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福焰 《建筑施工》2022,(12):2866-2868
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前需要等支撑下部的换撑结构完全形成整体后再进行拆除。但这种常规的施工方法在场地空间狭小、基坑各分区不均衡施工且工期紧张的环境下并不适用。以深圳市龙岗区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大楼工程深基坑内支撑拆换撑施工为典型案例,对拆换撑重难点进行分析,确定狭小空间条件下深基坑分区拆换撑工程的施工整体部署。综合考虑基坑支护结构拆除与后续的清理运输工作,以切割+吊装+叉车转运为应对方式,保证绿色施工,并解决场地狭小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四A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共5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最大为33.8m,因基坑北侧存在敏感性建筑物,其下方不允许预应力锚索进入.北侧基坑支护采用三排桩+三角内支撑支护体系.三排桩区域外的地下室结构采用顺作法施工,三排桩区域内的地下室采用特殊逆作法施工,以实现三排桩区域内结构施工和拆换撑,为城市中心区地下支护...  相似文献   

3.
厦门裕景中心基坑工程,设四层整体地下室,基坑开挖深约20.60m,周长约600m。场地位于厦门轮渡第一码头附近,局部地段距现海岸线约8m,地质条件复杂。本基坑工程采用刚性支撑与柔性支撑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上部设二道钢筋砼内支撑,下部采用二~四道预应力锚索柔性支撑。钢筋砼内支撑采用圆形支撑加对撑的支撑型式,圆弧梁最大直径达108m。目前基坑工程已施工完毕,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津门工程地下室结构尺寸与地质水文条件,采用三轴止水帷幕+护坡桩+3道水平撑的支护形式,全顺做方案。通过调整基坑内支撑设计,在其满足基坑支护要求的基础上,使其避让主楼结构投影范围内的地下室竖向结构;通过调整地下室结构施工工序,将整体地下室部分分成主楼结构投影范围内和非主楼投影范围内两部分,主楼投影范围内的地下室结构在内支撑不拆除的条件下组织施工;对内支撑横向穿越先行施工部分的施工节点进行深化设计,确保不影响结构施工同时不影响基坑支护安全;对先行施工部分与后续施工位置节点进行深化设计,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半逆作法斜撑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锦耀  陈勇 《建筑技术》2004,35(5):359-361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地下室采用半逆作法斜撑支护施工,并针对施工难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使用半逆作法斜撑支护技术可增大围护结构的刚度,保证周边房屋和管线的安全,同时也可减少基坑围护费用。  相似文献   

6.
樊馗  殷涛  李晓海 《建筑技术》2023,(4):447-450
现代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尤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滨海地带,地下空间深大基坑比较常见,一般需要采用多层水平内支撑来保证基坑支护的稳定,其换撑与拆撑施工是深基坑的重要内容,也对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等产生很大影响。以某个设置双层内支撑的基坑支护工程为实例,提出4种不同的换撑拆撑施工方案,结合考虑外墙防水、基槽回填、施工缝设置、换撑变化、施工顺序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项目的最优方案,以期实现最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长江中心深基坑工程为依托,介绍了主体结构进行拆换撑的方式,利用楼板直接换撑和利用钢管传递侧向围压到楼板进行换撑,可以有效控制支护结构侧向变形。分析了该支护体系的变形特征,发现拆撑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相较于基坑开挖阶段位移变化更大,开挖时地连墙最大位移出现在开挖面以上2m左右,拆撑阶段地连墙最大位移出现在拆撑面附近。分析了主体结构跨数与侧向变形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区流水施工条件下,优先施工临地连墙5跨主体结构可以有效控制基坑侧向变形。  相似文献   

8.
李海军 《建筑知识》2014,(6):119-120
地室下工程分期施工会出现先期开发地块与后期开发地块的换撑问题,换撑结构施工是是地下室施工中的重点环节。本文结合某商业中心工程实例,分析了地下室结构的换撑梁施工技术。实践表明,本工程的换撑梁施工方案实施保证了地下室结构施工时水平支撑有效对接,确保了基坑本身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依托上海宝山新城SB-A-4上港十四区07地块二期项目,其地下三层基坑整体一次性开挖至基底,因工程需要,需大幅提前特定超高层建筑区域的回筑进度。设计采用弹性地基板结合空间框架梁的计算方法,建立非完整状态下的基坑与主体结构的一体化耦合分析模型,计算特定状态下基坑及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及荷载分布。最终在基坑不分区开挖前提下,达成特定区域的先行拆撑及主体结构的回筑。实测数据证明,板墙结合预应力钢斜撑作为一种承载力大,结构刚度高的换撑结构,通过施加相匹配的预应力,可确保板墙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及抗倾覆作用,具备作为深大基坑的跨阶段换撑体系的条件。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局部需提前回筑的深基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府园三期基坑支护工程周边施工场地狭小,为解决地下室施工时基坑周边无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及基坑大量土体同时开挖外运困难等问题,在第1层角撑四周设置材料堆场及操作平台、在基坑第1、2道对撑位置设置了栈桥,进而改善了土方场内运输条件,提高了土方开挖外运的效率,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黄晓滨 《山西建筑》2003,29(3):52-53
介绍了桩基与条基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基础的设计方案 ,阐述了该方案的加固原理和施工注意事项 ,指出该加固处理方法 ,使已打的桩全部发挥作用 ,降低了地基处理成本 ,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王春虎  刘庆 《山西建筑》2005,31(14):103-104
针对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沉降特点,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测资料的分析比较,从对等代实体深基础方法的改进、基于弹性理论的方法等方面,得出几种沉降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基处理在结构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松 《山西建筑》2004,30(3):23-24
通过对地基处理的定义、目的的描述 ,结合设计、勘探、施工中的问题阐明地基处理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指出地基处理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可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了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与复合土体的稳定性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斌 《山西建筑》2005,31(14):79-80
对山区地基的特征及地基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作了介绍,阐述了山区地基及其基础处理的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结构构造措施及山区地基基础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介绍某大型公共建筑的基础择型,在本工程地质条件下,选用了筏基,节约造价,封顶沉降18~22mm,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7.
谢资江 《城市建筑》2014,(21):379-380
同一单位工程一般不出现两种不同型式基础。本文对产业化中心项目单位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设计为两种不同型式基础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芝定 《山西建筑》2008,34(16):92-93
针对地基验槽的重要性,阐述了地基验槽前后应注意的事项,分述了各种形式的基础工程的验槽重点,归纳总结出做好验槽工作的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地基硬壳层.特别是薄硬壳层的利用以及硬壳层上的基础选型问题.列举了地基硬壳层利用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0.
袁继雄 《工程质量》2014,(11):97-99
地基基础的质量关系到整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需要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对若干实例的分析,结合质量监督管理经验,对桩基选型和质量控制、基坑工程质量控制、基桩二次检测和验证检测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而给出问题的对策和质量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