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本文从乡愁之失、乡愁之思、乡愁之解三个层面探讨了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命题。基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商业化的现状指出在历史文化保护中公众参与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活化历史文化、唤醒文化自觉、保留从业初心的三大解决路径,呼吁公众保护城市记忆和共有家园。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介绍城市历史景观(HUL)及其方法,分析西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阐述将西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城市历史景观的塑造将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形态特征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整体性保护框架的,构筑网络化的保护体,完善景观记忆系统,运用活态遗产理论构筑可持续发展途径以及制定结合公众参与的导向政策等的西安城市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策略。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城市功能演进和更新的完善和提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历史环境是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文化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成为城市更新关注的热点。当前研究成果中对历史环境采取的保护再生策略实施使用后评价研究较少,既有案例难以通过再生策略的评价来支持后续的保护工作。本文以天津中心城区典型近代历史环境案例——先农大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众调查、建立评价体系和定性定量评价结合等方法对其历史环境再生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先农大院的保护在艺术审美、公众认知程度、运营管理策划层面的优势和周围相关基础设施资源配套不足等现状问题,以期通过对现状资源的整合与再配置,为该街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霖  张苒  李慧蓉 《规划师》2010,26(7):41-46
城市设计层面的文化策略在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潜力、建立文化内涵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搭建保护与发展的宏观框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广州白鹅潭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于城市设计层面,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为创新保护,建立整体框架;延续肌理,挖掘文化,提升内涵;注入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保护设计手法为提练文化保护要素、选择合适的街区尺度、构筑文化创意廊道等。  相似文献   

5.
历史环境是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文化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成为城市更新关注的热点。当前研究成果中对历史环境采取的保护再生策略实施使用后评价研究较少,既有案例难以通过再生策略的评价来支持后续的保护工作。本文以天津中心城区典型近代历史环境案例——先农大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众调查、建立评价体系和定性定量评价结合等方法对其历史环境再生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先农大院的保护在艺术审美、公众认知程度、运营管理策划层面的优势和周围相关基础设施资源配套不足等现状问题,以期通过对现状资源的整合与再配置,为该街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在引发了社会各个层面关于价值与保护的思考。本文在对比景德镇历史街区静态保护模式的分析下,试图在整合性保护规划的理论框架下,以整合性的策略处理历史街区的城市空间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里弄建筑保护现状为契入点,从政府层面、开发商层面与居民层面三个角度出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及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让人更多地了解里弄文化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也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下的居住功能强化是街区振兴的重要基础,街区的更新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成功决策的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参与理论提出,现状、案例对比分析,针对长春市一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公众参与进行探讨与思考,在宣传教育、建立文化自信、构建社会基础等方面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秉承"以人文本"的理念和初心,探究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包含城市文化遗产及建筑风貌的规划保护,还包含凝聚价值共识和传承、传播、创新名城文化的过程,虽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但所涉事务广泛涵盖文化建设与治理的其他各方面,极大拓展了公众发挥作用的内容和方式。当前我国公众在名城保护中承担着专业咨询者、"乡愁"守护者、社区更新行动者和名城文化传播者等角色,其参与能力与国家和社会的政策环境及自身的资源整合协调能力密切相关。结构化的资源聚集,是突破公众参与局限性、解决参与无序性、提升参与效率和效果的有效途径。搭建一个统一的名城保护公众参与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由政府、市场主体和公众各方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综合保护平台,对于促进名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0)
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政府包干,政府投资,政府经营。本文针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政策、法规也大都建立在自上而下的改革层面上,这些政策、法规未必能完全契合公众的需求,公众只能被动地执行政策、遵守法规。事实上,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不可能完成保护城市环境这一普遍而又复杂的重大问题,它需要来自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更是与公众生活环境质量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更需要公众的有效参与。公众有效参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已成为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开展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公众参与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建筑遗产是见证并展现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媒介。本文通过三个不同城市的设计案例,展现近年来西班牙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断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观念与策略,并简要讨论相关法规、政策及其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沿革、街区特征、保护状况进行梳理,以“锚固—层积”理论模型为依据,对物质属性的历史层积要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不同发展时期历史景观层积模式和效应,研究表明太阳沟历史街区层积模式以维持为主,其他模式并存,空间层积效应表现出建筑场所、历史文化、人文价值的集中化趋势。依据历史层积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4个有效管理手段,提出规划限制、活化赋能、公众参与、联合监管、资金法律保障的保护策略,“军队—政府”的协作模式探索新的保护模式,是推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3.
城市树木的保护管理是城市绿化的关 键性内容。新加坡城市树木保护及精细化管理 归纳为贯穿城市树木全生命周期,具有复杂适应 性和高效能的“综合治理”模式。主要策略体 现在战略目标引领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管理 机制,法规体系、城市空间政策到实施的全过 程管理,树艺师国际认证和人才执业制度保障, 专业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精细化日常管理, 智慧高效能的城市树木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多 元化社会管理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对比我 国与新加坡的差异,对我国城市树木保护管理 提出战略化目标、法制化保障、系统化管理、职 业化建设、智慧化支持、多元化公众参与的“治 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主要以经济发展与资本增值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对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文化空间保护与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构成之一。文章将从形态学的视角出发,以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为例,基于现状调研与问题的分析,从土地权属划分、街巷体系、街区肌理、空间结构、建筑密度与尺度等形态学要素层面,以及"时间—空间"的维度探讨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从而形成"街区形态+院落空间+传统建筑"的策略体系,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对中国当前历史城镇保护的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历史城镇景观表征与文化内涵作用关系的分析,提出以文化为线索组织城镇景观要素的保护思路,并从城镇格局、族群地段、街巷场所、典型地标等不同景观层面分别论述了历史城镇"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活态保护策略,以期完善我国既有历史城镇保护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活力的集中体现,研究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手段对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城市的文化空间现状,并基于城市整体发展、文化功能分区、文化基础服务三个层次,从战略引导、功能塑造与集聚、设施均等化和氛围营造等角度,提取国际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经验。在我国大城市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提出规划层面健全文化规划体系、理念层面提升文化供给、空间层面集聚与均等并重、公众参与层面落实城市与公众互动等适用于我国大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策略与手段,以期打造城市特色文化空间,提升城市与社会活力,引领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雅图先锋广场历史保护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治 《规划师》2004,20(4):91-93
考察美国西雅图先锋广场历史保护区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是经济与历史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公众参与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冲突还没得到很好解决,先锋广场的例子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历史景观孤岛化的现象,是一种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景观表现。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源于多重因素的作用,如城市扩张、建设活动的推进,以及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忽视等。文章主要探讨了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孤岛文化感知评价机制。这一机制旨在评估由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引发的城市历史景观孤岛现象,包括其对城市连贯性和整体性的影响,以及对历史文化价值的破碎性和弱化性影响。文章通过研究文化内涵、环境影响、公众感知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为制定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转型期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困境,以历史城市无锡为例,在对历史文化要素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空间整合、系统展示的保护策略,希望为我国城市的历史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新时期 打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其构想 和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沿线国 家千百年来文化交融的深厚基础。历史街 区作为伊宁这“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地 方文化遗产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 文化内涵也成为伊宁市迈向国际融入的前 提。针对伊宁市阿依墩历史街区的文化遗存 现状,指出其文化风貌消褪、城市肌理被破 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疲软以及民间 文化保护力量影响较弱的问题;并借鉴国内 外“文化保育”的相关理念,分析其在保护 与活化文化遗产,激发公众主动性方面的优 势,从文化传承与永续发展、公众参与三个 方面提出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相匹配的 文化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