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按拓扑类、属性类、图形类及其它类四大类型分别论述使用MapGIS软件进行地质图数据库建设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GIS在地学方面应用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据库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成熟和应用,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数据库的建设已成为地质矿产调查成果的重要内容,为满足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区域地质矿产图件的编制除应严格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地质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外,还有适合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一些特点。区域地质图的编制要考虑将各类地质要素分解到各个不同的图层中,并能进行查询和检索。提出区域地质编图中以线要素表示的特殊岩性层、以点要素表示的捕虏体及包体等,在建库中不能分解到相应的图层,在地质图上应以面状体适当夸大表示;基本无地质内容的推测断层、同位素年龄样、地质钻孔等,在数据库属性库多数为空白,在地质图上则应增加地质内容或简化图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湖北省1:20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要素进行分解与剖析,探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质量要素进行质量控制所需采用的与其相应的技术及管理手段,实现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误差,从而达到提高图形数据产品质量的目的,为建立湖北省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省1∶20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要素进行分解与剖析,探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质量要素进行质量控制所需采用的与其相应的技术及管理手段,实现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误差,从而达到提高图形数据产品质量的目的,为建立湖北省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阐述创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关键技术流程、模型基本结构等,针对建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图层文件投影参数、TIC点参数不一致等问题,用Check_Map Gis.exe软件进行投影参数与TIC参数的检查,若报错可利用GISEdit Too167.exe软件,生成标准图框进行拷贝的方法来解决,以此提高数据质量和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6.
地质图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质图在应急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对面向国家基础地质图数据库的快速制图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国家基础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整合操作,通过ArcGIS平台,实现地质图数据的快速提取,并对地质图信息进行符号化,最终输出专题应急地质图件。地质图的快速制作输出,可以很好的提高制图效率,满足不同用户对海量数据快速和自动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地图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的作用与差别。针对我国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同时建立与维护空间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的必要性。指出了随着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最终将取代地图数据库,同时提供多比例尺地图服务及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数据库为基础,应用GIS空间数据库技术,并以MapGIS软件为基础工作平台,建设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系统。文中结合该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对建设大型数据库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国土资源部门在基础地理数据入库工作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技术路线。旨在与同行们共同研讨,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建设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地质图作为地质调查各项工作最终表达的载体之一,因其具有认知能力强、内容表达丰富、应用便捷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为满足新发展阶段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农业土地等新兴领域对地质图日渐旺盛的应用需求,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地质图编制新技术、新流程和新工艺十分必要。基于此,提出了现代建设“图库一体”的地质图增量更新技术体系的总体架构:一是基于地质数据增量更新的设计理念实现地质图的按需更新、快速更新;二是结合地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编图软件方法,加强综合地质数据整合汇聚和地质信息综合提取的能力;三是利用制图表达拓展智能编图技术方法,增强地质图的图面表达效果;四是通过“图库一体”技术实现原始地质数据与地质图成果的一体化存储与同步更新。通过构建地质图更新技术体系,对于及时快速提供地质图件,提高地质图生产效率,降低地质图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ArcSDE技术的原理,提出了基于ArcSDE的"在京中央单位用地"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方案;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Oracle10g和ArcEngine等工具,构建了基于C/S三层体系结构的土地管理系统,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多用户及版本化管理,提高了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效率.并对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优化、管理及发布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群测群防在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是中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鄂西、鄂西南、鄂西北地区是湖北省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因山高坡陡,沟谷切割,构造复杂,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灾害发生突然、破坏力大,是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点领域。在政府的统一安排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群测群防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采用地面巡查、裂缝监测、变形监测等方法,及时有效、方便快捷的监测预警工作在2006—2009年成功预报134次,避免了7 238人的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10 964万元。  相似文献   

12.
降水是引发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降水时段和强度制约了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多少及密度大小.通过对湖北省59个县市10年来发生的8 495处各类地质灾害点与相应时段的平均降雨量及最大降雨量的统计和因果分析,分别阐述了降水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岩土是各类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们的性状制约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发育生成时间的长短。岩土体结构及构造特征的差异,是引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统计表明,地质灾害点发育密度最大的是碎屑岩区,滑坡最大规模出现在碎屑岩区,灰岩区中发生崩塌最多。简要分析了湖北省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与岩土体类型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特大型滑坡区域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特大型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滑坡基本特征和成因机制,结合滑坡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对全省173处单体特大型滑坡风险性进行综合判定。在综合分析地形因素、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将全省划分为六个评价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在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不考虑承灾对象抵御灾害能力),对六个评价区1 223个评价单元进行风险评价,确定该单元风险性等级,根据同一风险性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区域风险性预测评价图。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湖北省地质旅游资源分布、开发介绍到湖北省地质遗迹保护及地质公园建设的进展和公园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展示了地质公园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多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很好地满足了海量地质空间数据处理的需要。根据地质空间数据的特点,对面向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地矿点源数据库、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体系结构、挖掘过程以及可发现的地矿知识进行了探讨,并以从样品数据中挖掘矿体各空间点品位之间关系为例,阐述了地质空间数据数据挖掘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为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鄂北麻城地区首次发现的白钨矿矿床。矿体赋存于研究区近东西向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其次为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矿体赋存状态不受围岩岩性制约,钼矿(化)发育于钨矿体南部或下部,钨、钼矿化不共生;通过近一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已控制的主矿脉W1资源量(3341)已达小—中型矿床规模,两路口普查区有较大的找钨矿前景。通过研究麻城市两路口白钨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以及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白钨矿床,主矿体南部及深部存在较大找矿前景,其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成矿带钨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地质灾害与降水相关特征分析基础上,介绍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的建设方法,并基于Map GIS平台,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加密资料,实现地质灾害的逐日自动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尽快解决湖北恩施自治州部分乡镇缺水问题,我院连续4年投入少量找水勘察任务,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取代传统岩心钻探方法,加快了勘察施工速度,积累了经验,为今后使用潜孔锤在基岩地层找水成井施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雷华  程明华 《中国矿业》2020,29(S1):176-180
本文是基于全球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以捷克共和国的数据库建设及质量控制为例,在针对基于ArcGIS的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对数据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对目前的数据库生产及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管理方法中的过程方法进行地质矿产数据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