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智妹  华晨 《城市规划》2023,(12):13-20
从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角度,对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新型发展产物网红村的形成机制、模式演变和其对乡村健康发展的利弊影响进行研究。构建网红村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分层逻辑框架,包括:基于市场与规划的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乡村符号塑造与传播的虚拟空间;从属于乡村虚拟空间形象塑造的实体空间;新型多元参与主体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消费需求的演变已成为网络时代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的方向指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消费者主体性。因此,为促进文化资源资本化对乡村发展的正向作用,提出基于乡村与村民主体性的发展方式,以此构建乡村各项资本间的平衡与健康。  相似文献   

2.
王竹  王珂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2020,27(4):69-73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3.
传统乡村长期处于产业、人口和资本资源缺失的劣势地位,乡村转型面临挑战。数据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网络购物带动乡村产品发展,网红村带动了乡村视觉消费。本文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法总结了六座传统乡村向网红村、淘宝村等流乡村发展转型的内容及机制特点:以乡村本身资源禀赋为核心,通过数据经济技术推动,在乡村经济、社会和空间层面创新转型。以期为数据经济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和理论提供创新性启发。  相似文献   

4.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与重要保障。韩国于1980年代实行的“归农归村”计划在创新回流人员培养机制、促进人口从城市回流方面具有典型性作用,可为我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回溯了韩国“归农归村”计划的内涵与外延、体系与回流人员类型,并对运行机制及其成效进行了剖析;继而通过分析韩国归农归村者的地域选择趋向和空间分布特征,了解人才构成特征,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据此探讨我国乡村人才回流的分类分步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等多维协同作用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乡村的低碳化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发展高碳排放加剧,同时亦展现了生态系统碳汇资源与新能源发展的空间资源优势。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应构建“碳中和-新乡村”战略耦合机制,推动城市资本、人才、技术与乡村的丰富的生态碳汇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的良性互动,开辟城乡资本、资源流动的新途径。基于新的视角,依托广东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存量农房数量巨大的资源特性,探索了建设“乡村分布式光伏”的技术体系、实施路径及运营模式。最后从乡村新能源发展延展到对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碳中和新乡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伴随互联网向村落空间的快速渗透,"淘宝村"这一特殊的乡村产业聚集模式不断完善,并成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城镇化路径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多数集中于村落的空间环境层面,很少提及近郊型淘宝村的社会网络植入与更替过程及其演化机制.以广州市里仁洞淘宝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探索社会网络变迁与其发展兴衰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以来 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 兴。乡村国土地域系统及其产业组成要素之间 的协调性决定了乡村持续振兴的能力。我国陇东 地区乡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及城镇化发展中产 业—空间矛盾尤为显著,迫切需要国土空间规划 背景下的乡村产业—空间量化分类的探索性研 究,客观反映乡村的发展程度,科学把握乡村 发展差异和特点。本文充分剖析了国家与地区 相关政策,进而通过分析该地区的产业-空间问 题,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理论构建“产村互动” 耦合发展模型,以具备典型特征的陇东黄土高 原沟壑区显胜乡村庄为研究对象,从产业与空间 两大系统确定了19个评价因子,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赋值计算、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软件等手段,评价 探析其产业—空间耦合互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在规划响应方面得出如下启示:以科学 评价现状为基础,分类引导乡村产业空间振兴;以统筹空间布局为核心,打造镇村一体发展新单 元;以加强生态修复为策略,同步经济效益与空间效应;以延续历史文脉为补充,实现文化引领三 产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从“废品村”看城乡结合部的灰色空间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结合部往往是非正式就业的集聚地带,提供了底层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社会经济桥梁。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城乡结合部两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废品村”——八家和东小口——的实地考察和对比,力图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揭示这种城市灰色空间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在描述和记录实体空间变迁过程的基础上,阐释资本运动下不同主体对“废品村”的空间表征产生的影响,以及为空间改善所做的努力,从而构建这一灰色空间的多层次空间意义以及社会一空间相互塑造的机制。结论指出,“垃圾村”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发展方式在城市边缘的一种景观呈现,重塑空间需要重视真正的空间使用者的需要,并从公共服务市场建构八手,改变城市废物管理的资本逻辑。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不仅可供村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用,而且还是外来游客观光休闲的行为空间。作为主客共享的重要场所,乡村公共空间愈发受到学界的重视。文章基于乡村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与用地类型的梳理,从旅游发展视角出发,以徐州市汉王村和南京市傅家边村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网络数据搜集、实地考察调研和空间数据解译的方法,对两地拥有的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类型及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两村的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类型丰富,表现各有千秋;(2)乡村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的规模在两村均有所增加,并且旅游介入背景下汉王村的表现更为突出;(3)汉王村和傅家边村的耕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占比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随之增加的是公共用地。文章在乡村公共空间分类体系中提出“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概念及其分类标准,旨在丰富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沛  杨欢  张中华 《华中建筑》2013,(10):85-88
