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逐渐成为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推动健康城市营造的重要途径。城市中的河流廊道作为一种线性要素,具有构建慢行网络、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城市活力的巨大潜力。然而,城市建成区中的滨河场所往往面临用地条件复杂、空间紧缺、被城市割裂等多种问题。研究以构建复合城市功能、慢行舒适连贯、周边连接便利的高品质城市滨河慢行系统为目标,从城市建成区河流廊道的土地与空间梳理、慢行道路断面模式、慢行节点连通模式和慢行服务设施与停留空间布局四个方面梳理总结了河流廊道慢行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并结合宁波塘河的实证研究,对该模式在实践项目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中城市居民出行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的主要特点。在对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等相关规划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慢行交通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特点,提出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别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从发展策略、布局规划、设计指引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通过构建适合汉中城市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引导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的快速城镇化发展,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交通拥堵及城市生活性功能的降低。将城市绿道概念与慢行空间概念相结合,提出了绿道慢行空间概念。首先解析了绿道及慢行空间的相关内涵,进而分析了城市绿道慢行空间的设计要素,包括慢行网络、慢行景观和慢行设施,同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经验启示以及对成都绿道慢行空间的规划实践分析,从多个层面对成都及今后的城市绿道慢行空间系统的规划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慢行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CBD地区人流集散量大,慢行出行环境要求高,是城市中慢行系统打造的重点区域。文章从慢行系统的特征出发,结合城市CBD地区的慢行出行需求,研究了CBD地区慢行系统构建的方法与路径,并以昆明CBD核心区为例,对慢行系统的构建方法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5.
慢行交通是实现交通领域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研究多从城市交通、通勤需求等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以"绿色交通"理论为导向,以"慢行交通与休闲旅游"为主线,在对现状交通和景观资源等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公共绿地、旅游景点和开放空间,通过绿道串联城市景观,构建优美的慢行交通环境;以旅游休闲为特色亮点,系统打造慢行旅游产品,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融合性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不断变化发展中,机动交通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的方式而备受瞩目,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出行速度与便捷性有长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但同时也使城市的架构不断拉大,人们的出行方式呈现出单一性、目的性特征。因此,文章从人性化的设计角度入手对城市慢行空间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研究。通过对慢行空间内涵的阐述,对慢行空间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其特点,希望能够对城市慢行空间系统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对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相关设计经验,从慢行通道、慢行设施、慢行环境等方面提出城市慢行交通人性化改进策略和方法,希望对目前我国城市人性化慢行交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健全完善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南京六合生活片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生活片区慢行交通现状问题,提出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确定城市内部慢行出行的主要脉络,进行慢行系统结构性布局;遵循城市功能、慢行出行特征差异,进行慢行分区划分与慢行交通设施分类分级;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合理配置慢行交通设施。最后强调在"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理念下,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居民公交+慢行方式出行,将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雪霏  彭聪  周艺 《城市建筑》2023,(11):160-164
近年来,中国城市开始重视城市中的存量空间、滨水空间,建设了大量的滨水景观公园,使其成为城市中最重要的休闲旅游区域。相关研究也在持续深入。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CNKI数据库中收纳的1 549篇滨水景观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滨水景观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总体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一直处于活跃阶段。其中,滨水空间规划、实景设计、滨水区更新改造、滨水景观评价体系等主题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研究对象方面,对滨水绿道和慢行系统的研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早期的遗留问题逐步暴露,自行车回归、构建慢行系统和建设绿道成为城市必然需求。绿道中的慢行系统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并存在紧密的联系,空间上存在分离、交叉或共线的不同情况。将两者从空间规划的角度进行融合设计,二者系统进行衔接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潮流。但是国内对于绿道慢行系统的文献研究较少,更容易将慢行系统与绿道混为一谈,本论文结合文献,论述绿道慢行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慢行系统与绿道的概念与理论分别讨论,并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慢行所代表的低碳、人文、社会价值使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城市慢行急剧衰落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应以此作为未来导向,这既是对城市中占大多数的步行者的尊重,又是建设生态文明与低碳城市的需要。