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立红 《腐蚀与防护》2007,28(8):425-426,433
通过热浸镀铝后进行微弧氧化的方法在Q235钢表面获得一层陶瓷层,测定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耐磨性及硬度。结果表明无论是在NaCl溶液还是在海水中,陶瓷层的耐蚀性均优于热浸镀铝层。热浸镀铝层与陶瓷层都在10%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最差。陶瓷层的耐磨性显著优于经840℃淬火 150℃回火的45#钢,当摩擦延长米为70m时,陶瓷层的耐磨性提高了2倍多。陶瓷层的硬度比基体提高了约10倍。  相似文献   

2.
A3钢热镀Al-Si层的微弧氧化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低碳钢表面热浸镀Al-Si合金后进行微弧氧化的方法获得复合膜层,分析了热镀层的表面质量对形成陶瓷层的影响。对复合膜层进行了断面形貌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复合膜层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海水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要求热镀层厚度均匀;陶瓷层由α-Al2O3,k-Al2O3及单质Al,Si组成,复合层由三大部分组成;最外层为陶瓷层,次层为Al-Si合金层,再向内至基体为Fe-Al-Si,Fe-Al,Fe-Si合金层,陶瓷层的耐蚀性优于热镀层,更好于低碳钢。  相似文献   

3.
工艺参数对Q235钢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及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硅酸盐体系下,利用微弧氧化方法,在Q235碳钢基体表面原位生长出一层均匀的陶瓷膜层;通过改变电源参数和氧化时间,研究陶瓷膜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层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多孔结构,陶瓷膜层由铁、硅、氧、磷元素组成,且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陶瓷膜层的厚度和粗糙度均随电源频率和峰值电流密度的提高逐渐变厚,随氧化时间的增长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出两种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帮津 《表面技术》1997,26(5):23-34
研究了推拉式空腹钢门窗的热镀铝工艺,得出了较好熔剂配方和工艺制度并对镀铝后钢窗件的组装与焊接方式,介绍了较为实用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的厚度有关,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使其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微弧氧化液中添加Cr2O3微粒对6063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研究了电解液中Cr2O3的浓度和各项工艺参数对复合膜层膜厚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并用SEM,EDS等手段对复合膜层的微观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膜层厚度及Cr2O3的复合量均随着溶液中Cr2O3的含量、电流密度、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电解液的pH值对复合沉积量也有影响;复合膜层表面含有大量Cr2O3微粒,且Cr2O3微粒已沉积到了氧化膜内部。  相似文献   

7.
用AlCl3-NaCl-KCl低温熔融盐体系在Q235钢表面上获得了电镀铝层,并对电镀铝层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观察和测定了微弧氧化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并对其硬度和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Q235钢表面上的电镀铝层经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处理后,其表面形貌与铝及其合金经微弧氧化处理后的相似,为多孔熔融凝固形貌。经30min的微弧氧化处理后,其电镀铝层表面除了存在Al相之外,还出现了-γAl2O3相。经不同时间微弧氧化处理后,电镀铝层的表面硬度和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耐蚀性能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且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延长硬度增加,而电化学耐蚀性能先增加而后降低,最佳处理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8.
微弧氧化—水热合成生物活性二氧化钛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钛合金基体上通过微弧氧化形成含钙和磷的二氧化钛层,再经过水热合成转化为含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二氧化钛层,该膜层结合强度高,而且是多孔和均匀的。因此,该方法很适合钛合金植入体的生物活性表面改性。  相似文献   

