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ATM(异步转移模式)的无源光网络(ATMbasedPON)系统。对它的系统特点拓扑结构,技术难点以及国际上的试验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了概括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及对策,最后,对APON的未来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ATM的宽带无源光接入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TM为基础的无源光网络(ATM-PON)是未来实现宽带、多业务综合接入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ATM-PON(APON)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所支持的业务、实现系统所需要解决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同时对系统设计是所需考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局域网接入ATM网是信界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如何既享受ATM的高带宽,又保留局域网现有的协议层次,从而保护用户投资,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技术问题IP Over ATM(IPOA),局域网仿真(LAN Emulation)以及Multi-Protocol Over ATM(MPOA)是局域网接入ATM的三种最流行的技术规范。其中,局域网仿真和MPOA适用范围广,可以接入各种网络层协议。这里对局域网仿真和M  相似文献   

4.
ATM传输网概念(上)用ATM构成的网络称ATM传输网(见图1),它是BISDN的基础。1ATM在OSI层次模型中的位置OSI(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是为了实现不同计算机间及终端间的通信,由国际组织IT...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ATM无源光网络(APON)技术的光纤接入方案,给出了APON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对照xDSL技术讨论了 APON的优良特性。文中还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了APON系统的可实现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ATM Forum提出的局域网仿真(LANE)技术是一种将传统局域网接入到ATM网络的重要方法,以LANE为基础的MPOA将使ATM真正进入企业网,本文提出一种MPOA边缘设备的方案,已经实现了局域网仿真网桥的功能,并且达到了很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付军  李树新 《电信科学》1999,15(3):22-26
本文介绍了全业务接入网(FSAN)的网络结构,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ATM无源光网络(APON)设计、APON帧结构以及WDM和EDFA在网络中的应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光接入网:第五讲 光接入网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乐平 《电信科学》1997,13(7):39-44
本讲首次简要讲述光接入网升级的一般考虑,然后着重介绍无源光网络(PON)传送图像业务的主要方案,接下来进述PON为基础SDV业务和应用以及SDH在接入网中的应用,最后讲述以ATM为基础的宽带PON(APON)。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综合法定义和计算了ATM一种业务源(ON-OFF)的有效带宽。用有效带宽作为判断ATM网是否接收新连接的标准,不仅提高了ATM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网络拥塞。最后还介绍了一些其他防止拥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ATM基本概念、信元结构、接着详细讨论了ATMSDH/SONET光缆系统接口,这里以Odetics公司开发的ATMSDH/SONET光缆线路接口模块为例说明了其性能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1.
APON系统是一种优良的高速、宽带接入解决方案,世界上许多科研机构和通信公司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本文简述了 APON接入系统的网络分层结构、光网络终端的各功能模块。通过对系统的整体分析,确定了光网络终端设计中的核心工作是物理层实现,进而本文提出了物理层芯片的实现途径并给出了整个光网络终端的实现框图。  相似文献   

12.
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关键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是实现宽带、多业务接入的理想物理平台,本文介绍了BPON网络的发展,重点讨论了将ATM技术和PON技术相结合的APON系统及其升级系统SuperPON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对最近兴起的将以太技术和PON技术相结合的EPON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也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BPON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APON无源光网络系统,该系统通过ATM交换模块实现信号的转换与传输,主要讨论了ATM交换的原理、交换单元的结构以及APON系统中交叉连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宽带光纤接入网及其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文章认为中国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将可能跨越ATM无源光网络(APON)、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和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千兆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开始,较快地过渡到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固定长度的EPON帧结构和MAC协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已成为国内外接入网技术的最新研究热点,而EPON标准正在制定。针对EPON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的上行信道带宽动态分配问题,参照APON的G.983建议,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长度的EPON上下行传输帧结构和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该方案以APON为借鉴,将EPON中以太网帧长度固定下来;考虑到实时业务对时延敏感,MAC协议对实时业务实行优先带宽分配,对其他类型业务则采用动态带宽分配方案。最后通过建模防真分析了协议的信元时延(CD)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有线接入网技术及市场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明  彭琳明 《电信科学》2000,16(10):21-26
本文结合业务种类与市场需求,分析了目前的各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技术特点,根据FITB、FTTC、FTTCab和FTTZ不同方式,分别讨论了各种有线接入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和市场情况,认为ADSL(包括G.lite)、VDSL和APON分别是目前、中期和中长期接入网发展的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共享介质的接入网络,APON需要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用于协调各终端对介质的存取.本文提出了一个符合ITU-T建议的MAC协议,采用了时延分优先级,对高优先级的实时业务按照的均匀间隔的原则分配带宽,低优先级业务的带宽按次序循环分配.上行帧长度根据处于连接的用户数动态变化,各终端的带宽申请时隙由系统动态分配.最后给出了由该协议确定的网络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周鹏  陈伟 《半导体光电》2003,24(3):200-202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APON系统的155Mb/s突发式光发射模块,选用朗讯公司LUBLD155作为激光器驱动芯片,通过采用峰值检测的自动功率控制技术控制发射模块的输出光功率。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块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完全能够满足APON系统的要求,眼图张开度稳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ATM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实现APON需要解决的测距,媒质接入控制,突发接收,同步和搅码等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胡刚  范戈 《通信技术》2000,(3):97-100
在ATM标准协议参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APON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对各子层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流量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