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从样品中分离,纯化,筛选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简称 LA),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a,简称 LB),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iles,简称 ST)。通过富硒抗性筛选,确定了 LA 为耐硒菌种。通过对其发酵培养获得富硒能力优良的菌株和富硒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番茄汁液体培养基,接种量 10%,加硒量 18μg/ml,pH 6.8,37℃培养 24h,有机硒含量可达 12.99μg/ml,转化率为 72.17%。  相似文献   

2.
《食品工业科技》2004,(07):62-64
首先对含有嗜酸乳杆菌(La),保加利亚乳杆菌(Lb),嗜热链球菌(St)的分离样品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纯菌种,然后分别进行富硒试验,通过抗性筛选和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富硒能力优良的菌株和富硒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富硒能力最强,其富硒条件初步确定为:选用番茄汁液体培养基,亚硒酸钠添加量为18μg/mL,pH6.6,37℃,培养24h,富硒能力为62.22%。   相似文献   

3.
富硒乳酸菌筛选及其富硒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对含有嗜酸乳杆菌(La),保加利亚乳杆菌(Lb),嗜热链球菌(St)的分离样品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纯菌种,然后分别进行富硒试验,通过抗性筛选和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富硒能力优良的菌株和富硒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富硒能力最强,其富硒条件初步确定为:选用番茄汁液体培养基,亚硒酸钠添加量为18μg/mL,pH6.6,37℃,培养24h,富硒能力为62.22%。  相似文献   

4.
富硒乳酸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从样品中分离,纯化,筛选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简称LA),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a,简称LB),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iles,简称ST)。通过富硒抗性筛选,确定了LA为耐硒菌种。通过对其发酵培养获得富硒能力优良的菌株和富硒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番茄汁液体培养基,接种量10%,加硒量18ug/ml,pH6.8,37℃培养24h,有机硒含量可达12.99μg/ml,转化率为72.17%。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富硒乳酸菌,利用其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用于开发富硒产品,实验以现存的15株乳酸菌为实验材料,将质量浓度为20 μg/mL的硒加入MRS培养基中,检测菌体OD值筛选富硒菌;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和检测培养基中硒含量不同时的菌体密度来确定富硒菌合适的加硒时间和富硒浓度;使用3,3'-二氨基联苯胺(3,3'-DAB)比色法...  相似文献   

6.
富硒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 种15 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对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耐硒和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富硒优势乳酸菌,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适宜的加硒时间为培养后的第6小时,培养时间为24 h。通过对9 株菌株比较,确定了较适宜的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为6 μg/mL。最终筛选出BC-25为富硒优势菌株,富硒量425.79 μg/g,硒转化率达27.00%,经16S rDNA分析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  相似文献   

7.
为开拓富硒食品新途径,得到具有较强富硒能力的乳酸菌。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5种乳酸菌,通过观察菌体情况,结合菌落数筛选出1株富硒优势乳酸菌。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富硒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富硒优化后的乳酸菌活性进行评价。筛选出植物乳杆菌为富硒优势菌,优化后最佳富硒条件为Na Cl质量浓度为2 g/100mL、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μg/m L、接种量为3%,富硒率为84. 26%。扫描电镜分析富硒植物乳杆菌菌体未出现变形,且经富集后表面有少量单质硒析出。在模拟胃肠道消化中富硒植物乳杆菌经消化后活菌数均在7 lg CFU/m L以上,存活率显著高于未富硒组(P <0. 05)。说明在此富硒培养条件下植物乳杆菌能发挥更好的功能性和益生性,为后续研究富硒乳酸菌发酵食品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富硒乳酸菌的分离、筛选、驯化及富硒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从酸奶中分离纯化出保加利亚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a,LB)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iusThermopiles,ST),通过耐硒筛选,确定嗜热链球菌为耐硒菌种,以浓度梯度法对其驯化,从而得到富硒菌株,并进行富硒实验。初步确定富硒条件为:采用蕃茄酵母培养基,接种量10%,培养温度39℃,pH7,第6小时时加硒,硒浓度为15μg/mL,培养11h,富硒率为72.8%。  相似文献   

9.
从来源于水产动物肠道的8 株乳酸菌中筛选富硒活性较好的菌株,并对其抑菌能力、耐胆盐、抗氧化能力及Caco-2 细胞的黏附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花鲢鱼肠道的菌株ZHL-2 的富硒率高达85.46%,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与未富硒菌株ZHL-2 相比,富硒后菌株ZHL-2 完整细胞和破碎细胞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分别提高3.67%、3.67%、11.67%、11.00%。富硒后菌株ZHL-2 胆盐耐受能力以及对Caco-2 细胞的黏附数分别增加6.54%和7.34 CFU/个,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增加1.14 mm 和2.89 mm。  相似文献   

