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与高校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响应了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通过对哈尔滨市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总结老年人对高校公共健身空间使用状况及健身特征,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出“高校健身资源”社区化的矛盾和解决途径.进而从物质规划、开放伙伴、经济互动三个层面建立“高校-社区”互动关系,并从更微观层面探讨高校公共健身空间特性提...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加快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改造既有城市地段、努力发掘已有空间的潜力,增加空间的多元化使用成为必要途径。文章从城市既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出发,对现有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利用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在适合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布置体育设施,以及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中,体育健身场所的建设策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社区公共空间是承载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如今老城区公共空间在功能、环境、社会活力等层面均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文章聚焦于老城区社区公共空间优化,探讨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特征的影响机制,得出高功能混合度、多样化的需求配置以及便捷的步行网络与感知体验丰富的空间品质对居民日常行为活动均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以提升老城区社区生活圈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国民参与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尤为密切。文章从实际出发,挖掘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然后提出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策略,提高社会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关注度,推动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科学化发展,为其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公共健康的威胁,滨海健身空间具备天然的蓝绿资源,其物质空间环境对于公共健康具有直接影响。文章结合健身空间建设的健康促进作用,从滨海健身空间的环境驱动要素和选择偏好要素进行解析,根据青岛滨海健身空间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健身需求和健身生理、心理影响,针对两个空间要素从空间属性、空间环境、空间尺度和交通网络提出健康视角下的滨海健身空间设计策略,拟在通过提升滨海健身空间品质来促进居民健康活动的进行,推动全民健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福建建设科技》2022,(1):14-15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公共空间,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商务部和福州市的“便民一刻钟”生活方案,提出分级组团、小社区整合以及社区功能混合和建立多元服务空间等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通过设计促进社区形成舒适友好的生活氛围,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面临大规模开展适老化改造的任务。作为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公共空间,必须要满足安全性、舒适性、易达性等多种需求,这都是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需要完成的内容。该文按照适老化居住空间的设计框架,对现有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研究高龄人群、居住环境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原则,对现有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区体育设施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载体,也是未来社区体育设施合理布局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杭州市西湖区6个不同年代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类型、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及居民满意度四方面特征,总结出西湖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存在供给不平衡、利用率低、可达性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居民体育活动需求侧出发,提出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的策略与建议,为"15分钟健身圈"的打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作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运动空间之一的城市公园,其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并满足城市居民各种运动和休闲活动的需求。本文选取北京相对热门的运动目的地的公园,并对其进行分析提炼,提出公园规划设计应复合娱乐、休闲、健身功能,为多种体育活动提供场所,满足各年龄层群体的运动需求。通过提升城市公园的服务品质,增强城市公共线性空间的运动复合功能,通过共享理念充分利用城市碎片空间,可以在空间紧缺的城市中营造高品质的运动场所,满足居民随时随地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宋丘吉  陈泳  高文 《城市建筑》2024,(5):164-168
中国的公共体育中心利用进入后赛事阶段,亟须扭转竞技导向,向大众体育转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运动健身需求。依托大中型公共体育中心,融合城市空间打造体育公园,辐射周边片区建设体育主题社区,将成为城市更新建设的新类型。文章以南京江宁体育中心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为例,立足发扬运动健身资源,结合周边轨道交通、水绿环境与社区人群等优势,提出打造体育公园、鼓励绿色交通、织补水绿脉络、营造共享社区等建设体育主题社区的更新策略,探索以体育健身为主题的存量更新方式,活化体育场馆,激发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1.
高度工业化时代产生的住区规划设计模式造成居民交往日少,邻里关系冷漠等时弊,随着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人们对社会交往,健身的心理需求愈来愈强烈,文章论述了居住区中关于居民交往,健身空间环境的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12.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 载体,其内在结构体系的演变体现着不同时代 背景下居民的健康需求变化。研究基于“全面健 康”发展视角,追溯国外社区公共空间理论及实 践演化过程,对不同健康维度下社区公共空间 的体系结构进行关联性对比分析,将其总结为 三个阶段:生理健康满足的“单维”探索期、注 重人文思想的“双线”发展期、关注生活品质的 “多维”拓展期;探究了不同时期社区居民健康 诉求调整与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体系演变的对应 关系,揭示了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由单一物理空间 影响向心理、环境、社会等全面健康影响的发 展演化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乔聪聪 《建筑与文化》2016,(12):195-196
文章以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19社区为例,深入研究其公共空间特质、现状与问题,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满足社区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营造温馨的城市社区家园,真正实现从"城市精神,社区文化"到人们的"安居与生活品质的精致化"。  相似文献   

14.
黄霄 《四川建筑》2021,41(2):15-17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发展重心由单纯实现经济目标而逐渐回归本源,转变为实现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而老旧社区作为城市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文脉延续,还是邻里关系构建的纽带.在此背景下,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因在服务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景观空间作为载体,可将植物药疗法、园艺疗法、运动疗法、艺术疗法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疗法编织其中,创造具有疗养功效的社区生活环境,满足居民的疗养需求。社区疗养景观空间作为桥梁,具有养生保健需求的居民可通过对其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建立彼此之间以及与社区环境之间紧密的社会联系,推动社区自营。文章从社区居民疗养需求角度出发,基于社区营造理念,结合自然疗养、心理学、设计学等相关理论,在总结景观疗养空间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疗养景观空间建设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既有社区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对既有社区进行绿色化综合改造。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深圳市大量既有居住社区的居民满意度,发现深圳市居民满意度总体一般,不同年代建成的社区的居民满意度也有差异,指出人均公共开放空间、社区功能配套是应重点关注的改造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是维系公共健康与生活品质的重要纽带,构建以多维健康为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关键。系统梳理多维健康与社区公共空间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影响社区公共空间健康干预的主要因子(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及其逻辑关系;并以天津市南开区嘉陵道片区辖属16个代表社区为例,研究确定影响居民健康的社区公共空间干预的相关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其干预绩效,重构空间领域的划分,构建四层健康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体系,提出社区公共空间组织的优化路径与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区生活圈作为在宜步行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居住、工作、出行、休闲和服务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指向多方协同的社区营造,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绿地空间是社区生活圈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其多方主体的更新治理机制不清,使公共绿地空间常衰败为"失落空间".文章以上海五角场街道社区绿地空间更新为例,梳理当下社区生活圈绿地空间公共...  相似文献   

19.
城市韧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及时做出防控反应。在此过程中,社区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居家隔离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城市韧性的解读入手,将侧重以物为主的城市韧性,延展到以人为本的社区韧性,对韧性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提出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相结合,应强化步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柔性,同时,提出以居民需求为优先权、提高社区绿色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场馆的配置、整合社区公共空间优势、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韧性内生机制;从城市韧性到智慧社区管理的角度,提出有效约束居民行为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根本、大数据应用是提升社区韧性的重要路径、社区文化是提升社区韧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南京市高淳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编制,对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区(县)层面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策略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应以上层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为统领,以符合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满足实施和管理需求为抓手,以构建均等化、多元化全民健身网络为重点,同时,文章提出分级、分类的配置体系及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