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3种基于汽油分子组成的催化裂化(FCC)汽油改质技术,以烯烃定向转化为基础,在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辛烷值损失,使产品满足国Ⅵ汽油质量标准。其中,骨架异构技术以全馏分FCC汽油为原料,强化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中试结果表明,加氢条件下,在硫和烯烃含量达标的同时,RON损失仅0.7单位;异构-醚化组合技术以C_5烯烃为原料,经异构化过程将其中的直链烯烃转化为叔碳烯烃,再与甲醇醚化生成甲基叔戊基醚(TAME),相比于正构烯烃,RON可提高21.1单位;芳构化技术将正构烯烃定向转化为辛烷值很高的芳烃产品,同时实现降低烯烃含量和提高辛烷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3.
为执行《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延炼实业集团公司调整生产结构,加紧重整扩能改造步伐。文章结合延炼生产现状,对重整生产方案进行了比较和确立,对实施汽油无铅化应采取的办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高标号无铅清洁汽油的调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对高辛烷值汽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要尽快提高汽油的辛烷值。通过实验发现,利用冻炼的催化汽油为基础油,可以调和符合清洁汽油标准的95^#汽油,但调合后的97^#汽油辛烷值达标,苯含量超标,这一问题只有建设芳烃抽提装置后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5.
焦化汽油进DCC改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焦化汽油进DCC反应器后,对DCC装置的操作条件,产品分布及质量的影响,说明了在提升管加床层反应器的高荷刻反应条件下,焦化汽油作为DCC进料,改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7.
8.
从某公司全厂汽油调合组分的构成及汽油质量指标角度分析增产汽油的潜力。催化裂化汽油和重整汽油是全厂汽油的主要调合组分,该公司2010年通过应用增产催化裂化及连续重整装置原料、提高催化裂化及连续重整装置负荷及重整汽油重组分馏分进催化裂化回炼等措施,增产汽油172.6 kt,增效8 61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汽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执行《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 ,延炼实业集团公司调整生产结构 ,加紧重整扩能改造步伐。文章结合延炼生产现状 ,对重整生产方案进行了比较和确立 ,对实施汽油无铅化应采取的办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11.
汽油新标准的实施和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要求降低我国成品汽油中的烯烃含量,笔者从催化裂 化反应工艺角度对已经实现工业化和正在开发的降烯烃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催化顶循环油经加氢处理后作重整料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催化顶循环油经加氢处理后可以使其烯烃含量和硫、氮等杂质含量大幅下降,芳烃潜含量增加,可以满足重整进料的要求,掺炼后重整汽油的芳烃含量和辛烷值及氢气产率略有降低,但对重整催化剂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连续重整装置节能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重整装置是炼油厂的一个用能大户。从标定的数量出发,结合装置的用能,对连续重整装置的实际用能进行分析,针对用能大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及途径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以某炼厂100万t/a重油催化装置的换热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并对网络的用能状况作出了评价。文中工艺参数采自1995-07-13装置标定数据。 相似文献
16.
催化重整装置再接触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催化重整装置再接触系统的三种流程:低温再接触,常温再接触和常温再接触+吸收,从产品收率,公用工程消耗,设备投资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对于产氢去PSA的重整装置,若PSA的尾气只作为燃料气时,低温再接触流程优于常温再接触流程;若PSA尾气还要去轻烃回收,则再接触可采用常温再接触,不必采用低温再接触。 相似文献
17.
多产异构烷烃并增产丙烯技术(MIP—CGP)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Ⅲ套催化裂化装置由FCC工艺到MIP- CCP工艺的技术改造情况,对两种工艺状况的原料性质、操作条件、产品分布、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工业应用实践表明多产异构烷烃并增产丙烯的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提出了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