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境内湖荡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已初步形成的防洪、挡潮、排涝、抗旱、防渍五套水利工程体系,有效地抗御了水旱灾害,为农业生产丰收和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倡导者——范仲淹,和他所遗留的治水工程和治水理论是分不开的。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人,他的一生是伴着治水而过的。他的家乡滨临太湖,北枕长江,地势低洼,洪涝、干旱、海潮频频发生,民众苦不堪言。他家境贫寒,从小就立下治水意愿,发愤苦读,决心为民除害造福。公元1034年,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府。刚上任,苏  相似文献   

2.
1949年,苏北沂、沭、泗流域在连续四年水灾之后又发生大水,南起废黄河,北至陇海铁路一片汪洋,灾情十分严重。人民政府急人民所急,在解放伊始、百废待兴之际,当时的苏北行政公署即决定着手治水救灾。治理水害急需的是技术人才,遂打算在苏北建立水利工程专门  相似文献   

3.
陈惺作为一个学术型的领导著述的《治水无止境》一书,已经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了。该书采用回忆录的写法,图文并茂,从伟大的治淮工程到加速发展引黄灌溉、平原地区治水的演进、"75.8"特大水灾等,陈惺用治水57年的反思,真实记录了河南近60年的治水历程,是中原地区乃至新中国治水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在序中给他这  相似文献   

4.
凌申 《治淮》2001,(3):47-48
江苏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形如锅底,加之历史上黄河夺淮、洪泽湖溃决,洪涝灾害不断,历代朝廷都对里下河所处的淮扬地带的治水十分重视。至清代,淮扬地区的治水一直是苏北经济开发的首要问题,也出现了不少治水名家,但全身心致力于治水与水利地图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莫过于冯道立。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坚持不懈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保障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0年治水历程 建国后的50年,江苏人民承扬禹风,不懈治水,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治水高潮,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我省集中力量大规模治理淮河洪水,并以此为重点,掀起了第一次治水高潮。相继建成了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等一批骨干工程,这  相似文献   

6.
孙叔敖姓芍名敖,字孙权,春秋末年期思人。他在楚庄王(公元前613~590年)时官居令尹(宰相),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水利专家。他在为相先后除了在今安徽寿县兴建芍陂(安丰塘)灌溉工程外,还在其家乡创办了期思雩娄灌区。1957年毛主席视察南方路过信阳时,还专门询问期思孙权敖的古迹,并高度评价了孙叔敖的治水业绩,称他是一个水利专家。  相似文献   

7.
1957年,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方,路过信阳时,专门询问了期思孙叔敖的古迹,并高度评价了孙叔敖的治水业绩,称他是我国水利专家。孙叔敖,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他的父亲,原是楚国司马,曾立战功,后被楚将斗越椒所杀,孙叔敖扶其母回故乡期思隐居,耕田自食。后经令尹虞邱的推荐,被楚王拜为令尹(即宰相)。孙叔敖是在淮河岸边长大的,幼小就饱尝了水旱灾害之苦。因此,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抱负。《淮南子·人间训》里,就记载了他在家乡治水的事迹,说他“决期思之  相似文献   

8.
康熙16岁亲政后,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国事,曾书而悬之宫中往上,以示他对水利事业高度重视。他在有生之年六次南巡,除了“艳羡江南”外,主要是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工程,安抚民心,促进生产。而苏北地区,则是他巡视的必经之地,而对淮阴的黄、淮、运交汇处及洪泽湖一带则作为重点考察地区。他每到一处,不畏劳苦,亲临现场,商讨治水方案,使苏北水利事业出现逐年好转的局面,实为我国历史上重视水利帝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远离家乡之人,谁不留念自己的故土,想念自己的父母,思念自己的亲人。然而,恰恰有这么一位知识分子,默默无闻地在他乡土地上耕耘,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他乡40年的水利建设事业。他就是中共党员、治淮劳模——射阳县水利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孙孟槐同志。抉择孙孟槐同志是江苏武进人,原在省水利厅测量队工作。1961年3月,正当而立之年,崭露才华的时候,他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苏北建设,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射阳县这块贫脊而荒凉的地  相似文献   