城乡一体化即城与乡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要求摒弃以往的“城市中心”发展论,更多关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联系.乡村空间是城乡空间中的“弱势空间”,以往的研究大多重“城”轻“乡”.该文立足乡村空间发展,研究乡村空间的特征、空间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解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过程,探讨西部乡村地区凭借外部推动力激发内部自生长力的发展模式,试图搭建城乡互动平台,提出西部乡村地区双向螺旋式发展模式,最后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乐都县乡村地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围绕“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培育多元功能、提高生态与人居品质”的乡村蓝图,在梳理乡村规划演变过程及空间规划制度要求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乡村空间传导体系,明确了县、乡镇、村三级构成乡村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核心体系。其中,县级通过体现政府意志的底线约束与区域建设内容形成“基础规划”;村级通过村民集体协商后的具体用途提出“利用方案”;乡镇级作为统筹自上而下治理目标与自下而上发展诉求的关键层级,在对空间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细化“基础规划”、合并“利用方案”,优化后形成“总体规划”,并据此调整“利用方案”形成村域“详细规划”。上述编制流程与方法,为解决乡村空间复合性与规划用地排他性之间的技术难点,实现上、下协同的乡村治理机制提供了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改善乡村环境和空间形态作为研 究的起点,通过中日乡村营造系统的对比研 究,提出基于人、地、村三方维系的乡村营造 新模式,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乡村营造过程 中人、地、村三方,探究其背后所存在的各自 特质以及三方维系,借鉴中日乡村营造的成 功案例,从建立乡村规章,及振兴乡村产业, 至优化乡村环境,归纳总结出现代乡村建设 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营造准 则,以及具体的做法要求,为国内的乡村振 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形势,提出旅游服务村的概念,指依托周边景区的客源市场、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结合自身景观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的乡村类型,从而进一步探讨景区周边乡村的发展困境与对策。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查阅与归纳等方法,分析了传统乡村演变为旅游服务村的过程,呈现出"功能融合"与"形态扩展"两种演变特征,反映出旅游服务村的景区依赖性和商业引导性的形成以及传统乡村属性的继承发展等空间属性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缺少独立旅游吸引物、景观风格杂乱夸张、景村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从艺术介入优化产业模式、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营造乡村风貌的整体性、构建景村互利的城郊旅游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在其漫长的水乡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聚落集体空间,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访谈,对其空间演变因素进行归纳,并剖析其集体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显示,宋至民国时期,顺德乡村聚落的发展受到农业水利、经济贸易、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其空间演变经历了从零散分布、功能集聚到跨区融合的发展阶段,分别对应均质点状、多中心网络及集体空间三种空间形态。总体来看,顺德乡村集体空间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结果,表现出基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地域性与社会性,是其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整合与重构过程中一项重要特征。因此,在当前乡村转型面临治理主体地方化与管治模式多元化的趋势下,关于顺德集体空间中社会结构与地域认同的研究,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及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与信息时代的同时到来催生出全新的视觉消费时代。尤其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城乡空间视觉化的程度迅速加深,范围不断扩大。网红村的出现就是空间视觉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必然产物。基于社会批判理论中的视觉景观概念,深入剖析宁波市奉化区王家岭村的网红村发展历程与机制,阐述视觉景观生产在信息时代重构乡村的机制与效应。作为一种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视觉景观生产能带来乡村的消费化转型、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繁荣的表象下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困境不容忽视。通过深入的制度设计和综合治理重构重塑乡村特有的生活意趣和守望精神,或许才是乡村振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外来要素驱动,自下而上的渐进式乡村建设模式在北沟村发展实现实质上突破的作用过程和作用结果。探讨北沟村在外来要素激发下乡村产业、村庄空间、社会组织的重构效应。同时论述了北沟村乡村建设发展模式的借鉴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地处大都市边缘地区的乡村由于其特 殊的区位,逐渐成为政策制度、资金等要素交织 影响作用的空间场域,空间异化明显。为引导乡 村空间合理转型,研究以空间生产理论“三元辩 证法”作为理论支撑,构建大都市边缘地区乡村 空间转型的研究框架,选取西安市长安区抱龙 村作为案例,实证分析其空间转型的特征及作用 机理,并基于乡村空间生产的协调、可持续提出 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在城市消费需求的 驱使下,政府、市场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了空间 价值的提升、社会网络的“业缘化”和文化构成 的重塑;但同时,多元主体在空间价值关注点、 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空间“商品 化”、乡村社会“分层化”、乡土文化异质化等问 题;因此,在乡村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资本的增殖行为对乡村空间功能结构、社会关系网络、文化构成等方面的影响,并注重发挥权力主体 在要素配置、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能,以营造公正公平的空间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在退耕还 林与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基于传统社会关系 形成的聚居形式难以适应并逐步衰落,需要协 同时空间变化,实现韧性发展。本研究以社会网 络研究小流域乡村聚落空间韧性,构建“拓扑 仿真—韧性评估—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以 汃河流域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对乡村聚落从现 状到未来的多种演变趋势仿真,通过复杂网络 指标对聚落空间韧性评估,并基于韧性评估结 果对流域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最终确定了区域 村镇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划分6类乡 村发展类型并提出分类引导建议。近期行政村 数应为29个,人口约为3.89万人,建设用地控制 为466.7 hm2 ;远期行政村数应为23个,人口约 为2.91万人,建设用地控制为349.5 hm2 ,并形 成“交通廊道乡村带+特色小镇”的理想空间形态。研究成果解决了在复杂变化中揭示乡村聚落空间韧性的科学问题,可为小流域乡村聚落韧性 评估与空间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地区发展步入提质转型新阶段,特色保护类村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梳理了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面临的建设主体空心化、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引用“文化自觉”理论,将“文化自觉”解析为“文化自知”“文化塑造”“文化传承”三个维度,并从创新特色文化产业、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有机更新路径。以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为例,从“文化自觉”的三个维度,将巴园子村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文化认同意识薄弱、空间文化属性趋同以及文旅宣传力度不足,并围绕营造文化空间、完善项目清单、构建长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文化自觉”驱动下巴园子村文化延续与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村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村地关系、空间形态展开调查和研究,从人地互动角度分析了乡村聚落在形成、发展、停滞和转型的各个过程中空间形态的演变,并针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各自特点,研究相关发展策略,为建立符合新一阶段人地互动的乡村聚落提供新参考。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乡村聚落主要为团块状"地围村"型、散列状"村含地"型和条带状"村围地"型这三种典型类型,人地互动是促进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