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排桩支护结构中,桩间土体加固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GTS建立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桩间加固对桩土位移的减小作用,分析了桩间土体不同加固深度对桩土变形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为双排桩的桩间土加固深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软土深基坑工程实例,深入地了解桩间土体加固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性状的影响。采用双排型钢桩进行基坑支护时,前、后排型钢桩间土的加固可较好地保证前、后排型钢桩共同受力,且加固效果随前、后排桩间距的加大而增大,对型钢桩变形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桩间土加固削弱了型钢桩与连梁的连接刚度对型钢桩变形的影响,可更好地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土工基础》2017,(5):537-542
以武汉凯德广场古田项目为例,主要介绍了双排桩结合坑内留土后开挖在武汉长江一级阶地深大基坑中的应用。该工程采用盆式开挖,中心岛法施工,利用主体结构设置反支撑后清除坑内留土。该支护形式可有效避免大面积内支撑的设置,土方挖运方便,节省工期显著。工程监测数据表明,留土对双排桩前桩水平位移约束明显,较单纯使用双排桩有效提升了支护体系抵抗变形能力,桩身变形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项目的成功为双排桩结合留土后开挖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双排桩的特点和基本假设,推导了基于能量理论的双排桩桩间土压力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能量土压力解和朗肯土压力解的差值越大,这是由于朗肯土压力理论不考虑空间效应和摩擦作用;计算系数大于0.75时公式的计算精度将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5.
蔡敏 《门窗》2012,(9):158+160
深基坑位于老城区,开挖深度9.0~11.7米。场地土质条件很差,基坑紧邻道路、市政管线和建筑物,周边环境复杂。挡土结构采用双排桩,地下水控制采取旋喷止水帷幕。  相似文献   

6.
结合天津软土地区一有代表性工程,在现有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采用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存在部分前排桩桩间土流失,容易造成前后排桩中间的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变形及开裂情况下的平面杆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土工基础》2017,(5):558-562
在总结几种经典的双排桩计算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局部土压力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桩与土的摩擦角δ及土体的黏聚力c。局部土压力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桩间局部土体及桩后的部分土体的研究,通过试算法得出假设的滑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而求得桩间及桩后局部土体的主动土压力。采用有限杆单元法、弹性地基梁理论并结合提出的局部土压力分析方法是一种新的双排支护桩计算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工程实例中,探讨了双排桩在不同排距条件下对桩身弯矩和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某广场超大基坑工程采用双排桩支护结构,发挥了该支护结构施工简便、刚度大、支护高度大的优点,避免设置内支撑,从而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对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变形的监测表明,该支护形式可显著减小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支护工程安全可靠,满足基坑稳定和变形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施工马钢一钢平改转地下料仓工程时,遇到深基坑边坡土方支护的难题。该深基坑东侧紧邻主干道三厂路,距其外边线仅11.6m,且厂区主排水沟就在边坡开挖线边,排水沟用毛石砌成,水流量大,且有渗水现象;西侧紧邻正在施工的5万m^3煤气柜,相距约12m;南侧距厂区综合管线支架约7m。基坑最深处自地面以下18.25m,最浅处也达11.85m。因此土方开挖时,应考虑对上述构筑物的影响,边坡土方需采用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笔者在一软土基坑工程开挖中所采用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监测情况,并分析了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得到了该支护结构设计应用的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1.
双排混凝土灌注桩基坑支护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岩土工程数值计算理论的发展,数值模拟分析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结合青岛某深基坑实例,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双排桩基坑支护的全过程,分析了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单排桩支护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双排桩支护在限制水平位移的明显优势。由此认为数值模拟工作能对基坑支护方案比选工作和基坑稳定性分析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双排桩隔离位移场防护邻近基坑高楼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近基坑的既有建筑物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作用而产生附加变形甚至造成严重损伤。双排桩作为一种刚度较大的隔离措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北京某地铁深基坑邻近高层居民楼为实例,对双排桩的桩排距、冠梁连接、桩间土处理等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监测,对双排桩、桩后土体及高层建筑等组成的位移场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了双排桩、桩后土体及高层建筑的变形规律。同时,通过双排桩与单排桩的变形对比分析,验证了双排桩对位移场的隔离效果明显,围护结构背后土体的水平位移由17 mm降低到8 mm,减少了53%。有效控制了既有建筑的损伤程度,居民楼的最终最大差异沉降为6.9 mm,角变量为0.33‰,确保了邻近基坑居民楼的使用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辽河油田勘探局综合办公楼深基坑工程,介绍了双排桩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方案对比,采用双排混凝土灌注桩支护基坑,计算双排桩嵌固深度,验算其稳定性,基坑侧壁的变形观测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宋婷  何润洲  张领帅 《山西建筑》2010,36(22):137-138
通过GeoStudio处理软件,对双排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综合考虑基坑开挖边界条件、开挖分期施工工程中参数的变化及双排桩受力特点,从计算结果中分析基坑的应力及双排桩的受力,从而可以得出用有限元法分析双排桩及双排桩在基坑支护中应用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盛泽金融街及城管楼工程为例,结合该项目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及工期要求,对淤泥质土内双排桩选取原因及双排桩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基坑外侧在经历了大量重型车辆通行情况下双排桩取得了理想效果,为后续双排桩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坑支护桩间土体拱效应理论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小春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501-1504
深基坑支护桩间土体拱效应是在支护桩后一定范围内的土体上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拱效应的桩间土体承担的水平侧向土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并对土拱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护桩间距和土体力学性质,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桩间土拱效应主要发生在支护桩后2.5倍桩间土宽度范围内。最后,将深基坑支护桩间土体拱效应分析简化为平面问题,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探讨了土拱效应形成机理,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易念平  张信贵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885-1888
从南宁某工程实例观察到的现象出发,分析了勘察期与基坑、基础工程施工期对软土性质的影响因素,认为勘察期的钻探工艺、试验方法等通过对软弱土结构的损伤对土进行扰动,且扰动程度比较大,弱化了软土的力学性质,而施工期的降水开挖及基础工程桩设置增强了软土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具体工程对基础桩基设置对软土的效应进行了三点载荷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上述分析一致。从现象与试验两个角度说明:南宁工程界对软土特性与利用还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坑工程的快速发展,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针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目前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设计计算理论。基于具体工程实例,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有限元法两种方式对悬臂式及外拉锚式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无内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谢军  贾卓然 《山西建筑》2010,36(1):148-149
根据汉口某深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资料,分别进行了单排悬臂桩的支护与双排桩支护的比较计算及分析,同时分析了双排桩在两种计算模式下的内力和位移变化,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以期指导后续施工。  相似文献   

20.
高斌 《山西建筑》2014,(32):67-69
以某污水处理池工程为例,根据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双排桩支护模型,并对双排桩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分析验算,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方式在该基坑工程中合理可行,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