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
镇远古城文化类型多样,且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旅游利用价值。通过分析镇远古城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结合当地实际,可以设计出镇远的主要旅游形象和旅游线路,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旅游者进行宣传与引导,促进镇远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庆洲 《建筑师》2012,(1):64-73
本文论述赣州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特别论述了风水大师杨筠松营建赣州城以龟为意匠的文化内涵,以及赣州城选址的利与弊.赣州城历代水患及城市防洪排涝措施及其城历代的营建和布局。大师选址营城,兼有防卫和抗洪功用的城墙.排涝的福寿沟水系,古老的街巷,众多的文物名胜,中国第一个城市名胜景观的诞生地,灿烂的历史文化.都表明了赣州是中国古城营建的典范和活教材,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而杨筠松、孔宗翰、刘彝三位大师则为赣州城市营建史上的功臣。  相似文献   

3.
郑俊超  王竹  裘知  张昀  郭睿 《建筑与文化》2021,(11):118-119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住宅建设再次敲响警钟,疫病仍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文章以当前我国城市主要居住形式——商品房住宅为研究对象,梳理健康住宅等相关理论,解析住宅安全健康营建要素,结合住宅现状问题,提出"安全性、健康性"的营建目标,建立适灾"防避"与居家"适用"等住宅营建策略,以期为后疫情时代住宅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黄欢 《华中建筑》2008,26(4):161-167
明代辽东镇防御体系实行都司卫所制,其中辽东都司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该文以辽阳镇城为研究对象,在相关史料阅读和现场调研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防御体系、城市建设、屯田之制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研究明代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城市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城市改造中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古城遗迹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人本主义视角,探讨产城融合的内涵和规划策略。在内涵认识上,从产城关系、产城规模、发展阶段和职住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产城融合建议;在规划策略上,基于对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结合案例提出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空间融合三大策略。研究指出,人本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以贯之的根本理念,产城融合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7.
以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带来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效益的整合要求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和集约型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并尝试采用都市核心区整体空间整合和立体网络结构优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都市核心区营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邹鹏  宋丹然  张媛 《中外建筑》2022,(11):71-77
十多年来,国内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是大多学者并没有考虑其研究的对象是否已经存在法定上位规划指导,或者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空间形态。以已有法定上位规划指导的松滋城东工业园为例,在坚持规划既定的用地布局和路网格局的前提下,以产城融合的最新理念对园区空间肌理进行细部优化,提出职住分而不离,园区重产但不限于产,企业重工但不限于工的产城融合发展策略,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厘清中卫城在明长城西北四镇防御体系中的军事层级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明代中卫城的选址规律、空间布局及防御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归纳出明代西北四镇军事聚落防御性空间的营建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许昊润 《中国建材》2022,(1):138-140
<正>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出复杂化态势,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开展了各类军事活动,在保障军事利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严重降低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质量,影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进程。基于这一背景问题,本文以海湾战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根据战争之于环境的危害讨论我国环保工作的现状及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11.
周红  敖天姣 《城市建筑》2024,(5):112-116
平溪卫城地处湘、黔两省交界,历史上为中原通往贵州地区的咽喉锁钥。文章以平溪卫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与历史地图的梳理,在明晰平溪卫城的历史沿革及空间形态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解读明代平溪卫城的选址特征,并从城池周边防御体系、山水防御格局及城池内部防御空间等方面对平溪卫城的空间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展现平溪卫城的军事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明代长城九边中,辽东镇是唯一兼顾陆防与海防的防御重镇,也是国家陆防与海防工程的结合处,其防御机制与空间布局极具特殊性。文章从历史、地理、军事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明代辽东镇陆海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陆海协同防御体系的空间互动关系与内部关联性,揭示聚落间特殊的陆海协同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该文解析与诠释基于整体观的干旱地区既有聚落适应气候的营建策略,为我国干旱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提供启迪.从聚落区位所具有的气候特征出发,剖析其对气候的适应性智慧;重点从聚落整体、建筑本体切入进行分析,揭示其营建内在的整体观,从而试图归纳出其精髓,以期为我国干旱地区美丽乡村的营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他者"策略:上海"一城九镇"计划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城九镇"计划曾经在业界和传媒引起较大反响.本文从规划演变和文化深层审视"一城九镇"的动机和形成.作者认为,上海要继续担当区域领导者的角色,会积极地认同西方"他者",疏离其所处的地方环境,同时努力成为东方的"他者".即主动的对外拿来主义,对内陌生化.这既是一种文化策略,也是一种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城九镇”计划曾经在业界和传媒引起较大反响。本文从规划演变和文化深层审视“一城九镇”的动机和形成。作者认为,上海要继续担当区域领导者的角色,会积极地认同西方“他者”,疏离其所处的地方环境,同时努力成为东方的“他者”。即主动的对外拿来主义,对内陌生化。这既是一种文化策略,也是一种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隋严春  许建  于星涛 《规划师》2012,28(8):97-100
借鉴国内外在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改善方面的经验,在保护原有历史文化风貌及街巷肌理的前提下,济南市通过对明府城原有路网系统的适度优化调整、低碳交通系统的构建及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的建议,尝试在宁静交通与重塑活力之间寻求平衡,改善其交通通达性,并满足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接入的最低要求,从而兼顾其功能性需求,逐步为明府城打造以慢行交通为主、低碳公共交通为辅的宁静便捷交通体系,重塑明府城活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而生态营建则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振兴发展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文章以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苏南乡村为例,厘清乡村振兴目标与"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之间的要素关系,解析当前苏南乡村生态营建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视域、规划手段和规划内容三方面剖析其规划诱因,并分类型、多维度、多层次提出规划策略,以期指导苏南乡村生态营建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生土材料具有取材便捷,环保节能的优势。云南地区生土建筑数量庞大,红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营建技艺。该文以改进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工艺为研究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云南传统生土民居的种类构造,从材料性能、室内环境、整体安全性三大方面提出对应的优化改造策略,希望在实现生土建筑的使用保护、传承更新的同时,为云南地区的生土建筑保护提供更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透过建设“两型社会”的视角,分析了两型社会的目标和紧凑城市理念,研究了紧凑城市对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其可持续性的特质,提出了紧凑城市规划的策略,以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艾绍琰  丁素红 《住区》2022,(3):24-33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致使的历史文化村镇原有空间结构瓦解,场所记忆丢失,日常交往场所衰败等问题,本文在“文化记忆”的视角下,以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建构出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框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和归纳分析的研究方法,总结唐家湾古镇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以及构建当地人身份认同的文化记忆;梳理出唐家湾古镇公共空间的现状与困境,进而总结出空间的物质特征与文化记忆符号表达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推导出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营造策略。提出空间结构的完善,生活图景的重构,空间秩序的动态发展三个方面的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营造策略,以延续和发扬当地独特文化记忆,激发历史文化村镇活力以及完善物质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