要调整,都与国家战略目标休戚相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产业和人口过度集聚、气候变化加剧、信息化引发的生产变革是我国空间格局优化必须直面的安全挑战。作为指导国家城镇格局优化的“国家空间规划论”,也从强调生态优先向关注安全问题拓展。为更好地实现经济安全,通过构建“四力”(PSVC)经济潜力评价模型识别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成为国家构建经济“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为更好地保障生态安全,笔者在精准分析我国国土空间资源的基础上,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6个一级分区,并对城镇化重点地区进行差异化的引导。气候变化将给城镇化重点地区带来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城镇建设模式和适应性的安全韧性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9.
陈珊珊  王健 《室内设计》2023,38(3):80-86
我国过去的城镇发展主要着眼于增量 空间,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土地资源紧约束的要 求下,对城镇存量空间规划和治理的系统性研 究是新时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所在和紧迫 需要。本文从土地规划管理、城市建设两方面 系统回顾了我国城镇存量空间规划和治理工作 的历程,在总结存量空间规划和治理相关的研 究成果、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存量空 间规划应以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管理为导向,聚 焦“三闲四低”等城镇中亟需提质增效的区域, 系统建构从利用调查—评价识别—划定重点单 元—优化利用—配套制度的全流程技术体系。 在调查评价和单元划定环节,应抓好评价标准构建、利用调查、图斑核查三大流程,在此基础上划定存量空间提升的重点单元;在优化利用环 节,应以实施为导向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存量空间综合提升方法;在配套制度环节,应将 “存量” 思维嵌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全流程,重点在调查监测、规划编制、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监督 检查等五大环节加强存量空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最后结合内江市典型城市案例对技术方法 予以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0.
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对村庄规划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发展潜力评估机制是影响未来村庄分级分类发展是否合理的重要前提。文章以广西靖西为例,从村庄发展底线控制、村庄发展基底特色、村庄发展动力目标等角度出发,选取了影响靖西市域村庄发展的2个硬性指标因子、3个弹性指标因子作为村庄发展潜力的分析要素,以"底线控制—因子分类—现状评估—发展潜力—分级分类"的技术研究路径,运用GIS软件对市域村庄进行"单因子现状评估"及"多因子综合加权叠加评估"双评估发展潜力评价,综合判知市域发展潜力较大的行政村。在此基础上,对市域村庄分级、分类布局规划提出相应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恪 《城市建筑》2023,(5):39-42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为科学评判乡镇发展潜力,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为原则,从空间底线与安全、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与规模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科学高效、展现地域特色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上,综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提出了多层级的乡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步骤。在实例分析中,以湖北省十堰市黄梅县为例,对黄梅县12个镇及4个乡进行了比较分析,而后划分为5个乡镇发展潜力层级,为黄梅县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科学有序地统筹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浮现。为更好地支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必要对现有的"双评价"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再认识。文章从国家层面对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要求入手,通过梳理和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优化和政策配套角度探讨"双评价"工作优化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荷蕊 《城市建筑》2023,(8):120-123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指标体系以保证实施。作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重要落实单元,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偏向实施性,重在定性定量定位,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在指标体系上应有所差异。在原有空间类指标体系及国土空间规划市县编制指南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县级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以黄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提出“目标—指标—坐标”导向下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分阶段、分领域提出构建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紧张是我国的国情,新型城镇化实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这就要求空间规划做到顶层统筹和管控。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是理清"多规"实现规划衔接的顶层设计与城乡协调空间管控的前提,本文以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为例,通过评价梅山镇总体规划镇域空间管控、城镇用地布局,分析在国土空间规划指引下作为一个中心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特征,提出对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全域空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市县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而科学地调整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是实现区域绿色和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文中从点、线、面三要素出发,对城乡空间结构各阶段的居民点、道路交通以及用地布局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构建了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在“双碳”目标和县域国土空间规 划的双重背景下,县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 划成为重要的碳排放治理手段,然而现阶段 我国县域缺乏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的低 碳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碳源/汇—空间驱 动因素—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联机制, 以我国1 903个县级城市2010—2018年面板 数据为基础,基于SPSS 25.0的数理统计方 法展开研究,构建双碳目标导向的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过程性评价体系,并以武安市为对 象进行实证研究,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关键 低碳指标体系和相应规划策略。研究表明: 一、过程性评价方法对于动态发展的全国广大县级城市具有高度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二、评价体系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系统性衔接,可以 有效识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的控碳薄弱环节,为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低碳评价体系、完 善双碳目标下全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县域层面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 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 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 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 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 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 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 界”,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进行多学科交 融研究。因此,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 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资 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确 定国土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等的 适宜程度。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为实践案例,在客观真实公正地 摸清资源环境资源本底条件基础上,研判国 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明确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落实 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战略引领,以期 支撑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的要求,分析当前各类生态空间规划在管控对象、管控内容、管控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的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按照“管制分区—用途单元—地块图斑”分级划分生态用地,精细区分管控对象。二是完善各层级管控内容,宏观层面强调战略性,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中观层面注重结构性,强化分区管控与单元布局;微观层面侧重实施性,落实生态地块要素管控,实现管控内容的分级指引。三是针对生态空间采用“基础要素、特色指标、特别意图、刚弹结合”多元拓展的管控方式。尝试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分层、分级、分类、多元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框架,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沈大炜 《室内设计》2023,38(1):23-28
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 规合一”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 措。为支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国土空 间高品质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 重点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为研究对 象,立足现状—战略—空间—布局的技术逻辑 方法,从生态优先的视角,探索生态型小城镇落 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通过 分析隆安县作为国家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融 合发展的典范意义,识别隆安发展现阶段发展 的背景与优势,提出从构筑生态本底保护、区域 协同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及空间格局优化角度 为隆安县筑牢生态底线、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提 供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支撑,实现国土空间保值增 值。本文探讨生态格局引领小城镇高品质发展 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 绿色转型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城镇化模式大多数是以工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而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蓬勃发展,许多城镇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旅游业。本文以江西省庐山市海会镇为例,从空间布局视角探索特色旅游小镇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表明,影响特色旅游小镇空间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旅游经济发展因素、区位交通因素。本文将重点从居住用地、旅游发展用地、交通三个方面来探讨优化海会镇空间布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