10.
初冬的苏北平原,治水高潮迭起,盐阜儿女正谱写着一曲曲治水新歌。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的通榆河施工现场,更是一派繁忙景象,决策者、指挥者、工程技术人员忙碌着,为重点工程献策献计,出力流汗。这里讲的是发生在建湖县通榆河工程指挥部的几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1.
链接:陈惺同志于2009年5月15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一个治水专家,他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水利事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临终还撰写了10万字的《治水无止境》一书,图文并茂地对近60年的治水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给水利人留下了一本难  相似文献   

12.
陈凤礼,是宿县大营区水利建管站副站长。20多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严寒,勤奋工作,把宝贵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家乡的井、站、沟渠。大营区位于安徽宿县南部的浍、澥河之间,有耕地14.5万亩,人口4.75万。这里的水利基础薄弱,地形平缓,排水缓慢,加之土壤结构不良等因素,洪涝旱灾害频繁发生。生长在这里的陈凤礼,备尝水旱灾害之苦,自幼就萌发了治水的志愿。 1969年秋,在他刚过“而立”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生于1785年,卒于1850年,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字少穆,曾以禁烟著名而载入史册,但他治水的业绩却鲜为人知。 1824年林则徐调任江苏布政使,主管一省的财赋、地方官考绩等事宜。翌年九月,他的母亲有病与世长辞了,不得不回自己的家乡守丧三年。但当时治理水患十分紧急,清朝政府便下令要他在守丧期间去督修河工,确保安全渡汛。这年林则徐接到圣旨后,连忙赶到已经决口的高家堰,不分昼夜地率领民工堵口,一连几个月。水利工程终于完工,但林则徐因过度劳累,得了一场重病。林则徐疾病治愈后,清朝政府又调他到山东省任东河总督,负责修理堤防,加固河岸。由于当时天气寒冷,冰雪满地,可是林则徐却  相似文献   

14.
提起林则徐,人们自然把他和禁烟运动、抗英斗争等历史伟绩联系起来。殊不知,这个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还是位功勋卓著的治水名臣。近40年的宦海生涯,他除了在中央任要职外,还在13个省任过重职。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各地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并且撰写了《畿辅水利议》及大批有关治水的奏折。其间,无论是加封受赏,还是因陷  相似文献   

15.
治山治水亦风流——谢金亮治山治水治穷致富记□李跃进王文文在忻州运输公司工作的谢金亮有着近二十年的开车生涯,他没有靠优越的社会关系和特殊的技术本领去发财致富,却偏偏爱上了治山治水这一门,念起了他的山水经,当时实在令许多人费解,而如今人们都说老谢的路走对...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陈克天的《江苏治水回忆录》,尽管他没有去写自己革命的壮丽一生,仅仅把笔触集中在他付出大半辈子辛劳的江苏水利建设事业上,却给人一种清新感,真可说是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今年10月份,潘家铮院士在广东省水利厅大礼堂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结合自己50多年从事水利水电工作的实践,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对水利的理解,很耐人寻味,启发我们从更广阔的领域更理性地去思考水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国的治水历史可谓久远,回望这卷漫长的治水史,作为现代水利人,我们有着很多感慨。在潘老的启示下,我们发现,人类的治水活动,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生存和发展。治水作为人类的主要社会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评价人类各个时期的治水活动,潘院士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那就是用哲人的眼光,…  相似文献   

18.
张嘉涛  史新明 《中国水利》2009,(18):202-205
江苏省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长江、淮河横越东西.京杭大运河及上千公里海岸线纵贯南北,太湖、洪泽湖镶嵌在苏南、苏北大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江苏既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沛的省份,又是一个洪涝旱灾多发的省份,水利始终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江苏水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治水思路,拓展治水领域,改革管理体制,创新治水实践,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9.
精于治水的裘曰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五月.历官礼、工、刑三部尚书的裘曰修病危,乾隆皇帝屡遣使存问.并令御医视疾;病故后,又遣专使致祭。裘曰修的死讯传开后.曾追随他治水的官吏士卒和受过他治水实惠的黎民百姓也多  相似文献   

20.
正陈仪(1670-1742年),字子翔,号一吾,直隶文安(今属河北)人。他精于古文,学识渊博,浚治水患,经世济民,是清代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与稍晚的纪昀(字晓岚)并称京南二才子,时人称之为"济世奇才"。陈仪少时,家乡常遭受水患,有"涝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之谚。畿(音jī)辅(指京都附近的地方。畿,京畿;辅,三辅)河道关系着故乡群众的命运,所以陈仪成年后即致力于河防等经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