文章通过追溯慢行相关理念的价值取向演变历程,理清机动化时代慢行重新回归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以慢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回应我国城市机动化愈演愈烈、慢行网络难成体系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规划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对于促进城市核心区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昆明市三市街东侧城市核心片区慢行交通系统现状的研究,分析片区交通现状与问题,提出片区慢行交通系统改善对策:建设慢行道路系统,完善慢行交通设施;加强慢行交通设施管理与维护,规范慢行交通运行秩序;减少慢行交通高峰时段交通量,使慢行交通量与慢行交通设施交通容量相匹配。最后指出引导居民采用公交+慢行方式出行将成为解决城市核心区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适宜的慢行系统的构建,是轨道系统良好运行、与城市衔接的助力与纽带.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轨道建设相对成熟的城市进行分析,归纳轨道交通站点区域慢行系统特性:宏观上空间网络化、资源增值化,中观上慢行路网高密度化、路径连续化、地上地下的一体化,微观环境设施精细化、人车互联慢行友好化特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热点,提出空间上网络推进、人本理念的要素提取以及共享单车的接驳的慢行系统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适宜的慢行系统的构建,是轨道系统良好运行、与城市衔接的助力与纽带.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轨道建设相对成熟的城市进行分析,归纳轨道交通站点区域慢行系统特性:宏观上空间网络化、资源增值化,中观上慢行路网高密度化、路径连续化、地上地下的一体化,微观环境设施精细化、人车互联慢行友好化特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热点,提出空间上网络推进、人本理念的要素提取以及共享单车的接驳的慢行系统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慢行系统是时下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国相应出台了各类慢行系统的导则和措施,而对山地城市如何植入慢行系统却是提之甚少。通过对山地城市重庆的渝中半岛区域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的缺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思路以及设计策略,旨在为我国山地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与规划提供一些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6.
张琬乔  张译文 《四川建材》2016,(4):166-167,169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缓解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出行压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已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及慢行出行系统,但对于大部分已经以机动车为主导但公共交通发展尚为欠缺的中小型城市来说,慢行出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以慢行出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或多交通模式出行为导向的慢行系统设计成为"路权归还行人"的主要方式。由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构成的慢行网络是依托机动交通路网而形成的街道网络,而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及街道网络结合地形地势等环境特点发展,因此其慢行网络也具有三维特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酉阳县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中以慢行为导向的街道网络形态研究,并基于该研究对酉阳县慢行系统设计的实践进行实验性探索。本文以空间句法及GIS平台分析为主要量化研究工具,分析研究范围内以慢行为导向的街道网络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及具体控制措施,从而指导相应慢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慢行所代表的低碳、人文、社会价值使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城市慢行急剧衰落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应以此作为未来导向,这既是对城市中占大多数的步行者的尊重,又是建设生态文明与低碳城市的需要。文章通过追溯慢行相关理念的价值取向演变历程,理清机动化时代慢行重新回归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以慢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回应我国城市机动化愈演愈烈、慢行网络难成体系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李慧敏 《城市建筑》2021,(9):98-101
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城市开始建设空中慢行廊道等城市慢行廊道系统.这种交通模式与沿街建筑间的空间关系成为需要研究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空中慢行廊道的概念解析及实际案例研究对二者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推动设计和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空间做出一些贡献,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存量更新视野,分析我国慢行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慢行系统的城市适应性概念。综合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影响要素,提出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因子由基础因子、协同因子、导控因子三部分组成,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产业经济、交通模式、土地利用、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及文化导向九项因子,并尝试建立国内城市慢行系统适应性因子评估系统。基于评估系统选取香港作为典型城市进行因子运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方面内容,慢行交通系统功能主要为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提供空间。目前,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常会偏向于汽车的通行,忽视慢行交通规划,使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欠缺科学性。为使我国城市交通设计更加科学,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须重视慢行交通规划,逐步提高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文章将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进行概述,并对慢行交通系统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