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徐化新 《福建建筑》2022,(12):72-79
基坑开挖卸荷容易导致侧方既有隧道发生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而诱发环缝错台、管片开裂以及局部渗漏等灾害。依托某环形内支撑深基坑工程案例,通过建立基于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单圆环形内支撑和双圆环形内支撑下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响应情况,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深入研究实际工程中双圆环形内支撑深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圆环形内支撑,双圆环形内支撑受力更加合理,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此外,围护结构以及隧道结构的变形主要由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开挖对侧方隧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平偏移和沉降,最大变形均满足现行隧道结构保护规范的控制值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少文  谢昭宇 《施工技术》2012,41(5):100-103
介绍了型钢和钢筋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环形支撑体系在某基坑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根据本基坑组合结构环形支撑体系的特点,在支撑平面布置中采取了相应措施;施工中通过严密监测环形支撑在不同施工阶段的位移、轴力变化情况,分析得出环形支撑梁位移、轴力变化特点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了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确保基坑内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以佛山市某电力隧道顶管工程工作井(始发井)为例,对顶管工作井施工期间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工作井施工期间监测数据表明:围护结构的变形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工作井开挖期间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增量变大、墙顶产生隆起以及内支撑轴力增大;内支撑的架设和底板的施工能够抑制地连墙水平位移向井内进一步增大,同时,也会使得其他内支撑轴力减小;拆除内支撑时,工作井围护结构整体水平位移变化幅度较大,靠近拆撑位置向井内位移,远离拆撑位置向井外位移,并且使得其他内支撑轴力增大;工作井支护结构“角部效应”明显,内支撑轴力和位移实测值均相对较小,设计偏于保守,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温度应力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汉某基坑的地连墙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结构的应力、变形监测,详细分析了温度应力对内支撑杆件轴力和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温度从30℃增加到37℃时,内支撑的轴力增幅达41%,冠梁水平位移有较明显的降低;当温度降低时,冠梁顶水平位移增加,坑壁外侧土体的水平位移变化明显滞后于地连墙的位移变化,导致地连墙至边坡范围内土体出现大量裂缝。提出了降低温度应力对基坑施工影响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施工期内温差较大者应将内支撑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考虑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宜适当减少支护结构位移允许值、支撑长度大于40 m时温度影响系数宜取1.2及未采取必要保温保湿措施时温度影响系数取1.4以上等建议。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工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地下明挖隧道深基坑工程中不同围护结构下的结构内力及土体位移变化规律,文中以杭州某地下明挖隧道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实测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相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围护结构下三者变化规律类似,均在基坑开挖至底板时变化量最大;支撑轴力在土体开挖第一天变化量最大,支撑拆除后约4~5d内未拆除的支撑轴力逐渐增大至峰值后趋于稳定。此外,对于存在规划地铁下穿拟建隧道的情况可采用SMW工法桩。  相似文献   

6.
王翼飞 《山西建筑》2007,33(22):332-333
介绍了佛山某隧道工程的基坑概况,对隧道基坑桩顶水平位移、支护桩深层侧向位移、钢管内支撑的轴力、坑外地下水位、房屋沉降与倾斜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对其监测结果分别进行了分析,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净距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内力、位移等受相邻盾构隧道管片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软岩地区小净距曲线(最小转弯半径为80m)盾构隧道的三维数值模拟的受力特性分析,得出了小净距曲线盾构隧道管片的内力、位移变化特性,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京长江隧道浦口深基坑信息化施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京长江隧道浦口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和信息化施工手段。针对不同的维护结构,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监测断面,监测内容包括沉降与位移、基坑底部隆起、地下水位、支护桩内力、支撑轴力和水土压力等。结合施工工况分别对引道段、暗埋段、井后续段、盾构始发工作井及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表明基坑外侧降水可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情况,但大面积降水对工程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与支撑设置及工况密切相关,反馈的意见实时指导了施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更多还原 AbstractFilter('ChDivSummary','ChDivSummaryMore','ChDivSummaryReset');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的武汉长江隧道(含地铁)工程项目已正式获国务院批准立项,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条长江隧道将在武汉兴建。 长江隧道工程自江北汉口黄石路越江至江南武昌三层楼附近,全长3 609 m。其中,越江沉管段1 380 m,江北岸坡隧道880 m,引道段183 m;江南岸坡隧道1 010 m,引道段156 m。横断面总宽34.9 m,总高9.2 m,净高4.5 m。总投资17.360 4亿元人民币,工程建设期4a。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5a,银行贷款可在12a内还清。 武汉长江隧道(含地铁)工程属武汉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为公铁两用隧道。包括2个汽车孔道(双向4车道)、1个地铁孔道(为地铁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探讨闹市区一个典型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实例,采用双环形内支撑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基坑止水、位移、土方开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