9.
阳极电压对医用钛材微弧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恒压模式微弧氧化对医用钛材表面改性,制备出含钙磷的TiO2复合膜层,借助于SEM、XRD和EDS研究了阳极电压对膜层的形貌、相组成和钙磷含量的影响,探讨了膜层表面和孔内钙磷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压处理获得小孔径和锐钛矿型TiO2为主的膜层,钙磷含量和钙磷比较低,并且微孔内的钙磷含量少于膜层表面。随着阳极电压的提高,膜层的孔径增大,金红石型TiO2增多,钙磷含量和钙磷比增大。高压处理时微孔内的钙磷含量与膜层表面相当。提高微弧氧化恒压电压,可以促进Ti氧化反应。经过微弧氧化后的Ti表面多孔形貌、晶型和钙磷含量将对后续的水热处理羟基磷灰石的生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过程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盐雾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不同生长阶段的形貌特征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阳极沉积阶段、微弧阶段和局部弧光阶段.阳极沉积阶段是在阳极表面发生团絮氧化膜沉积与扩展的过程;微弧阶段是前期缺陷减少与消失并形成均匀膜层的过程,陶瓷层表面微孔孔径较小,膜层均匀致密;局部弧光阶段形成的放电微孔孔径较大,陶瓷层比较疏松.陶瓷层的耐蚀性则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微弧氧化处理8min~12min时,陶瓷层的耐蚀性最好.通过控制陶瓷层不同生长时期的能量分配,尽量延长陶瓷层的均匀生长过程。可以获得到均匀致密的陶瓷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电解液特性测试和微弧氧化膜成分、结构和性能的试验,研究多元醇基的E11和E12添加剂加入铝酸盐和钼酸盐混合电解液体系后镁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性能及其微弧氧化工艺。结果表明镁铝合金在NaAlO2 NaMoO4 E11 E12复合电解液体系中微弧氧化电流为3~5A、电解液温度不超过35℃、溶液电阻率3.5Ω.m;镁铝合金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O、MgAl2O4和Al12Mg17组成,其腐蚀速率比基体降低2个数量级以上,加入添加剂后的微弧氧化膜较不加添加剂的更加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12.
国内铝和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勇 《腐蚀与防护》2003,24(4):154-157
以国内公开发表的微弧氧化技术文献为基础,针对铝和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从机理研究、工艺参数的研究与选择、陶瓷层结构及性能等,系统归纳了其研究结果。从文献的内容来看大多数研究处于对试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的层次,而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击穿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研究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界面区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薛文斌  邓志威 《金属学报》1999,35(6):638-642
用显微力学探针和维氏显微硬度计测定了LY12CZ铝合金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界面区的显微硬度H和弹性模量E分布,并分析了引起界两侧力学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界面两侧H和E值相差较大,因界面附近,H,E值从界面到膜内部是逐渐增加,界面附近铝合金基体上无明显硬化区,基体未发生重熔,而界面另一侧氧化膜则重熔过,氧化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同膜的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14.
脉冲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法制备TiO2薄膜及膜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  何翔  孔中华 《腐蚀与防护》2004,25(8):332-335
采用硅酸盐溶液体系,利用正交分析法得到其组分的最佳配比,用直流脉冲微弧氧化法在TA2工业纯钛基体上生成多孔的钛氧化物陶瓷膜。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了氧化陶瓷膜的晶体结构,主要由金红石晶型构成,考查了膜的抗热冲击性、在还原性酸中的耐腐蚀能力,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氧化膜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验证了TiO2薄膜优良的光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热浸镀铝钢扩散工艺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扩散 工艺的45#钢热浸镀Al扩散层的微观结构,通过500 h的循环氧化实验,对扩散层的抗热冲击 性和抗高温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0℃扩散后扩散层为两层;950℃扩散处理后扩 散层为三层;浸镀10 min,950℃扩散4 h为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SiC颗粒增强体对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文斌 《金属学报》2006,42(4):350-354
用微弧氧化方法在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表面沉积出较厚的陶瓷膜,测定了陶瓷膜的生长曲线和相组成,提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微弧放电烧结作用下,膜层内SiCp增强体大部分已被熔化并氧化,只有少数残余的SiCp颗粒仍然保留在靠近界面的膜层内.SiCp增强体阻碍了微弧氧化膜的生长,但它并未破坏微弧氧化膜的完整性,这同铝基复合材料阳极氧化膜结构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7.
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尺寸变化规律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研究了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工件尺寸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了氧化膜生长机理。氧化膜经过一段时间的线性增长后,生长速度逐渐降低。氧化初始阶段向外生长为主,氧化膜达到一定厚度后,工件外部尺寸不再增加,而逐渐转向基体内部生长。氧化膜分为疏松层和致密层两层结构,致密层最终可占到总膜厚的75%以上,打磨掉表面疏松层后,工件基本上能保持原始尺寸。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测试,对热镀锌钢在海洋环境下产生的白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下白锈由ZnCl2.4Zn(OH)2、2ZnCO3.3Zn(OH)2和ZnO组成,腐蚀产物疏松,不能阻碍腐蚀进一步进行。探讨了白锈形成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热镀锌标准有关对热镀锌钢白锈的论述,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护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铝镁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处理,用SEM/EDS手段观察氧化膜的形貌及对其成分分析并测量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根据锉刀试验评价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磷元素的大化学计量比可以提高微弧氧化成膜速度,降低氧化膜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增强与基体的结合力。并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同时,分子的聚合状态也影响其成膜速度和氧化膜的孔隙率,链状聚合物可提高氧化膜成膜速度及氧化膜的致密性,降低其孔隙率,而环状聚合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