10.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出发菌株,NaN3为诱变剂、H2O2为选择压力进行菌株诱变筛选,以总硒及有机硒的含量与产率、硒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蛋白硒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菌株富硒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10 mol/L NaN3处理40 min和2.50%H2O2筛分,从出发菌株中得到两株富硒水平高、富硒能力稳定的菌株HXS-01和HXS-02,经48 h摇瓶富硒培养后,菌株HXS-01和HXS-02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及产率、SPS活性和蛋白硒含量分别比出发菌株高3.4~4.0倍、2.9~3.5倍、0.7~1.1倍和0.9~1.1倍,且以菌株HXS-02的富硒能力更高,其总硒含量和产率分别为2 303.97 μg/g和7 945.19 μg/L,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超过97%。利用H2O2作为一种新的选择压力可以有效筛选出具有高SPS活性的富硒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11.
酯化红曲的筛选和酯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洋河大曲中筛选到l株具有较高酯化活力的红曲霉,经26S RNA分子鉴定为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命名为YHM-6.YHM-6菌株能分别耐受8‰的乳酸和10 %vol的酒精.以YHM-6为出发菌株,生产得到酯化红曲粗酶制剂催化己酸合成己酸乙酯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其最适催化温度为35℃,最适催化pH值为3.5,最适催化酒精浓度为28 %vol,最适己酸浓度为1%,其适合于浓香型白酒和黄水酯化液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CF1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照射(UV)和硫酸二乙酯(DES)多轮复合诱变,获得一株高产类细菌素的目的菌YCF10,发酵液相对效价较未诱变前提高了136%,且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通过对该菌株产类细菌素发酵条件的研究发现,以2%麦芽糖为碳源、1%大豆蛋白胨加0.5%酵母粉为氮源,加微量K^ ,Mg^2 和Mn^2 等金属离子,培养温度37℃,初始pH6.0~6.5,接种量1%,厌氧条件下,培养时间48h,YCF10所产类细菌素的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高效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建军  张开屏  靳烨 《食品科技》2011,(11):21-25,30
研究了25株嗜酸乳杆菌在MRS-CHOL培养基中对胆固醇的降解量,降胆固醇的能力,以及对酸、胆盐的耐受性。实验表明:所有实验菌株均有降解培养物中胆固醇的能力,其中有6株实验菌对培养物中胆固醇的降解率大于40%,这6株菌对胆固醇的脱除效力也较高,同时对这6株菌的耐酸、耐胆盐,以及对胆固醇的脱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筛选出降胆固醇能力较强同时对酸和胆盐耐受性较强的嗜酸乳杆菌1株。  相似文献   

14.
以中高温大曲为样品,筛选出10株能在45℃以上生长的菌株,其中L7能在58℃条件下正常生长。生理生化特征鉴定L7为Saccharomyces属的接合酵母。酵母菌L7在5 h后进入快速生长期,24 h后进入稳定期,30 h后进入衰亡期。L7的酒精发酵产量最高,酒精得率为55%。  相似文献   

15.
从市售酸乳、泡菜中筛选得到产L-乳酸细菌,通过NTG诱变选育和摇瓶发酵试验,选出两株利用葡萄糖较好的菌株m-58和m-16,以玉米浓醪酒糟清液为基质对2株乳酸细菌进一步驯化培养,得出m-58菌株,更能较好地发酵玉米酒:糟清液,产生乳酸,m-58菌株在48h发酵含糖63gm的玉米浓醪酒糟清液产生50gm的L-乳酸,m-58菌株适合用于发酵玉米酒糟产乳酸。  相似文献   

16.
从葡萄中分离出1株GSH产生菌,并通过对其紫外诱变40S结合ZnCl2(1.2g/L)与L-甲硫氨酸(40g/L)的复合抗性而筛选出1株谷胱甘肽的高产诱变菌pt-32-3。经18s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假丝酵母属,通过液相色谱检测诱变后的菌株谷胱甘肽产量为120mg/L以上,是原始菌株产量的1.5倍,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目前食品工业中的主要乳酸菌菌种及其应用,并介绍了发酵奶制品的主要乳酸菌菌种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一株酿造枣酒优良发酵酵母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内黄枣园生产的优质大枣、烂枣以及枣园土壤为分离源,通过富集培养和划线分离,获得67株酵母菌,通过比较酵母菌的产气能力、小瓶发酵枣酒的感官评价及理化检测结果、耐酒精能力、耐SO2能力以及酵母菌凝集能力等指标筛选,最终筛选获得1株适宜酿造枣酒的酵母菌ZJ16.研究ZJ16的菌落形态特征,并用枣浸提液为发酵原料对其发酵...  相似文献   

19.
产香白地霉菌株筛选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代谢是白酒风味的重要来源之一,筛选优质产香微生物对于白酒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牛栏山酒厂菌种库为筛选源,从中挑选出优质生香微生物9株,并通过感官品评,进一步筛选出1株适合牛栏山白酒特点的产香菌株.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初步确定为白地霉菌株.同时,对其产香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主要代谢产物有乙酸、乙酸乙酯、乙醛、乙缩醛、苯乙醇和多种高级醇,与牛栏山及清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柑橘酒酿造酵母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茂彬  何平  曾莹 《酿酒科技》2007,(1):20-22,27
从柑橘自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酵母为出发菌,通过初筛及发酵瓶复筛,筛选得酵母菌株GJ-17,该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生长范围为3.2~4.2,耐酒精能力较高,可达到16%Vol.在柑橘汁发酵中发酵能力强,产生酒度较高,残糖较低,产香较好,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发酵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